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闖
摘要:當前,遙感技術依托其獨特的技術優勢,在國土資源管理領域中已得到廣泛的應用,為我國國土資源的管理大大降低了難度和成本。本文通過對應用現狀分析,客觀分析優勢和不足,對今后的發展趨勢進行初步分析,從而為推動遙感技術更好地為國土資源管理服務提供一定的理論基礎。
關鍵詞:遙感技術;國土資源管理;應用發展
1.應用現狀具體分析
遙感技術在國土資源領域的應用不斷地擴大,已經成為國土資源管理中不可或缺的技術條件,為國土資源的勘探、規劃、利用、管理、保護、執法等提供了技術支撐。
1.1具體應用表現
1.1.1土地資源的調查監測中的應用。土地資源是國家重要的戰略資源,我國國土面積遼闊,過去對國土特別是海洋國土都不能進行很好的資源統計,更不要說進行管理和開發了,自從應用遙感技術后,借助其獲取信息迅速、便捷、范圍廣等技術優勢,能夠對國土資源的基本情況形成統一的數據,從而為土地資源的進一步管理和開發提供數據性基礎。遙感技術不僅實現了土地資源的基礎數據摸底,而且可以動態實時對土地資源的狀況進行監測,從而致力于土地利用變化信息的監測,從宏觀上能夠分析全國土地利用情況,特別是影響國家安全的耕地狀況、基本農田保護等。
1.1.2礦產資源的開發利用監測中應用。我國豐富的礦產資源是國家賴以發展,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物質基礎,但礦產資源的不可再生性要求人們必須節約使用能源,要很好地對礦產資源的開發利用進行規劃使用,進而要求我們對礦產資源的基本情況要有大致的了解。遙感技術為礦產資源的開發利用活動提供了很好的監測技術手段,不僅可以應用在新的礦產資源鑒別和發現上,還可以依托遙感數據信息對現有的礦產資源的開采、使用等進行監測,防止不合理甚至違法使用礦產資源的行為。
1.1.3地質災害等地質環境變化監測應用。近些年,由于過去粗放式的經濟發展方式導致地質環境有了很多變化,比如因地下礦產過度開采、地下水的過度抽取等原因引發的地面沉降、礦山的大面積開發、復墾不及時等造成的水土流失、水土污染甚至塌方等問題,因地質變化的過程有時需要較長過程同時變化幅度經常不夠明顯,所以造成很難直接監測,地質災害又因這些變化的積累發生。遙感技術因其精細、準確程度的提升,能夠對地質環境的細微變化進行高精度監測而且可以及時發布預警研判,并通過生態修復狀況的動態監測,有效減少地質環境變化給人們生產生活造成影響。
1.1.4在國土資源部門的執法監察中的應用。遙感技術為國家國土資源管理部門提供了重要的先進科技手段,該手段全天候、全覆蓋等重要特點,能夠對管轄范圍內,包括交通不便的地區都可及時發現涉及土地資源的違法行為,并將之消滅在萌芽狀態。此外,還可有助于對土地資源利用規劃使用情況檢查提供重要技術支撐,特別是對閑置土地的有效監管,提供了可靠的技術保障,有效加強了土地審批后的監工作,大大強化了國土資源監管部門的重要職能作用。
1.2具體應用分析
1.2.1遙感技術在國土資源管理上優勢。具體體現在,一是遙感信息獲取上,具有便捷、高效、內容豐富等優勢,能夠很快形成一整套數據,而且還具備可以對數據庫的信息進行動態更新,同時依托現有的科技手段還可以進一步對數據進行加工分析。作為一個完整的信息系統可以對土地資源開發利用各個領域進行獨立地監測、評估,指導土地資源的使用。二是依托其數據資源優勢,可以在地質災害方面進行災害監測和預警,從而將地質災害造成的損失降到最小。三是遙感技術可以以人類達不到的高度、深度和廣度來審視一個地區的土地資源,從而為礦產等重要土地資源的勘探、開發提供數據幫助,還可以進一步對數據進行分析,提高資源的利用率,同時打擊違法利用資源的行為。
1.2.2遙感技術在國土資源管理上劣勢。具體體現在,盡管遙感技術在國土資源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但是由于當前各地在科技和資金等問題的限制,普遍高品質、高水平的遙感數據衛星資源掌握的并不均衡。由于我國遙感技術起步晚,即使目前掌握的衛星資源,也往往存在著分辨率相對較低、成像周期相對較長等問題。顯然,這些情況與我國當前告訴發展的國土資源遙感技術需求不相適應,一部分需求則只能向國外購買高質量的遙感數據資料,我國自主獲取高質量、高水平的遙感技術手段還需要較大的拓展提升。
2.對我國遙感技術在國土資源應用中的展望
2.1土地資源數據調查、監測方面。在數據獲取和使用方面,隨著遙感技術的發展,應當借助互聯網等公共信息平臺,建立統一的共享管理數據終端,推動遙感技術實現在國土資源管理中的產業化運營。同時,應當將目前信息數據獲取中存在的容易受天氣影響、圖像分辨率不高等問題,作為重要的技術科研課題,利用高校、科研機構等單位,推動相關技術的創新突破發展。
2.2土地資源有效開發、利用方面。在獲取數據的基礎上,就是對現有資源的有效利用和對新資源的開發,這些都應當納入遙感技術的發展范圍,通過推動高光譜遙感技術的發展,將使遙感技術能夠更好地利用在各種礦產資源的開發管理和監測方面,成為地質及礦產資源找礦、監測等方面的重要技術手段。
2.3地質環境調查、監測方面。應當專門的針對某種自然災害的遙感技術,同時要結合特定目標區域的特點開展監測。隨著數據資源的積累,技術監測要逐步從定性化向定量化發展,并可逐步應用于地震前期的監測此外,還要借助多種手段如航空、地面等多,進行全綜合監測。
3.結語
綜上,盡管遙感技術已經在國土資源管理領域得到了很好的應用,但是隨著時代發展,信息數據的高質量需求、數據的提取分析能力的增強等國土資源管理上的新要求也逐步提出來,如何更好地運用大數據手段、“互聯網+”等先進思維方式,增強遙感技術獲取信息的質量和數據的提取分析水平,應當成為提升遙感技術在國土資源開發利用效率的重要研究方向,從而進一步推動遙感技術為國土資源的利用開發,為經濟社會的進步發展,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勝利實現,提供最為堅強的技術保障。
參考文獻:
[1]丁建華,肖克炎.遙感技術在我國礦產資源預測評價中的應用[J].地球物理學進展,2006,(02).
[2]楊承蕊,張和生.遙感技術在我國土地利用調查中的應用[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8,(01).
[3]謝慧芬.遙感技術在地質災害監測和治理中的應用[J].測繪與空間地理信息,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