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國勝 李建
(天津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天津 300131)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養質量是當前我國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務。體育課程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著其它科目不可取代的教育功能,在全面提高高校學生素質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近年我國高等學校體育工作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學校體育管理工作更加科學、規范;體育場館、設施建設速度加快;體育課程改革全面推進,群眾性體育活動日益活躍;運動訓練水平大幅度提高;體育師資隊伍建設得到加強;科研水平不斷提高。但是,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高等學校體育工作仍然是高等教育中最為薄弱的環節之一:招生的生均規模不斷擴大,體育資源有限;存在體育意識淡薄的學校領導依然存在;學生層面包括未能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且體質健康水平不斷下降。為什么體育教育快速發展的同時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卻出現了下降?改進和加強體育教學保障體系,建立科學的體育教學質量評定標準,完善檢查與監督,不斷提高體育教育質量尤為重要。
天津現行的高職學校體育課程質量監督評價體系,主要還是依據1990年頒布的《學校體育工作條例》,近些年學校體育工作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高職學校體育教學的實際情況與教學理念也有了改變。然而,對高職學校體育課程質量的監督評價體系卻沒有隨之發生改變,還在延續20世紀90年代的評價體系,已經不能適應天津高職學校體育課程的發展。該文從教學條件、師資隊伍建設、課程設置、教學管理、教學文件、課堂實踐、體育教學效果、教學反饋八個方面制定了體育課程評估指標體系。該評定體系的制定對改進體育教學工作,找出影響體育教學水平的因素,全面達成體育教學目的提供了檢查評定標準。研究的成果為天津高職學校體育課程質量的監督檢查工作的實施提供了依據。并在天津高職學校體育專項評估中應用,實踐證明本標準能夠反映天津高職學校體育課程教育質量的優劣,為各校找出差距,改進體育教學提供了依據。
表1 各卑排序的權向量結果
表2 評價體系權重及評分
圖1 指標因素結構圖
研究對象包括天津高校教學一線的領導和老師,熟悉天津高校體育教學情況,具有扎實的體育課程相關理論,能全面深刻理解國家的體育教育法律法規。此外,還包括了天津體育學院體育教育專家和天津市教委體藝衛處的相關人員。
2.2.1 文獻資料法
相關法律法規、體育教學保障、評價等資料的查閱為本研究提供理論支持。
2.2.2 專家調查法
經專家咨詢擬定問卷,并發放、回收和分析統計,改進評價標準結構及指標體系。
該文一級指標設計了8個:教學條件、師資隊伍建設、課程設置、教學管理、教學文件、課堂實踐、體育教學效果、教學反饋。根據一級指標涵蓋的有關內容,在文獻資料和邏輯分析的基礎上設置25項二級指標。將咨詢聽取18名專家意見,刪除不能反映評價目標的指標因素(見圖1)。
該研究采用了AHP層次分析法制定指標權重。依據列出的指標因素結構圖,用aij表示第i個因素相對于第j個因素的比較結果,則那么
將咨詢的數據結果錄入,檢查驗證矩陣的一致性,計算層次單排序的權向量和一致性檢驗。由表一可見,經計算RI<0.1具有滿意的一致性。
各單排序的權向量結果(見表1)
計算出各二級指標對目標因素的重要性,得出各三級指標因素的權重系數。各三級指標累積重要性之和得出二級指標權重。將所得結果進行標準化和百分制。見表2。
該階段主要是依據高校體育的相關文件及體育教育實踐及天津高職學校體育課程實際情況量化、細化本評定體系,確定督導檢查辦法。
確定指標標準影響因素有以下幾個內容。
3.3.1 盡可能量化評分細則
體育教師是課程教學的具體執行者和組織者。具備相當數量優秀的體育教師是體育工作的必備基礎。根據天津高校實際情況,將師生比定為180:1為標準。學校應通過培養與引進人才不斷完善教師的知識結構、能力結構,逐步提高學歷水平,和職稱水平從而提高體育師資隊伍的整體水平,以保證體育教育的高質量。將碩士以上學歷占全體教師的20%,高級職稱人數占全體教師的30%為參考標準進行評定。教學條件主要參考《普通高等學校場地器材配備目錄》,并對室內體育場館及室外場館分別進行計算。以≥0.4m2/生為評定標準。學生體質健康達標率以天津各校前三年達標統計情況為基礎,以學生達標率達到85%為體質健康考核標準。
3.3.2 標準既要符合國家法規的要求,也要體現天津高校體育工作的特點
保證評價標準在符合國家政策、法律法規的基礎上,再考慮天津高職學校體育課程建設與實施的具體情況及人文氣候情況,對體育器材是否滿足學生課內外需求,有無保證場館合理利用有管理方案,是否制定具有特色的教學大綱等。使評價體系指標更符合天津高職學校的實際情況。
該文在全面了解天津高職學校體育課程實際狀況與征求專家意見的基礎上,完成了對檢查評定的指標分類,結果的統計分析,計算出各三級指標、二級指標及一級指標權重,轉化成為百分制后得出評價標準。結合體育教育相關條例和天津高職學校實際對各級指標的檢查方法及評定標準進行細化、量化。最終得出天津高職學校體育專項督導評定細則。
國家制定的各體育教育法規相對分散,沒有統一的評定標準,不能體現體育課程的工作重心。隨著《高等院校體育課程指標綱要》的頒布,各高校體育課程的自由度更大了,有些地方沒有相應明確的指導文件,監管工作中難以開展。體育課程質量專項評估對天津完成體育專項評估,落實體育課程質量保障提供了工作依據。由于體育工作的多面性和全面性,本細則合理的劃分了各工作方面權重,體現了體育工作的重心。詳細列出了檢查工作的方法與標準,方便監督檢查工作的開展,并及時發現學校體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給予指導。
該評估體系在天津高職學校體育專項評估中被應用,在實踐中得到了檢驗,應用效果良好。能夠體現體育課程工作的優良程度,并突出工作優點,發現工作缺點。為保障天津高職學校體育課程質量提供了依據。
[1]徐焰,郭鼎文,湯韶敏,等.高校體育課程評價體系的構建[J]體育學刊,2010(12):66-68.
[2]運動訓練學.體育院校通用教材[M].人民體育出版社1999.
[3]何國民.實用統計方法及SPSS操作精要[M].武漢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