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丹
摘 要:小學美術教學的主要目的就是培養學生的美術興趣,發展學生的創造力,讓學生在美術學習過程中感受到快樂。課堂習作是檢驗學生美術水平的重要方式,其對課堂習作的評價方式與學生的期待和積極性都有著重要影響,如何運用好評價方式,發揮評價對學生的激勵作用十分重要。就小學美術課堂習作的多元化評價方式進行研究。
關鍵詞:課堂習作;多元化評價;成長性評價
素質教育理念下,教學改革取得了重大進展,這種進展不僅表現在教育理念上,還表現在教學方法、評價方式上。小學美術教育主要是培養學生對美術的興趣,從而培養學生的健全人格,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鑒于小學美術教學不需要設計深奧的美術理論和嚴謹的美術繪畫技法,因而這一階段的教學主要是以引導為主。教學評價作為一種有效的引導方式對學生的發展十分重要,而多元化評價又是建立在素質教育理念之下的評價模式,更加有利于學生的發展。
一、多元化評價理念概述
所謂多元化評價,就是指在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教學評價方式由傳統的以成績為主轉移到以能力、思想、創造性等綜合層面上來,評價的核心內容也從定順序、排名次轉變為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具體說來,多元化評價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的內容。一是注重激勵的作用。多元化評價就是通過多種角度和層面,從不同方面發現學生的優點,對學生進行鼓勵,讓學生繼續朝著好的方向發展,注重學生的個性培養。通過激勵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信心,帶給學生學習動力。二是注重綜合評價。多元化評價的評價標準不一,有從能力層面的,有從思想層面的,還有從創造性層面的,總之,這種評價模式不僅關注學生的成績,還關注學生的個性品質、興趣愛好、創造性思維、動手能力等等。三是重視自我評價。多元化評價不僅是教師對學生的評價,還有著學生自我評價的成分。通過學生的自我評價,使學生對自我有一個更加清晰的認識,使之學習目的更加明確。四是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性是普遍存在的,正因為學生之間有著差異性,在教學之中教師就要因材施教,同時在評價過程中要做到尊重學生的個性,發掘學生的潛能,使學生的能力得到發展。
二、如何在小學美術課堂習作中開展多元化評價
1.表現等級評價
評價的目的就是對學生的行為結果做出一定的檢驗,為教學提供依據。在多元化理念下,筆者對學生的評價指標一共分為知識能力、態度習慣、興趣愛好和創造性四個方面,在課堂教學之中,通過對學生布置課堂習作來完成對學生的表現等級評價。在知識能力方面,主要是考查學生的平時表現,看學生的習作是否符合規定。在態度習慣方面,主要是考查學生的學習習慣和態度,是否出現缺課、違紀現象,對于教師布置的作業和舉行的活動是否積極等。在興趣愛好方面,主要考查學生對哪些方面感興趣,有哪些方面的特長等。在創造性方面,主要是通過學生的習作作品來看學生在想象力、顏色搭配、構圖等方面的創造性思維。通過這四個維度綜合衡量學生的表現。如在一次課堂教學中,筆者布置了主題為“畫畫我的老師”的課堂習作,并且說明老師可以是筆者本人,也可以是其他老師。通過下講臺巡視發現,部分學生在學習文具方面準備很齊全,桌面收拾比較整潔,筆者在態度習慣方面給了這些學生一個較高的評價;同時還發現,一些學生在著色方面很有天賦,色彩搭配合理,整個畫面色彩感和諧,筆者在創造性這一個模塊給了這些學生較高的評分;對于能夠將老師初步畫出人形并看得出男女的,筆者認為這些學生具備一定的能力,在知識能力這一模塊進行了評分。此外,筆者還對一些畫面新奇、想象夸張的學生進行了詢問,在了解其想法之后也相應進行了評分。通過這樣的評價方式,學生的熱情較高,學習美術的積極性較好。
2.成長性評價
成長性評價就是根據學生平時的表現,筆者在進行這一評價的時候通過制作學生成長小檔案來實現對學生進行及時的評價。檔案的制作依據的是學生平時的習作表現,或是學生將自己課余時間的作品給老師看,也可以獲得參與檔案評選的資格。檔案中注明了學生的名字和一些基本信息,每次學生有作品提交時都在檔案中進行標注,檔案一般由教師保管,學生需要時可以向教師提出,教師將檔案還給學生,同時學生還可以將檔案帶回家中給父母觀看。在學期期末,筆者將學生的檔案都集中起來,通過在班級中辦一個小型展覽的方式,讓學生能夠互相接觸到對方的作品。此外,筆者還設計了一個評選活動,即讓學生在所有的作品之中選出三幅最喜歡的作品,獲獎學生可以獲得將作品掛在教室一個月的獎勵。活動中,學生表現得很積極,在各個作品之中徘徊,最終通過統計票數,得出了得票率最高的三幅作品。通過這樣的活動,鍛煉了學生的創作能力,培養了學生的美術興趣,有利于學生的進一步發展。
本研究主要就小學美術課堂習作多元化評價方面的相關內容展開研究,文中筆者也涉及了一些主觀的看法。在教育發展的今天,藝術教育也開始越來越受到重視,小學美術教育能夠更好地培養孩子的興趣和思維,所以在課堂上配合多元化的習作評價對其具有重要意義,需要推廣采用。
參考文獻:
[1]何振環.小學高年級美術教育的重要性[J].廣東教育:綜合版,2009(05):595-597.
[2]張屹.“丑小鴨”描繪出美麗仙鶴的歷程:小學生美術學科實踐能力培養的個案研究[J].教育觀察:中下旬刊,2014(10):1951-1953.
[3]楊濤.藝術觀念決定藝術評價:中美美術教育評價比較[J].藝術探索,2009(04):375-376.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