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立國
新學期開始了,我不斷地思考著如何讓我的教育教學工作有新的起色。第二周的班會課上,班長就上一周的不足和收獲,進行了三分鐘的演講,她的演講贏得了同學們一陣陣的掌聲,也使我的內心有了很大的沖擊和波動,我沒有想到同學們一點點的鼓勵,展板上的一個小印章,使她口中的這個學生發生了這么巨大的變化。她說:“咱們班的xxx同學,學習成績不是太優秀,但是他為人很誠懇老實,開學初大掃除的時候,他不怕苦不怕累,搞完值日組長分配的任務后,看別的學生拖地沒拖干凈,就拿起墩布拖了起來,我看到他額頭上冒出了細細的汗珠。擦完地后,他看同學們的桌子上都是手指印和鋼筆水,默默地拿起了抹布,把全班同學的桌子都擦了一個遍,做完這一切,他什么也沒說,沒有夸耀自己做了這么大的貢獻。我看到這些,心想,xxx平時很不愛說話,老師叫他回答問題,他總是扭扭捏捏回答不上來,大家一直把他當空氣,沒人會注意到小小的他,沒想到,他其實是這么的樂于助人,這么的熱愛班集體,有一副熱心腸。看到這些我心想,一定要好好地表揚一下他,于是在這次班會課上,我把xxx的事例講給大家聽,他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在教室側面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表上給他加一個獎章,以示鼓勵。”原來,教室的各個角落都是教育平臺。我一下子豁然開朗——這學期,我要充分利用教室的各個板塊,為學生打造張揚個性的舞臺,把各個板塊融進綜合性評價體系中,促進學生的成長。
恰好,為了充分體現我校的辦學理念“讓每一個人都在快樂和成功的體驗中健康成長”,這學期我校開始實踐自主教育。于是我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同學們,讓他們自己創建班級的展板。果然,學生興趣濃厚,幾個張揚個性的展板很快創建出來了:書香潤心靈(包括讀書誦詩板塊、閱讀體驗板塊、我的創作板塊),七彩生活(分為手抄報創作、剪報創作、書法、繪畫等特長欄目),生活小常識(為了讓孩子們有一雙發現生活的眼睛),成長快樂(記錄孩子們成長的足跡)。
板塊創建完了,我又和學生一起制訂了展示和評價方法:以小組為單位,每個小組每周承擔一個欄目。評價方法:對每個組員進行評價,對每個小組進行評價,然后綜合性評價。評價標準是:有個性化的創意。
其實,我的創意只是為了提高孩子們的興趣,激發他們對生活的熱情,并且促使孩子們多讀書、讀好書,達到用書香浸潤孩子們的目的。可是我沒想到,事情的發展出乎我的意料。孩子們積極參與,而且在每次創作前都會在組內商量,每次評價也都認認真真。更讓我欣喜的是,這些看似幼稚的小欄目,也讓孩子們的許多習慣得到了改善。我想:教育的最好方法是浸潤!
我班的趙明輝(化名)以前特別調皮,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方式后,哪個小組都不愿意要他。他覺得很無奈,也很委屈。開學后我做通了班長的工作,把他安排到了第二小組。展板創建后,他們小組承擔的是七彩生活欄目的創辦,同學們驚奇地發現他竟然能畫出很有意境的國畫——他的螃蟹畫得栩栩如生!他的畫一張貼,就引來同學們的驚嘆。這次,因為他的畫,同學們一致評他們小組的欄目創作為最高分。這下,小組同學可高興了,不停地擁抱他,弄得他都不好意思了。看到組員這么贊美他,他的自信心有了,也覺得自己很重要。后來,我和同學們都發現他變了,小組合作積極參與,再也不搗亂了。你瞧,教室的小小展板竟然改變了一個同學。
不僅如此,各個小組在創建板塊時極有創意,也很有才氣,極大地激發了孩子們的創作熱情。我真想說,我們給孩子搭建的舞臺有多大,孩子們的天地就有多寬。
的確如此,綜合性評價應該是多元化的,教室的板塊也可以成為多元化評價的重要平臺。但是,對教室板塊的創建我有幾點建議:
1.一定要圍繞班級文化建設的主題指導學生創建板塊。
2.要給學生充分的發展空間,讓學生的特長充分展示,這樣才能激發他們的自信心。
3.充分利用小組合作,通過班級的展板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
4.把班級的展板與學校的綜合性評價結合起來,用評價促成長,用評價促發展。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