張有蘭
一、“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與指導”課程內容的設計思路分析
“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與指導”課程具有理論性與實踐性,其開設的目的是提高學生的教育理論水平與實踐能力。此課程的教學內容結合了學前衛生學、心理學以及教育學三個學科的理論知識,更關注幼兒教育專業學生的說、唱、跳、畫各項實踐能力的培養,是教育實踐的前提。“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與指導”課程的理論性與實踐性并存,使得其成為幼兒教育專業學生的學習重點,有著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
二、“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與指導”課程方法的改革策略研究
1.加強任務驅動教學法應用,促進課堂互動
利用任務驅動法展開課堂教學活動,教師首先要根據教學以及學生實際,合理設計教學任務,以此培養學生設計各種教學方案的能力,讓學生自主選擇教學內容進行活動設計,也可以讓學生在觀看觀摩課的視頻之后總結教學方案。其次,教師要對學生的學習任務進行批改,在此過程中,應該注重對學生積極主動性的發揮,通過學生之間的互相批改,促進學生了解更多的教育活動設計思路與方法。最后,教師要引導學生說課,將設計的教學活動落實在實踐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設計幻燈片,做一些學習任務完成匯報。這樣的教學方法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更能夠促進未來的幼兒教育工作者意識到他們身上的責任。
2.加強案例教學法應用,促進理論與實踐結合
案例教學法,是促進理論教學內容與實踐教學內容合二為一最有效的方法。所謂案例教學法,就是將幼兒教育活動的方案以及教學活動的視頻作為教學材料,引導學生在課堂中深入到形象的教學情境中,促進學生分析與學習。一般來講,應用案例教學法的教學過程一般是先引入案例,再組織學生討論案例,最后共同進行總結,以模擬的方式展開試講。在案例分析的過程中,學生會掌握一定的幼兒教育活動設計技巧,形成自己的想法。教師要選擇合理的案例作為教學資源,與學生一起尋找案例中的亮點,促進學生在實踐中反思相關理論。
綜上所述,“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與指導”對于當代幼兒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幼兒教師應當做幼兒成長過程中的引導者與合作者,更多地發現幼兒感興趣的事物。通過“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與指導”教學的優化,讓更多未來的幼兒教育工作者可以建立創新的教學觀念,開發更多的教學方法,有利用當代幼兒教育工作水平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張淑瓊,杜麗靜.“實踐先導,滲透對話”的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課堂教學改革與實踐:以“走園”實踐教學模式為背景[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3(12).
[2]周利文.“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課”案例教學初探.徐特立研究:長沙師范專科學校學報,2008(02).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