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蘭蘭
摘要: 數字城市地理空間框架可實現地理信息資源的共享。本文以銅仁市地理空間框架為基礎,研究國土資源綜合管理系統的建設技術路線以及業務功能模塊的實現,以期為數字城市地理空間框架在其他行業的應用建設提供參考。
Abstract: Digital city geospatial framework can achieve geographic information resources sharing. 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Tongren geospatial framework construction, and studies the technical route of comprehensive land resources management system and business function module achievement,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application of digital city geospatial framework in other industries.
關鍵詞: 數字城市地理空間框架;銅仁市;國土資源管理
Key words: digital city geospatial framework;Tongren;land and resources management
中圖分類號:TP311.5;P20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7)07-0076-02
0 引言
數字城市地理空間框架是城市空間信息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是城市經濟和社會信息化的基礎支撐平臺[1]。其目的是通過制定統一的標準規范,整合基礎地理信息資源,通過共享環境和機制,搭建權威的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為政府部門和社會公眾提供地理信息服務,實現地理信息資源的共享與交換[2]。
“數字銅仁地理空間框架建設”項目于2012年列入全國數字城市地理空間框架建設推廣城市,建設內容包括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庫、公共服務平臺以及五項應用示范系統。國土資源管理部門作為一個強GIS應用的部門,國土資源管理系統建設被列為示范應用之一,希望通過該的建設,改變國土部門傳統的辦公方式,由紙質化記錄、存儲國土資源管理信息向數字化信息化的管理轉變[3],充分利用國土資源數據中包含的空間信息,利用GIS技術提供的瀏覽、查詢、分析功能有效的輔助國土管理的業務分析。
基于上述目的,本文以銅仁市為例,研究如何在數字城市地理空間框架基礎上,結合國土管理工作的業務需求,建設一個國土資源綜合管理系統,以期為數字城市在其他行業的應用推廣建設提供參考。
1 系統建設技術架構
該系統主要面向銅仁市國土資源局內部使用,涉及到大量的空間圖形操作,并且對GIS空間分析要求較強。考慮到要保證一定的響應速度,以及GIS圖形處理需求和對平臺安全性、穩定性考慮,系統采用已經成熟的C/S(客戶端/服務器)的架構模式,系統架構劃分為四層,分別是數據庫層、通用組件層、應用層及用戶層,如圖1所示。
數據庫層由國土專題數據庫、土地登記數據庫以及專項數據庫庫組成。各種專題數據庫集中存儲于市國土局數據中心,為各科室的應用提供數據支持;在通用組件開發上,選取ArcGIS產品作為系統建庫和系統建設的GIS軟件平臺:數據庫平臺選取Oracle11g,系統功能開發選取ArcGIS Engine 二次開發組件以及常用的C#.Net插件式框架[4],更易于后期的維護和擴展;應用層由六個子系統組成,是面向國土資源局各科室用戶提供功能支持的應用系統集合;用戶層由局領導、系統維護人員以及各科室工作人員等組成。
2 專題數據庫建設
專題數據來源于市國土資源局各科室相對分散的專題數據,包括城鎮地籍、土地利用現狀、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地質災害隱患點、礦產資源規劃、土地開發項目六大專題,以及土地登記及其他專項業務數據。其中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各比例尺地形圖、航攝影像、地名等)將通過數字銅仁地理信息公共平臺直接調用數據資源服務,在此不再重新建設數據庫。
從國土專題數據的數據量以及安全性考慮,將使用大型數據庫管理系統Oracle 11g來管理空間數據和屬性數據;對于空間數據,用ArcSDE10.0作為中間層服務進行管理,實現多源數據的無縫集成。數據庫劃分見表1。
其中國土空間數據庫是以矢量數據結構描述的六大類專題要素,包括地理要素間的空間關系及相關屬性信息,各專題按一定規則分層組織,并按國家規范規定的專題要素分類與編碼標準進行要素編碼;國土登記數據庫存儲國土地籍辦證業務流程中填寫的表單數據,主要面向市國土資源局地籍科的辦公業務;國土專項數據庫存儲其他專項業務的屬性表,如土地利用規劃相關的指標數據及文檔信息。
3 系統功能模塊設計與實現
根據各科室的日常工作內容以及對空間數據的需求,系統研發形成了包括地籍管理、土地收儲管理、地質環境管理、土地利用規劃管理、礦產資源管理、土地開發項目管理等六個功能模塊,實現了以地圖查詢、地圖瀏覽、專題制圖、數據編輯、統計分析、規劃審查、土地辦證、統計報表輸出等為核心的“八位一體”結構,形成了一個業務一體化和圖文一體化的國土資源綜合管理信息系統。系統界面如圖2所示。
3.1 地籍管理模塊
該模塊主要提供給地籍科使用。系統實現了對地籍、土地利用現狀數據的統一管理、瀏覽、查詢、專題圖件(如宗地圖)及報表輸出、統計分析等常用功能;還實現了歷史數據對比瀏覽、宗地歷史回溯等功能,避免地籍數據在變更前后容易產生的權屬糾紛問題。
同時針對國土部門的土地登記業務,研發實現了城鎮土地使用權初始記、轉讓登記、查封登記等權屬登記辦證功能,初步實現了國土辦證業務的信息化。
3.2 土地收儲管理模塊
該模塊主要提供給土地儲備中心使用。系統實現了土地收儲地塊數據的統一管理、數據瀏覽、查詢及統計分析功能。其中的拆遷改造分析是一個比較實用的功能,在城市舊城改造工作中管理人員可以足不出戶,很快完成拆遷區的拐點坐標、拆遷面積、所轄宗地等情況的統計分析,如圖3所示。應用該功能,不僅統計速度快,結果準確,且避免了人為的各種偶然誤差。
3.3 土地利用規劃管理模塊
該模塊主要提供給規劃科使用。系統不僅實現了各類規劃指標的管理及查詢功能,規劃科可以隨時掌握年度指標的使用情況,做到心中有數;還實現了規劃數據的變更入庫、數據歷史追溯、面積統計等功能,方便規劃科將每年的變更調查數據及時更新到數據庫中;同時與業務相結合提供了重要的規劃審查分析功能,圖文表的分析結果用來輔助于建設用地的規劃審查工作。
3.4 地質環境管理模塊
該模塊主要提供給地質環境科使用。系統實現了全市重大地質災害隱患點及其三維模型、地質環境專題數據的查詢、瀏覽、動態管理等功能,為災害預防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學支持。
3.5 礦產資源管理模塊
該模塊主要提供給礦權管理科使用。系統實現了礦產資源專題數據的瀏覽、查詢、數據維護管理功能;同時與業務相結合研發實現了礦區重疊性檢查、礦區環境分析等功能,用來輔助于礦權審批工作。
3.6 土地開發項目管理模塊
該模塊主要提供給土地開發中心使用。系統實現了全市土地開發項目數據和指標表的統一管理、圖形瀏覽、查詢、數據維護管理功能。
4 結束語
國土資源綜合管理系統是基于數字銅仁地理空間框架建設的示范應用系統,建成后已投入到銅仁市國土資源局使用,初步實現了國土資源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國土資源管理無論是資源調查、規劃、利用、耕地保護還是土地征用、儲備、供應、登記都離不開圖,國土資源管理系統建設實現了以圖管地,并且通過信息化提高了國土管理工作效率。
參考文獻:
[1]譚嘯.數字城市地理空間框架建設基本思路的探討[J].測繪與空間地理信息,2010,33(2):156-158.
[2]李德仁,黃俊華,邵正峰.面向服務的數字城市共享平臺框架的設計與實現[J].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2008,33(9):881-885.
[3]劉敏.國土資源信息化建設的現狀及對策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09,37(8):3840-3841.
[4]劉勇,岳建偉.基于.NET的插件式GIS應用框架設計與實現[J].地理信息世界,2008(4):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