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蕓億
(南通大學 江蘇南通 226019)
梁啟超先生曾說過:“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弱則國弱”,可見國家的興衰在于青少年,田徑作為歷史最為悠久的運動項目,其發展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個國家和地區體育運動水平高低的重要標準,在現代競技比賽中素有“得田徑者的天下”之說,而田徑競技運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在于對青少年的培養,因而后備人才的培養顯得尤為重要。更凸顯了研究的重要性。
以淮安市田徑競技運動后備人才培養現狀為研究對象。
1.2.1 文獻資料法
該通過網絡檢索和走訪獲得了相關資料,為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論依據。
1.2.2 專家訪談法
走訪淮安市相關責任人,詢問相關問題。
1.2.3 數理統計法
運用SPSS17.0、EXCEL軟件對所采集的數據進行科學分析。
在對淮安市少體校的走訪中了解到,淮安市各年齡段的青少年運動員分布平均,隨著年齡增加,各年齡段人數逐漸增長,形成了年齡結構較為合理的后備人才梯隊。從表1可以看出,淮安市較強的項目主要是中長跑、競走、跳遠。
教練員在運動訓練中起主導作用,在訓練競賽中至關重要。
2.2.1 教練員的年齡及教齡結構
根據調查可知,淮安市田徑教練員主要集中在31~40和41~50這兩個年齡段,教齡大多在11~30年。各年齡段各有分布,可以形成良好的傳、幫、帶的作用,因此淮安市田徑教練員年齡結構較為合理。
2.2.2 教練員的學歷、職稱及運動經歷情況
數據顯示,在表2被調查的17名教練員中,大多數為大專和本科學歷,碩士以上學歷的僅有1人,僅占5.89%。從職稱情況看,高級職稱的僅占17.65%,這與近幾年淮安市田徑水平下降,運動員比賽成績差,輸送優秀運動員進入專業隊人數少有著直接關系。
2.3.1 田徑競技后備人才的選材
從對教練員的采訪和走訪中發現,淮安市田徑教練員主要通過觀察運動員的身體形態,等一些指標進行選材,以“經驗選材”為主。只有少部分教練會根據運動員的身體形態測量結果進行科學選材,反映了教練員對選材的科學性認識不足,這樣往往會造成對運動員選材把關不嚴、選材不當,運動員成才率難以得到保證。
2.3.2 周訓練的次數和每次訓練課持續時間
對少體校教練員和相關負責人的走訪中得知,運動員每天保證訓練量和訓練強度,在10~12次的約占調查的68%左右,這說明淮安市田徑運動后備人才的訓練次數、訓練時間基本上能得到保證。
2.3.3 訓練中負荷量與強度及訓練后恢復關系的處理
調查發現:有47.06%和35.29%的教練員是根據個人的訓練計劃和運動員的感覺來確定負荷的量和強度,而根據一些客觀指標的教練員僅占17.65%。缺乏生理生化指標監測等現代科技手段的介入,也說明了在日常訓練中缺乏合理、科學的指導。調查顯示淮安有52.94%的教練員在訓練后由運動員自行放松,還有29.42%的教練員沒有采用任何放松手段,訓練完畢后即解散,說明訓練后的恢復并沒有引起淮安市田徑教練員的重視,恢復訓練課未能很好的納入到訓練計劃中。

表1 淮安市青少年田徑項目人數分布(n=64)

表2 教練員學歷、職稱及運動經歷(n=17)

表3 訓練中負荷量和強度及訓練后恢復關系的處理(n=17)
2.3.4 運動訓練計劃的制定和執行
經過調查可知,制定多年和全年訓練計劃的教練員的比例僅為17.65%和11.76%,缺乏對運動員發展的總體目標和規劃,訓練過程缺乏連貫性和階梯性,教練員和運動員都看不到未來,必然會影響訓練熱情和積極性。從表3得知,70%的教練制定訓練計劃并嚴格執行,但仍有少部分教練員未能執行,帶有很大的隨意性和盲目性,訓練課的質量和效果難以得到保證。
2.3.5 運動員競賽情況
比賽是對教練員執教能力和運動員刻苦訓練成果的展示舞臺,也是運動員積累比賽經驗,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堅忍不拔的意志品質的重要途徑,運動員在比賽中實現自我超越,在比賽中實現人生價值。通過調查和訪談發現,淮安市田徑運動員每年參加比賽次數大約為5~6次,其中省級比賽約2~3次,其它為市或縣級比賽,運動員參加的比賽級別較低、水平差,一定程度上制約了運動員的發展。
2.3.6 場地設施以及經費情況
經過對少體校相關負責人好教育局的了解可知,經費來源較單一,場地、器材也不能完全滿足訓練的需要。要想保證訓練達到預期的訓練效果,沒有充足的訓練經費和優良的場地器材同樣不能完成訓練計劃。
淮安市的田徑競技運動后備人才培養的過程中,訓練的經費大部分是完全靠撥款,經費來源單一,造成訓練經費不足,影響田徑后備人才培養的可持續發展。通過訪談發現,部分縣、市由于經費的不足導致運動員訓練場地及器材設施得不到保障,影響田徑運動員的訓練。
目前,淮安市田徑競技運動后備人才培養仍存在很多問題,不僅田徑運動員整體競爭實力不強和參賽能力比較弱,而且教練員的整體綜合素質仍需要提高,一部分教練員在處理負荷的量和強度是有一定的盲目性、主觀性,缺乏客觀指標的指導?;窗彩性谔飶礁偧歼\動后備人才培養的過程中,訓練的經費大部分是完全靠撥款,經費來源單一,造成訓練經費不足,影響田徑后備人才培養的可持續發展。為了能使淮安市田徑競技運動快速、高效地發展,就需要不斷改善目前在后備人才培養上存在的問題。首先,教育部門、體育部門以及市領導要重視競技體育的發展,省市行政機關要加大田徑后備人才培養的扶持力度,同時體校和訓練隊自身要拓寬經費來源。其次,組織教練員進行必要的培訓,確保教練員的專業素質水平符合要求,合理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手段進行訓練。再次,相關職能部門要不斷完善競賽體系,創造更多高水平的比賽?;窗彩刑飶礁偧歼\動后備人才培養是一項長期的工作,需要多方面的配合與協調,只有這樣淮安市田徑競技運動才能健康、快速地發展。
[1]穆林.轉型時期吉林省田徑競技運動后備人才培養現狀與發展對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9.
[2]邵夏,許小部.蘇州市青少年田徑運動員后備人才現狀初步研究[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25):161-162.
[3]尹力波.河北省田徑運動后備人才培養現狀與發展對策的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07.
[4]辛飛兵.贛州市田徑運動現狀調查與發展對策研究[D].贛南師范學院,2010.
[5]焦建軍,邱娟.陜西省田徑后備人才培養現狀調查及發展對策研究[J].山西師大體育學院學報,2009(1):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