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柳青
(廣東財經大學法學院,廣東廣州,510320)
P2P網絡貸款的法律風險控制研究
龔柳青
(廣東財經大學法學院,廣東廣州,510320)
P2P網絡貸款的興起為民間借貸以及小微企業的融資提供了便利的平臺。在研究我國P2P網絡貸款的發展現狀的基礎上,指出P2P網絡借貸中存在的諸多法律風險形式,并分析產生諸多法律風險的原因。為更好防范和控制我國P2P網絡貸款法律風險,提出了相應的思路和策略。
網絡貸款;法律風險;控制研究
隨著網絡技術的應用、計算機的普及,以及民間借貸市場的日趨擴大,一種依托于網絡平臺的金融模式應運而生,即P2P網絡貸款平臺。作為一種新型的民間金融形式,P2P網絡貸款模式有效地平衡了民間的信貸市場,為信貸市場的長遠發展開辟了新的途徑。P2P網絡貸款平臺有效打破了以往面對面借貸的模式,通過借貸雙方信息的對接實現網絡的借貸,從而大大刺激了借貸市場的快速發展。
然而,由于P2P網絡貸款平臺的發展處于剛剛起步階段,依然存在著諸多的問題,如市場監管力度不夠、征信體系不健全、市場標準不統一等[1]。因此,P2P網絡貸款平臺存在著一定的法律風險,需要進一步的完善,并對可能存在的法律風險進行有效的控制,從而實現網絡貸款的健康發展。
P2P網絡貸款平臺具有門檻低、效率高、信息全等優勢,使得該模式的借貸平臺很快就成為我國甚至全世界所追求的對象。隨著信息網絡化時代的發展以及民間借貸的興起,更加帶動了P2P貸款平臺的發展。特別是在近幾年的發展中,P2P貸款平臺更是備受社會的關注[2]。
(一)P2P網絡貸款平臺數量增長迅速
自從第一家網絡貸款平臺成立以來,P2P網絡貸款平臺如雨后春筍般得到迅速的發展,截止到2013年,我國P2P網絡貸款平臺的總成交額達到了600多億元。

圖1 P2P網絡貸款平臺年份增長曲線
根據圖中數據可以看出,P2P網絡貸款平臺的數量逐年遞增,特別是近幾年,更是呈現爆發式的增多,幾乎每年都保持著超過150%的增長趨勢。由此可見,P2P網絡貸款已經形成了我國借貸市場中不斷壯大的貸款渠道。
(二)P2P網絡貸款平臺分布相對集中
據調查,全國P2P網絡貸款平臺主要集中在沿海城市,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統計結果表明,廣東為全國最大的P2P網絡貸款平臺的市場,占據著大約全國30%的市場份額。另外,浙江、北京、上海、江蘇等發達地區緊跟其后,僅僅這5個地區就分布了接近80%的平臺。由此可以看出,P2P網絡貸款平臺的發展與區域經濟的發達程度有著緊密的關聯,而且兩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當地的經濟越發達,資金就越充足,P2P實力就越雄厚。
(三)P2P網絡貸款平臺競爭比較激烈
網絡貸款平臺的數量迅速增加,使得網絡貸款的成交量也隨之不斷提高。根據統計結果表明,2013年9月份通過P2P網貸成交量額度達到7011萬元,成交指數也達到了7010.8點。與銀行貸款相比較,網絡貸款的利率比較高,而且網絡貸款的人氣指數也較銀行貸款有著一定的優勢。由此可見,P2P網絡貸款平臺的發展有著多方面的優勢,因此該行業的發展勢頭比較迅猛,不斷有新的平臺加入其中,成交量也是瞬息萬變,演繹了該模式競爭的激烈。
(一)P2P網絡貸款中的信用風險
在P2P網絡貸款中,借貸雙方依靠的是網絡平臺,雙方素不相識,沒有相互之間的信任關系,完全依靠網貸平臺達成相關的借貸協議,對于本錢的償還以及利息的支付等并沒有相關的抵押和擔保,只有在借貸結束時,才能履行相關的償還行為[3]。因此,以P2P網貸平臺發生的借貸關系,雙方缺乏相應的物質保障和信用保障,從而導致網絡貸款平臺面臨著一定的信用風險。
另外,P2P網絡貸款為借貸雙方提供一個交易的平臺,該平臺作為中間機構負責審核借貸雙方的信息、條件以及促成借貸關系,從而收取一定的中間費用。但是借貸雙方之間簽署的是一種間接的合同,屬于居間關系。雙方借貸關系的順利完成主要取決于P2P網貸平臺對交易環境的優化和擔保。因此,對于P2P網貸而言,對借款方信息的核實以及信用的評定就顯得尤為重要,也是達成借貸交易的關鍵。但是我國公民的信用評價體系尚未完善,信用評級制度也僅存于形式,不能很好地保護借貸雙方的利益。
(二)P2P網絡貸款中的實施風險
1.借貸雙方個人信息泄露的風險
借貸雙方借助于P2P網貸平臺進行資金的借貸過程中,雙方都需要在平臺中登記自己的大量信息,由于涉及資金的情況,因此,借貸雙方都有大量的隱私信息被P2P網貸平臺掌握。目前,據統計,網貸平臺有著數量驚人的用戶群體,從而也就有著巨大的用戶信息庫。然而,P2P網貸平臺并沒有對這些用戶的信息采取專業的保密措施,也沒有限制這些信息的使用權限,從而很容易出現借貸雙方個人信息泄露的風險。
現實表明,我國很大一部分網址都遭受過黑客的攻擊,一旦網絡借貸平臺管理不當,就很容易導致大量用戶信息的泄露,從而威脅著用戶的資金安全以及隱私安全。
2.網貸平臺私自挪用賬戶資金的風險
目前P2P網貸在實施過程中隱藏著很高的資金風險,借貸方在網上申請以后,一般利率最低方成為其借款的對象,但是借貸支付方出錢與接收方收錢存在一定的時差[4],主要原因是:一方面網貸平臺為避免借貸雙方的私下交易,平臺開設了第三方支付平臺,只有雙方完成所有流程以后,資金才能從第三方平臺發放給借款方;另一方面,P2P網貸平臺為降低投資的風險,要求多方相繼中標方能幫助借款方籌集資金,并進行一系列的審核和操作。因此,這就導致了大量的資金沉淀在第三方交易平臺中(如圖2所示)。
如此大量的沉淀資金雖然預存在第三方交易平臺中,但是完全由P2P網貸平臺自由進行支配。另外,由于P2P網貸平臺的競爭愈演愈烈,要想有良好的推廣和宣傳,就需要有大量的資金作為后盾力量。因此,在資金監管力度不夠的情況下,很容易發生沉淀資金被挪用的風險,比如管理人員攜款潛逃、發布虛假信息,從而演變成為了挪用資金的詐騙行為。

圖2 P2P網貸平臺產生的沉淀資金
3.網貸平臺演化成為非法集資的風險
P2P網絡貸款平臺首先是根據多方借款人的申請,然后去幫助借款方籌集資金,最后根據信息的審核進行債權的轉讓。在這種P2P網貸模式下,打破了傳統的借貸中介角色,成為網貸的主角,分割了借貸的時間和資金數額,并將資金進行重新組合和分配。這種網貸行為模式就是通過平臺向不特定的人群吸收資金,很容易觸及非法資金的底線。另外,P2P網貸平臺對于借貸雙方信息審核過程也可能存在一定的欺詐行為,致使投資人面臨著極大的被騙風險,并且各個P2P網貸平臺沒有實現資源的共享,給非法集資的牟利者提供了可乘之機。
一種可能是投機者看準了利息差額,用別人的投資謀取暴利,利用籌集到的低利息的資金,投資給支付高利息的客戶,從中賺取差額;另一種可能就是通過借新款償還舊款,通過非法渠道籌集到大量資金以后,償還舊的債務,將資金長期放在投資領域賺取暴利,這樣很容易造成資金鏈的斷裂,造成用戶經濟利益和平臺信用的損失。
4.借用平臺為用戶洗錢的風險
目前我國雖然出臺了相關的政策和法規來抵制金融洗錢,對各金融機構和金融業務所涉及到的超過一定數額的資金進行監管和審核,以此來進行反洗錢行動。但是P2P網貸作為一種新的網絡貸款模式,網絡的虛擬性和便利性給資金監管部門的監管工作造成了重重的障礙,在監管手段缺乏創新的情況下,并沒有針對性地對P2P網貸監管采取必要性的措施。因此,在缺乏政府監管的情況下,不法分子很容易乘虛而入進行金融犯罪,從而引發一定的洗錢風險。
(三)P2P網絡貸款中的運行風險
1.壞賬的風險
在P2P網貸經營過程中,很有可能面臨著借款方沒有按照合約進行償還或者已經喪失償還能力的情況,這是所有投資者包括投資機構所面臨的主要風險。P2P網貸平臺作為借貸的中介,按理來說不需要承擔相應的壞賬責任,但是網貸平臺作為借貸運行的促成者和獲利者,對于壞賬的風險理應承擔相應的責任。但是目前,我國并沒有出臺相關的法律法規來確定壞賬風險的承擔者,這就給投資者帶來了不可忽視的風險。雖然有一些P2P網貸平臺主動提出承擔壞賬的風險,但是依舊不能降低壞賬風險的幾率,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壞賬帶來的風險問題。
2.訴訟的風險
P2P網貸平臺由于種種原因產生了借款糾紛,在司法方面面臨著種種困難。目前我國的P2P網貸訴訟缺乏一定的規定,平臺也面臨著追款難度大、訴訟成本高的難題。P2P網貸平臺轉讓的債權不僅僅來自投資人,還有不同的借款人,多種交易和多種資金糾紛造成了審理復雜的困境。如果選擇訴訟途徑,每一個訴訟案件都要面臨著周期長、網絡信息審核困難的難題。因此,對于P2P網貸平臺而言,面臨著一定的訴訟風險。
3.退出市場的風險
P2P網絡貸款平臺在運行過程中,可能會受到各種沖擊,造成網貸平臺的退市。但是由于缺乏網貸平臺退市的監管機制,很容易因退市造成借貸雙方利益受損的問題。這種由于網貸平臺退市造成的風險在法律面前還不能得到有效的解決。據統計,目前P2P網貸平臺的數量已經多達幾千家,優勝劣汰的競爭形勢很容易致使某些平臺黯然退市[5]。但是退市以后,借貸雙方將會面臨著嚴重的借貸危機和難題,資金安全得不到有效的保障。由此可見,我國應該出臺相應的退市機制,以此來維持網貸平臺的平穩運行和社會的安定。
(一)資金監管主體沒有明確
P2P網絡貸款自創建以來,其借貸的性質一直處于模糊狀態,并沒有明確的管理部門,因此對于資金的監管一直處于真空狀態。有的城市和地區P2P網絡貸款的監管由地方的金融辦承擔,但是網貸平臺資金監管的合理性和合法性還需要針對網貸的性質進行進一步的商榷。
另外由于P2P網貸中小額度的信貸網站局限于民間的借貸,其所涉及的資金金額以及業務的管理等在一定程度上給借貸雙方帶來資金的使用風險。由于相關部門監管力度的不夠造成了P2P網貸模式風險的增大,并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民間網貸平臺能否正常運行和民間借貸是否合法。
(二)征信體系沒有完善
由于我國征信業務處于起步階段,與國外發達國家和地區有著比較大的差距,在征信市場的管理體制、征信行為的準則以及征信的法律保障等方面都缺乏統一的規章和制度。部分機構打著“征信”的旗號進行非法信息的收集,從而擾亂了征信市場的安定性。因此缺少一個健全的征信體系,給我國信貸市場的發展帶來嚴重的阻礙。
在國家征信體系尚未健全的情況下,大多數的網民和網貸用戶都是局限于借款人自己提供的信息進行評定是否放貸,這種粗略的信用評定制度易造成網貸的非合理性,由此導致P2P網貸平臺信用風險。
(三)市場準入標準不健全
目前我國的P2P網絡貸款平臺的創建和申請僅僅需要在工商管理部門進行注冊,然后到通信管理部門進行備案,就可以完成網絡貸款平臺的市場準入工作。市場準入的標準也沒有根據網絡貸款的性質以及民間借貸中介的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制定。P2P網貸平臺市場準入的低標準給網貸運行帶來風險。
在P2P網貸平臺準入標準尚不完善的情況下,很多小額度的網貸平臺也通過了審核和批準,這就造成了我國網貸行業的魚龍混雜。良莠不齊的網貸平臺市場給管理部門的監管和借貸雙方的選擇都帶來了一定的難題,不僅不利于借貸雙方合法利益的保障,同樣也制約了P2P網絡貸款平臺的健康長遠發展。
(四)缺乏統一的行業標準
P2P網絡貸款平臺僅僅是互聯網網站的一種形式,但其涉及的業務與金融、借貸有關,因此,一旦網絡平臺營運不當,很容易給金融業或者借貸雙方帶來一定的影響。P2P網絡貸款平臺申請注冊依據的是互聯網信息服務標準,并沒有相關的法律和制度對該行業進行細化管理和行業規范。由此,缺乏統一標準和行為規范準則使P2P網貸平臺的運行具有比較大的自由空間,很容易使得借貸平臺利用擦邊球進行非正常業務的資金行為,給民間借貸的金融安全帶來一定的風險和危機。
(五)市場退出機制管理不當
網貸平臺以何種形式退出市場,退出后帶來影響的估算,雙方合法利益的保障,種種問題都沒有一個具體的制度來規范。因此,雖然P2P網貸平臺的出現給民間金融融資帶來一定的促進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貸款難的問題,但是依然存在著退市的風險。我國急需制定一個成熟的退市管理機制來保護借貸雙方的利益,以確保網貸平臺的健康運行,減小因網貸平臺退市帶來的金融沖擊。
(一)政府部門要統一資金監管準則并加大監管力度
應盡快將P2P網貸平臺的監管納入到政府部門下,實現市場行業的統一標準。首先要明確以P2P網貸模式為主的民間借貸性質。P2P網貸平臺從事的是與貨幣有關的金融中介活動,該行為涉及到了資金的使用、管理和流通,但是不直接參與融資的活動,作為中介,主要靠收取一定的服務費和管理費等運營,并沒有與借貸雙方發生直接的資金關系,這就是P2P網貸平臺的最顯著性質和特點。因此,政府部門應該根據這個性質制定統一的行業規范,并對資金的管理進行監管和監督,確保資金的正常流通和使用,促進P2P平臺的健康發展。另外,隨著網貸平臺數量的不斷增多,政府部門在統一資金監管準則的同時,還需要加大監管的力度和信息的披露,為借貸雙方的資金安全做好全面保障。
(二)建立和完善公民信用評價體系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公民個人的信用評定為每個人在市場中的行為約束提供了關鍵性的依據,對P2P網絡貸款中借貸雙方信息的審核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然而目前我國公民的信用評定體系尚未完善,P2P網貸平臺不能從個人信用系統中獲取借款人的信用信息,僅憑借款人自己提供的信息進行放貸的審核,這大大增加了網貸的風險。因此,國家應該順應時代的發展和網絡信息的進步,建立并完善我國公民的信用評價體系,實現全國金融行業的資源共享,規范P2P網貸的健康運行,降低信用風險。除此之外,通過信用體系的建立,還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某些有損信用行為的發生,從根本上降低了P2P網貸信用的風險指數。
(三)引入第三方資金平臺,實現資金托管
P2P網貸模式雖然承諾僅僅參與資金信息中介,不干預資金的管理,但是這種方式依然存在著挪用資金或者非法集資的風險,這讓資金監管變得困難。因此,從資金管理安全的角度來看,要將自身建設的資金和用戶投資的資金分開管理,即引進第三方資金管理平臺,參考支付寶的第三方資金管理手段,在P2P網貸平臺中引進第三方的托管平臺,以此來規范資金的使用,降低資金實施過程中的風險。
一方面,引進第三方資金托管平臺以后,可以由第三方對借貸雙方的信息進行審核和評定,打造公平、公正的借貸環境。另一方面,通過第三方資金托管平臺,可以有效降低P2P網貸平臺挪用資金的幾率,使得客戶的資金和平臺本金分開,促進資金使用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四)加強平臺之間的信息交流,實現資源共享
要實現P2P網貸平臺的健康良性發展,除了加強政府監管力度之外,還需要加強行業的內部提升,通過P2P網貸平臺之間的內部信息交流,可以有效實現客戶資源的共享,高效地利用網絡和行業的資源。除此之外,P2P網貸平臺應該積極尋求與其他金融機構的合作,借助外界的資源實現優勢的互補和雙贏;還可以共同抵制信用過低的客戶,避免不法分子從多個平臺中獲利。
另外,P2P網絡貸款平臺還應該加強自身的監管和信息的審核,從自身做起,在嚴格保護用戶信息的基礎上,聯合其他平臺共同創新資金使用手段,實現整個行業的良性發展,并以強大的P2P網貸行業為依托,尋求自身的進步。
P2P網貸平臺作為民間借貸的新模式,為個人和小微企業的融資提供了便利的條件,但是由于其處于起步階段,依然存在諸多的法律風險。因此,為實現P2P網貸平臺良性發展,促進網貸資金借貸健康運行,政府、金融機構等相關部門都需要不斷完善各項監管制度,從而營造一個良好的融資平臺。
[1]沈杰.P2P網貸平臺的成因,問題和發展思路[J].商,2013(13):304-305.
[2]曹楠楠,牛曉耕.P2P網貸行業的發展現狀及風險控制分析以人人貸商務顧問有限公司為例[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3(24):152-153.
[3]蔡水花.中小企業進行P2P網絡借貸的風險探析[J].福建金融,2013(5):43-45.
[4]徐陽.淺析P2P網絡借貸平臺的法律風險及控制[J].法制與社會,2015(3):89-90.
[5]肖強.淺議P2P網絡貸款的風險與防范[J].新經濟,2014(12):61-62.
D912.28
A
龔柳青(1977-),女,碩士,講師,研究方向為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