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琳,袁宏,岳偉,朱隴東,王曉鋒,程燕
(1.蘭州大學第一醫院,甘肅蘭州730000;2.西北民族大學,甘肅蘭州730000)
PBL教學法在傳染病學臨床見習中的應用
陳琳1,袁宏1,岳偉1,朱隴東1,王曉鋒1,程燕2
(1.蘭州大學第一醫院,甘肅蘭州730000;2.西北民族大學,甘肅蘭州730000)
目的探討PBL教學法在傳染病學臨床見習教學中的應用方式和教學效果。方法以蘭州大學第一醫院傳染科臨床見習為傳染病學課程教學平臺,以蘭州大學2010級臨床醫學專業學生為研究對象,采取隨機平行分組對照的方法進行比較研究。通過考核成績和問卷調查的方法了解學生對PBL教學法的認可程度,并對教學效果進行評價。結果考核成績顯示,實驗組較對照組學生考核成績高(P<0.01)。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實驗組學生對PBL教學法有較高的興趣,大部分學生認同此教學法。結論在傳染病學臨床見習教學中應用PBL教學法,教學效果優于傳統教學法。PBL教學法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有針對性地探索并運用理論知識,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臨床思維的培養及對醫學知識的掌握和運用。
PBL教學法;傳染病學;臨床見習
以問題為基礎的教學法(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是以問題為先導、以學生為中心,通過解決問題學習知識的一種教學模式,由美國神經學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多倫多的麥克馬斯特大學(McMaster)最早提出[1]。
傳染病學是一門研究各種傳染病在人體中發生、發展、傳播原因和規律以及傳染病的早期診斷和治療方法的學科。臨床見習是醫學生在傳染病學臨床學習階段為鞏固所學理論知識而進行的初步實踐。目前的傳染病學臨床見習帶教依然采取的是傳統教學法(Lecture Based Learning,LBL),該方法單調、落后,內容陳舊、脫離實際,實踐效果不理想,對培養高素質的醫學人才十分不利。為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推進教學改革、激發實習學生的學習動機、提高學習效果,我們嘗試應用PBL模式進行教學改革,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現介紹如下。
1.1 研究對象
選擇蘭州大學臨床醫學院2010級在我院傳染科實習的120名臨床醫學專業五年制本科學生為研究對象,隨機平均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60名,采用PBL教學法;對照組60名,采用傳統教學法。兩組學生一般資料(如性別、年齡及學習基礎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PBL教學方法
1.2.1 教學前教師準備帶教教師認真學習國內外PBL教學方法的內容及有關經驗,理解PBL的精髓與理念以及PBL實施的步驟和各個環節的注意事項。根據教學計劃和大綱要求編寫傳染病學PBL教案,精心設計與疾病相關的一系列問題,認真準備具有代表性的病例資料與圖片,確保整個臨床見習帶教以問題為引導進行。
1.2.2 教學前學生準備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每組4~6人。提前告知學生PBL教學的規則、流程,取得學生的配合,講明可利用的教育資源,如課本、專著、期刊、網絡等,并對學生進行各種自學技能培訓,以保證教學效果。
1.2.3 教學實施(1)提出問題。按照傳染病學教學大綱要求、教學目標、重點及難點,帶教教師首先選擇典型的臨床病例讓學生思考,再提出問題,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查閱資料,尋找答案。帶教教師針對病例編寫的問題應包含診斷、實驗室檢查、鑒別診斷等內容,從而加強學生發散性思維和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
(2)課堂討論。在帶教教師主持下,每個學習小組推選一位組長負責本組的課堂討論。各小組成員對自己所獲得的問題答案進行討論,并進一步提出問題,再根據自己提出的問題查找資料(包括查教科書、上網查找資料等),并討論和總結,最后每組推選一位學生將討論結果以PPT形式進行匯報,組間圍繞病例展開討論和點評。
(3)教師總結。帶教教師針對見習課中病例有關問題進行詳細講解,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解答,對整個PBL學習過程進行分析,總結學習內容的重點,解決疑點、難點,糾正出現的錯誤,幫助學生完成學習目標。除此之外,教師還要介紹一些與授課內容相關的疾病的新進展,如新的診斷技術、新的治療方法等,擴展學生的知識面。
1.3 傳統教學方法
帶教教師根據教學大綱,結合臨床實踐問題,對對照組學生進行見習教學,對病史采集、體格檢查、實踐操作進行重點講述,同時指導學生采集病史、進行體格檢查。在此過程中,就學生存在的問題進行解答。最后學生就此疾病書寫一份臨床病歷,并交給帶教教師。
1.4 效果評價
1.4.1 理論知識與臨床操作技能考核分別對兩組學生進行教學考核,包括理論知識考核和臨床操作技能考核兩部分。理論知識考核:滿分60分,包括客觀題和主觀題;臨床操作技能考核:滿分40分,主要考查學生的臨床動手能力。考核內容主要涉及以下幾方面:傳染病學常見疾病理論知識和病史采集、資料分析、體格檢查、診斷、鑒別診斷和治療方案等的掌握情況。
1.4.2 問卷調查見習結束時,對實驗組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內容包括:PBL教學法能否提高解決臨床實際問題的能力、能否提高學習興趣、能否提高溝通能力、能否提高團隊合作能力及對PBL教學法的滿意度等。
1.5 統計學方法
所得數據采用SPSS 17.0進行統計分析,考核成績以(x±s)描述,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理論知識及臨床操作技能考核成績
考核內容及評分標準以教學大綱要求為準。結果表明,實驗組理論知識考核成績及臨床操作技能考核成績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1),見表1。
表1 兩組學生考核成績比較(±s,分)

表1 兩組學生考核成績比較(±s,分)
考核成績實驗組對照組P總成績(100分)89.15±5.1 77.27±4.9<0.01理論知識(60分)52.76±5.4 45.75±3.8<0.01臨床操作技能(40分)36.39±4.6 31.52±6.2<0.01
2.2 問卷調查結果
問卷調查結果顯示:98.3%的實驗組學生對在傳染病學臨床見習中引入PBL教學法十分滿意,80%以上的實驗組學生認為PBL教學法有助于更好地掌握理論知識、提高學習興趣、培養查閱文獻資料的能力、提高臨床操作技能和鍛煉臨床思維能力,75.0%的實驗組學生認為PBL教學法可提高溝通及團隊合作能力等。問卷調查結果見表2。

表2 在傳染病學臨床見習中應用PBL教學法的問卷調查結果
3.1 PBL教學法更適合于臨床教學
PBL教學法是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方法,通過提出一些問題,以引導和組織學生討論、解決問題的方式進行教學并達到教學目標[2]。其優點是強調和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學習,鼓勵學生拓寬思路、創造性地學習。醫學是實踐科學,臨床醫學專業對學生的臨床實踐能力要求嚴格。臨床見習是醫學生連接理論知識與臨床實踐的橋梁。目前,在傳染病學臨床見習帶教中主要還是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一方面,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狀態,不易將理論知識和臨床技能融會貫通;另一方面,學生對理論知識掌握不足,對臨床操作技能了解甚少[3]。同時,傳統教學法造成教師與學生間溝通少等缺點,越來越不能適應醫學教育的需要[4]。PBL教學法在中國教育尤其是醫學教育中已進行了許多有益嘗試,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已漸漸成為我國醫學教育模式改革的趨勢之一[5]。
3.2 PBL教學法應用于傳染病學臨床見習教學中效果優于傳統教學法
本研究中,在傳染病學臨床見習教學中引入PBL教學法,將臨床病例所含問題與理論知識相結合,讓學生積極展開討論。結果顯示,實驗組學生考核成績明顯高于對照組(P<0.01),說明在傳染病學臨床見習教學中應用PBL教學法效果優于傳統教學法。
(1)通過開展PBL教學,學生可以將所學過的傳染病學基礎理論知識與臨床病例和實踐有機結合起來,有利于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對重點、難點內容的消化理解,加強記憶。
(2)PBL教學模式促進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學生通過自己尋找解決問題方法的方式,提高了學習興趣,增強了學習效果。
(3)PBL教學法以問題和臨床病例為導向,提高了學生的臨床素養,使其能更快更好地適應由醫學生向醫生角色轉換的過程,為以后的臨床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5]。
(4)PBL教學法是以小組為學習單位,在教學過程中,通過組內成員之間、各小組之間的合作與交流,培養了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
3.3 PBL教學在培養高素質醫學人才的同時,對任課教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PBL教學不僅要求教師具有豐富的基礎知識和過硬的臨床實踐能力,同時還要求教師懂得如何引導學生進行學習[6]。教師對于學生提出的問題,不應簡單地告訴其結果,而應引導他們提出質疑,進行臨床思維,引導他們將理論學習和臨床實踐結合起來,學會將書本知識運用到臨床實踐中,從而真正做到“授之以漁”[7]。
綜上所述,運用PBL教學法有利于提高傳染病學臨床見習教學的效果,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醫學素質,有利于醫學院校可持續發展,有利于提升我國醫學教育的整體水平[8]。隨著醫學模式與教育模式的轉變,在臨床教學實踐中積極應用PBL教學法,著重培養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將有助于臨床教學目標的實現,培養出適合時代需要的、理論聯系實際能力突出的醫學人才[9-10]。
[1]Kilroy D A.Problem based learning[J].Emerg Med,2004(21):411-413.
[2]崔炳權,何震宇,王慶華,等.PBL教學法的研究綜述和評價[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9(7):105-106.
[3]郝大林,孔祥敏,石宏.PBL結合角色扮演在傳染病學臨床見習教學中的應用[J].現代預防醫學,2011,38(21):4574-4575.
[4]翟鶯鶯,周蕾,藍淑玲,等.PBL結合LBL教學法在兒科學臨床實習教學中的應用[J].衛生職業教育,2013,31(9):98-99.
[5]劉海英,易璐.標準化新生兒模型結合PBL教學法在新生兒科臨床見習帶教中的應用[J].衛生職業教育,2014,32(9):100-101.
[6]賴亞曼,李偉明.PBL教學模式下醫學院校教師素質探析[J].醫學教育探索,2008,7(11):1143-1145.
[7]丁鴻,蘇佳燦,柳正清,等.PBL教學模式在骨科實習生臨床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臨床醫學工程,2012,17(2):141-142.
[8]劉燕敏,廖慧鈺,黃云麗,等.PBL教學方法在傳染病學臨床見習帶教中的應用探討[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2(5):97-98.
[9]張晉煜.模塊化的PBL教學模式在骨科臨床實習教學中的應用[J].衛生職業教育,2012,30(5):84-86.
[10]王強,劉建宇,陳琳,等.PBL教學法與傳統教學方法結合在骨外科臨床見習中的嘗試[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2(3):103-105.
G424.1
B
1671-1246(2015)02-0031-03
蘭州大學2013年教學研究項目資助(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