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琳珊
探討持續質量改進在腹腔鏡結直腸癌術后康復中的應用
吳琳珊①
目的:探討持續質量改進在腹腔鏡結直腸癌術后康復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本院收治的86例行腹腔鏡手術的結直腸癌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將其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各43例患者。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試驗組給予持續質量改進,干預1、2周后測評患者的住院滿意度和并發癥的發生情況。結果:試驗組患者發生出血、感染、吻合口瘺、造口缺血或壞死、皮炎并發癥的頻數和百分比均低于對照組,除吻合口瘺外,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1周后試驗組和對照組患者的住院滿意度分別為81.4%、62.8%,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2周后試驗組和對照組患者的住院滿意度分別為88.4%、58.1%,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持續質量改進可以降低行腹腔鏡手術結直腸癌患者的并發癥,提高其住院滿意度,說明持續質量改進是一種科學合理的護理管理方法,可以在臨床上加以推廣應用。
持續質量改進; 結直腸癌; 并發癥; 住院滿意度; 護理
流行病學調研顯示,隨著人類生活方式和環境的改變,結直腸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愈來愈高,醫師對結直腸癌采取的治療方式多以腹腔鏡手術為主,經實證研究,此術式的臨床療效較好[1-3]。現階段的護理質量評價督導方法已不能滿足醫院管理者的訴求,為進一步優化護理程序,提高臨床療效,改善護理品質,護理專家都在尋找一種可行、有效、科學的管理辦法。持續質量改進(CQI)是一種新興起的質量管理理論,它以系統論為理論框架,不僅在整個護理操作過程中注重質量控制,而且亦重視過程和關鍵環節的質量管理與控制[4-5]。本文旨在探討持續質量改進在腹腔鏡結直腸癌術后康復中的應用效果,以便為下一步推進持續質量改進提供實證依據和數據支持。
1.1 一般資料 采用方便取樣法,隨機選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本院胃腸外科符合納入標準的86例結直腸癌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經直腸指檢、大便隱血試驗、影像學檢查、內鏡檢查,結合患者的臨床癥狀和體征確診為結腸癌或直腸癌者;(2)年齡≥18歲;(3)未診斷其他系統疾病者;(4)了解該研究的目的、方法及可能產生的結果,知情同意,并簽訂知情同意書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研究對象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各43例,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對試驗組患者除給予常規護理外,還對其進行持續質量改進的管理模式。試驗組中男26例(60.5%),女17例(39.5%),年齡37~64歲,平均(42.9±1.7)歲,平均患病時間(3.8±7.9)年;對照組中男24例(55.8%),女19例(44.2%),年齡34~69歲,平均(45.2±6.7)歲,平均患病時間(3.79±4.50)年。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疾病信息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1),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行常規護理,對試驗組行持續質量改進,干預時間2周,持續質量改進的具體實施如下。
1.2.1 成立CQI小組 組織成立CQI質控小組,由護理部主任、科護士長、護士長和護士共同構成,CQI小組組長由科護士長擔任,具有副主任職稱的護士長作為記錄、反饋員;護士對制定的質量改進方法加以評估、落實和評價,護理部主任對實施的護理管理方法進行督導和考核。
1.2.2 腹腔鏡結直腸癌術后康復中的護理診斷 (1)焦慮、抑郁:與癌癥作為應激源帶來的心理創傷,擔心疾病預后,害怕死亡有關;(2)知識缺乏:與缺少對疾病、治療和護理等相關方面的知識有關;(3)自理能力缺陷綜合征:與體質虛弱、手術帶來的創傷、術后造口而致的自理能力缺陷有關;(4)潛在并發癥:切口感染、吻合口瘺、造口并發癥、泌尿系統感染;(5)營養失調:低于機體需要量,與疾病消耗大、手術創傷、攝入量低于消耗量有關;(6)有便秘的風險:與長期臥床、活動少,飲水量少有關。
1.2.3 針對護理診斷相應的護理措施 (1)護理人員評估患者的心理健康狀態,了解和觀察患者的心理反應,評估其心理需要,針對不同患者及患病時期制定出適宜的個體化護理方案,多給予患者關懷與照顧,鼓勵家屬、親戚、朋友多看望患者,動員社會力量給與患者心理支持。(2)向患者及家屬講解結腸癌的前期病變,以及保持健康心態。囑患者出院后維持高蛋白、高能量、低纖維的飲食,注意避免刺激性、易引起便秘、腹瀉的食物。經過健康知識的宣傳教育,要讓患者及家屬了解疾病,理解護理措施的目的,積極配合治療,盡快恢復健康。(3)根據Orem自護理論,評估腹腔鏡結直腸癌術后患者的自理能力,分別給予個體化的補償照護系統。在自護理論的指導下,盡快找到與患者相符的護理方案,根據患者情況鼓勵其參與適宜的生活活動。(4)切口感染的護理:注意監測體溫及切口的變化情況,遵醫囑合理應用抗生素,對切口部位清潔和消毒。(5)吻合口瘺:密切觀察有無吻合口瘺,若患者發生吻合口瘺,應囑患者禁食,胃腸減壓,給予腸外營養支持。(6)造口并發癥:①對于非造口的患者,手術早期應禁忌飲食,插胃管行胃腸減壓,為保證營養治療的需要,可通過靜脈途徑給予藥物及營養液的支持,責任護士應做好觀察和記錄工作;2~3 d后待胃腸道蠕動恢復后(患者主訴排氣),可將胃管拔出,開始可進食少許溫開水,若患者未有惡心、嘔吐、腹脹等感覺,即可進食易消化的流質或半流質飲食,例如小米粥、菜湯、瘦肉粥、面條等。②對于行造口的患者,應本著進食易消化、干凈、衛生的原則,以防引起腸炎等并發癥加重疾病的惡化,還需注意的是不可進食易引起胃腸道脹滿,刺激性較強的食物,例如蒜、洋蔥等[6]。(7)泌尿系統感染:為防止泌尿系統發生感染,護士應指導家屬勤清洗尿道口,囑患者多飲水,沖刷尿道,防止細菌滋生侵襲人類誘發感染。(8)有便秘的風險:在條件許可的條件下,護士應協助患者多活動,以促進胃腸蠕動。為促進排便可以多飲蜂蜜水,進食香蕉等。行通便貼可以改善機體的新陳代謝,促進血液循環,具有調節心臟、通便的功能,也是一種上好的選擇[7]。
1.3 評價方法 將患者住院滿意度及并發癥的發生情況作為評定測評持續質量改進在腹腔鏡結直腸癌術后康復中應用效果的工具[8]。“患者住院滿意度調查簡易問卷”由孫星河等于2014年開發,內部一致性系數為0.86,校標關聯系數為0.58~0.82,經統計學驗證,該評價工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包括7個條目,3個維度:醫療技術、整體評價、住院手續。干預1周后、干預2周后分別測評對住院持滿意態度的例數和百分比。并發癥主要統計出血、感染、吻合口瘺、造口缺血或壞死、皮炎發生的頻數和百分比。本次研究發放問卷100份,回收問卷90份,有效問卷86份,回收率為90%,有效率為95.6%。
1.4 統計學處理 本次研究使用SPSS 18.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統計,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 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的比較 試驗組患者發生出血、感染、造口缺血或壞死、皮炎并發癥的發生頻數和百分比均小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但吻合口瘺的發生情況兩組之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并發癥的比較 例(%)
2.2 兩組患者住院滿意度的比較 持續質量改進可以提高患者的住院滿意度,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住院滿意度的比較 例(%)
3.1 持續質量改進的內涵 持續質量改進(CQI)是一種新型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它是在原有質量基礎之上進行的一系列的調整、完善和改進,是一循環往復,不斷提高的良性循環過程。現階段護理管理質量仍存在些許不足之處,將CQI用在護理方面是通過不斷地改進護理人員的知識和技能水平,旨在提高其業務能力,塑造更完美的專業形象以便更好地為患者提供護理照顧。
3.2 持續質量改進在其他方面的應用研究 持續質量改進不僅應用在腹腔鏡結直腸癌術后康復中,而且在骨科、晚間護理、血液透析等科室中亦占據重要地位[9-10]。如在靜脈留置針的護理過程中,通過對本科室靜脈留置針進行持續質量改進的回顧性分析,制定相對應的護理措施,使患者的滿意幅度增大,收到了很好的效果[11]。再比如,針對血液透析患者在治療和護理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制定相關的規章制度,對患者的護理治療進行調整,減少了患者發生各種并發癥的幾率[12]。由以上可以看出,持續質量改進在各科室、各種疾病均有重要應用。
3.3 持續質量改進可降低并發癥的發生率,提高患者的住院滿意度 持續質量改進應用于接受腹腔鏡手術治療的結直腸癌患者的護理質量控制,根據患者反饋及醫護人員發現的各種護理問題,成立CQI小組對治療護理方案進行及時調整和改善[13]。CQI護理質量管理方式有利于醫護工作者對向患者開展的各項技能操作進行后續的觀察和反饋,將患者病情變化的信息及時準確地傳遞給醫護人員,這樣的護理質量管理模式既降低了并發癥的發生率,也使得臨床一線的護理工作者能有更多的機會與患者交流溝通,使患者很快適應了醫院的生活、患者角色,并在不斷交流中建立起了良好的醫患關系、護患關系,增強了患者的依從性,提高了患者的滿意度[14-15]。
3.4 此研究的指導意義及展望 持續質量改進應用于接受腹腔鏡手術治療的直腸癌患者的治療和護理質量控制和管理上,經此研究發現,CQI尚存在著一些不足,需給予調試和改進。例如,持續質量改進是應用于結直腸癌單病種,醫護工作者可以聯合護理科研人員力量,在綜合所有癌癥患者特點及護士所需要的護理知識和技能的儲備的基礎上,研究出一套系統、整體、切實可行、適宜所有癌癥患者的持續質量改進護理管理方案,再針對患者個體情況進行局部微調整,調試出個體化的患者護理方案,從而減少了臨床一線護士的工作強度和力度,也便于護理領導者的督導和考核。
綜上所述,持續質量改進應用于接受腹腔鏡手術治療的結直腸癌患者上,已取得良好的臨床療效,降低了并發癥的發生率,提高了患者的住院滿意度,被證實是一種科學、循證的護理質量管理方法,值得應用和推廣。
[1]王謙,夏利剛,林烈文.腹腔鏡直腸癌根治術81例臨床分析[J].廣州醫藥,2011,42(3):16-18.
[2]朱亞萍,張鳴秋,鄭美春,等.結直腸癌患者行腹腔鏡手術的護理[J].現代臨床護理,2010,9(9):40-41.
[3]侯生槐,梁小波,白文啟,等.結直腸癌腹腔鏡手術對比開放手術遠期療效與安全性的薈萃分析[J].中國微創外科雜志,2009,9(1):8-12.
[4]王樹彥,陳宗祐.結直腸癌腹腔鏡手術與開腹手術的短期療效比較[J].復旦學報,2010,37(1):92-99.
[5]黃東.經腹腔鏡與開腹術治療結直腸癌的對比研究[J].結直腸肛門外科,2011,17(4):255-256.
[6]柳立蓉.持續質量改進在腹腔鏡結直腸癌術后康復中的應用[J].護士進修雜志,2013,28(20):1902-1904.
[7]邵亞莉,方寶花.持續質量改進在患者身份核對中的應用[J].護士進修雜志,2013,28(7):592-594.
[8]朱粉芳.持續質量改進在靜脈留置針規范護理中的應用[J].護士進修雜志,2012,27(3):279-281.
[9]黃菊芬,彭建,區鈺強,等.持續質量改進預防骨科大手術中急性壓瘡形成[J].全科護理,2010,8(9):2381-2383.
[10]陳榮姣,鄧素紅,韋紅,等.持續質量改進對血液透析患者營養不良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0,7(14):9-11.
[11]李金蘭,吳素香,吳華芬.持續質量改進在大小便標本采集管理中的應用[J].護士進修雜志,2009,24(1):25-27.
[12]張友平,鐘華蓀,白雪皎.多重耐藥菌感染患者隔離措施的持續質量改進[J].護士進修雜志,2012,27(13):1170-1172.
[13]沈雪萍.護理干預對促進腹腔鏡結直腸癌術后患者腸蠕動恢復的作用[J].中國社區醫師,2014,30(29):140-141.
[14]段曉俠,李敏,汪文英,等.行氣通便貼外敷臍部預防腦卒中患者便秘的護理[J].臨床護理雜志,2010,4(9):36-37.
[15]孫星河,謝高強,趙一飛,等.患者住院滿意度調查簡易問卷的編制與評價[J].中國醫院,2014,18(1):77-80.
The Application of 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CQI) in the Recovery of the Laparoscopic Surgery for Colorectal Cancer
WU Lin-shan.//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5,12(09):083-086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the 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CQI) in the recovery of the laparoscopic surgery for colorectal cancer. Method:86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colorectal cancer who received laparoscopic surgery were investigated.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43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nursing care,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CQI. The patients satisfaction and complica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t the end of the first week and the second week were compared.Result:The incidence of bleeding,infection,anastomotic fistula,colostomy ischemia or necrosis,and dermatiti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patients’ satisfaction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respectively 81.4%,62.8% at the end of the first week,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patients’ satisfaction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respectively 88.4%,58.1% at the end of the second week,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CQI can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patients with colorectal cancer who received laparoscopic surgery, enhance the level of their satisfaction,which indicate CQI is a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method of nursing management. It is worthy of being widely popularized in clinical application.
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 Colorectal cancer; Complication; Satisfaction degree;Nursing
10.3969/j.issn.1674-4985.2015.09.027
2014-10-22) (本文編輯:周亞杰)
①廣東省饒平縣人民醫院 廣東 饒平 515700
吳琳珊
First-author’s address:Raoping County People’s Hospital of Guangdong Province,Raoping 515700,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