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花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培養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為學好其他課程打下基礎。”
從一個學習者的角度來審視,不難發現形成基本的語文能力,供自己一生的學習、生活、工作之需,應是“語文學習”的終極目標。語文不管怎樣學,到最后考查一個人的語文素養時,語言應用能力無疑是一個不容忽視、不可或缺的重要指標。它主要包括詞匯、書面語、口語、篇章結構、文章體裁等方面的內容。從這一點來看,語文教學的根本任務就需定位在“語用”上。
顧黃初先生在《語文教學要貼近生活》一文中指出:“要謀求語文教學效率的提高,老是把思想封閉在四壁合圍的教室里,把眼光死盯在篇幅有限的課本上,恐怕很難求得突破性的進展。語文是在生活的廣闊天地里頻繁運用的重要工具,要教學生掌握好語文工具,我們的思想要向廣闊的生活審視。”因此要在教學實踐中巧妙開發課文語用資源,抓住文中的語用點:綜合運用“關注表達形式,言意兼得,內化語用點”“展示獨特思維,適度拓展,增值語用點”等作業設計策略,精心設計各種針對性作業,能夠有效地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訓練,引導學生學習語文、運用語文,達成語用目標,提高語用能力。所以,優化語文家庭作業已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那么,如何優化家庭作業的內容和形式,讓學生的潛能得到激發呢?那么,如何設計既能讓學生產生興趣又能提升“語用”能力的語文家庭作業呢?這個問題我一直在思索著,也試著進行了一些有益的嘗試。
一、內容精細化
作業內容要符合課標的要求,根據學生的實際進行選擇和設計,布置一些有針對性的作業。學生已經掌握的內容可以不做,教師要幫學生設計個性化的彈性作業,使學生達到更高層次的理解。
二、層次靈活化
根據班級學生的差異,設計適合不同基礎學生需要的多層次作業,供學生自主選擇,使優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飽,后進生吃得消。語文家庭作業應針對學生的個體差異分層設計。可以設計A、B、C三類家庭作業:A類偏重于基礎知識的鞏固;B類介于A、C兩者之間;C類偏重綜合能力的運用。由于難度適宜,學生都樂意完成作業,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樂。
例如,上完《小英雄雨來》一課后,我設計了以下三類作業,讓學生自選一題。A類寫一寫:談談你的感想;B類續寫本文結局;C類總結文中主人公的人物性格特征。這樣的作業設計就能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要求,能力強的可選擇較難的做,能力弱的可以做簡單的。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作業,就能使不同層次、不同水平的學生都能體會到成功的樂趣。
三、形式多樣化
家庭作業的形式要新穎些。在夯實基礎的前提下,力求訓練形式的趣味性、多樣化、綜合性、實踐性和開放性,作業設計可寫、可讀、可看、可操作,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讓聽、說、讀、寫與演、唱、畫、做等多種形式相融合。實踐型作業包括以下幾種類型:
1.觀察
農村的孩子離自然更近,也特別喜歡養養小動物。學了《螞蟻》一課后,許多學生捉了很多螞蟻,并把它們裝在透明的容器中觀察。這樣一來不但引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培養了他們觀察事物的能力。因為認真觀察了螞蟻的特點,所以感到有話可寫,有情可抒。那次作文學生寫得非常成功。
2.調查訪問
節假日建議學生一起做一些社會調查,寫好“生活花絮”。同時圍繞生活實際,教師提供一些主題。如今年金昌市的“五城聯創”工作,我要求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開展調查活動,調查自己所在村的衛生狀況問題?文明和綠化程度。并寫寫“創意環保標語”,好的學生可以編寫環保宣傳材料或環保倡議書,呼吁人們共同關注身邊環境,提高思想認識。學生興致極高,家長也積極配合,收效較好。
3.課外閱讀
在家庭作業的反饋中,我發現一些讀書類的作業,學生不能很自覺地完成。究其原因,一是所提供的閱讀材料有限;二是學生缺乏自主閱讀的能力和習慣。因此,教師應循序漸進、有針對性地布置一些課外閱讀。如:閱讀與所學課文相關的文章。在學完《大樹和小苗的對話》一文后,讓學生尋找各類報紙認真閱讀,并在班上進行交流,培養學生搜集、應用信息的能力;三是閱讀其他各類書刊,包括中外名著、散文、詩歌等,并要求學生或朗讀,或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朗讀是最重要的閱讀手段,它不僅可以加深對文章的理解,還可以陶冶情趣,培養語感,得到美的享受。
4.動手操作
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搜集好自己原創的作文,自己當編輯給作文書編序取名,畫插圖,設計封面。學生為了取名頗費心思,如《第一范本》《小星星文集》《月牙兒》等,有了好書名,學生當然也不會馬馬虎虎地對待自己的作文了,加上自己繪制的精美的富于童趣的插圖,孩子們對這個家庭作業本愛不釋手。這個作業可以一人獨立完成,也可以幾人合作完成,每個學生在創作過程中極大地發揮自己的潛能,也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
5.表演劇本
在學完了一些故事性比較強的課文后,我讓學生排演成課本劇。如《半截蠟燭》《晏子使楚》等。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試著選擇一個故事演一演,然后舉行一個課本劇表演賽,學生演得興致盎然。這種將文字轉化為具體的形象,表演的家庭作業很受歡迎。由于這樣的家庭作業題型多樣,深淺不一,選擇性強,可讓學生獲得更多的選擇余地和更大的發展空間,滿足了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心理需求。
實踐證明,優化家庭作業可以最大限度地拓展孩子的學習空間,真正減輕孩子的課業負擔,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發展學生的特長,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所以,我們在教學中,要多思考,不斷優化家庭作業設計,提高學生的學業成績。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