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景濤,袁平凡,李培培,宋莎莎,魏 偉
(安徽醫科大學臨床藥理研究所,安徽 合肥 230032)
?
◇醫藥教育◇
Seminar教學模式在醫學研究生專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路景濤,袁平凡,李培培,宋莎莎,魏偉
(安徽醫科大學臨床藥理研究所,安徽 合肥230032)
摘要:研究生專業英語是研究生階段必修的一門基礎課程,直接關系到研究生的培養質量,是培養研究生綜合素質和科研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Seminar教學能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和協同解決問題的能力,利于提高學生主動對現有理論知識的掌握,培養其主動獨立思考能力,同時加強了師、生之間的交流與溝通。鑒于此,我們在醫學研究生的專業英語教學中,引入該模式進行教學探索,以期提高專業英語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Seminar教學模式;醫學研究生;專業英語;教學質量
研究生專業英語是研究生階段必修的一門基礎課程。專業英語通常以英語作為載體進行專業研究及專業交流[1]。專業英語課程能提高學生用英語進行專業知識和信息交流的能力,同時培養研究生實際應用英語的能力,是培養研究生綜合素質和科研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2]。然而研究生的英語水平差別較大、且專業不同、研究方向各異,利用英語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也不同[3]。針對這些特點,在專業英語的教學中,強調以學生為主體,強調個性化教學,加強師生的雙向互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專業英語知識的能力的教學法顯得尤為重要。
Seminar為“討論會、研討班”,參與者為研究某一問題與同行、教師或專家共同討論的交互式的教學方式,由慣常的“講授式”教學模式轉變為“講授+討論”的二元模式[4],該模式由德國學者 GKSNER 于1737年創建。19世紀70年代首先在美國興起,以后在美國、英國、德國、澳大利亞、日本等國家的本科和研究生的教學中普遍應用。20世紀80年代,Seminar教學模式成為美國教學改革的一項重要舉措。Seminar的主體為教授的學生,以學生發言、討論為主,教師同時發表相關見解,雙方共同切磋,所有參與者均可提出自己的看法、論據和觀點,從而對某一主題深化認識,而不是統一思想,以尋找標準答案的慣常教學模式。其教學程序為一小組學生事先寫好教師下達專題論文,在教師的指導下就該專題進行研究或討論[5]。指導教師僅在討論前后作簡短的評述,使得學生成為知識的接受者,同時成為知識的探索者、創造者。Seminar培養了學生的探究精神和協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了學生主動掌握現有理論、主動獨立思考能力,加強了師、生間的交流,塑造了民主、平等、合作的新型師生關系[6]。因此,Seminar的方式、目標及形式與研究生英語的要求契合。鑒于此,我們在醫學研究生的專業英語教學中,引入Seminar教學模式,對專業英語教學模式進行探索。
1藥理學研究生專業英語教學的目標
藥理學研究生專業英語教學的宗旨是為了使學生掌握英語這門工具進行本專業的學習、研究與國際交流。其目的是培養學生具有較熟練的閱讀能力,一定的寫、譯能力和基本的聽、說能力,能夠以英語為工具進行藥理專業的學習和研究。為此,教學中我們采取了Seminar模式進行藥理學研究生專業英語教學。
2Seminar模式在藥理學研究生專業英語教學中的步驟
在專業英語教學的Seminar模式中,依據Seminar的特點,結合研究生的專業方向,分為不同的小組,如關節炎藥理組、腫瘤藥理組、肝病藥理組等,每個小組依據自己的研究內容確定演講的題目,分別查找相關英文資料,內容匯總后,先期進行資料取舍,分發給每個研究生,再到課堂進行交流,分別制作PTT課件,按預定的先后順序,各小組進行各自的英文講解。參與Seminar的學生和老師從研究的思路、方案、具體方法及可行性,到研究的可能出現的結果,由不同專業的研究生從不同的角度用英文提出問題,再由主講的研究生或小組用英文回答。每位個體都有成為“專業英語講師”的機會,介紹本組對于該選題的研究內容。然后,學生和教師在此基礎上積極提問,展開英文討論,發表各自的見解。最后主講教師做英文評價,進行剖析、總結,并對主講同學的語言能力、分析能力、思辨能力進行全面評價,同時對學生講解中專業知識點理解的偏差和專業知識問題的不當之處給予指導,提出改正意見,補充講解,保證其得到與報告課題相關的專業知識,并提高其專業英語語言的能力。為保證討論的充分,提問回答的時間不限。
3Seminar模式在藥理學研究生專業英語教學中教師的作用
醫學研究生專業英語教學的Seminar模式課堂上,主講研究生用英文匯報某個內容,再由主講的研究生或者相同專業方向的學生用英文回答,所有研究生對該問題進行討論。但參與者的英文的表達能力及對專業知識的掌握程度不同,因此當Seminar講授者或討論的研究生如果問題表達不清時,授課教師必須及時清晰的用英文進行解釋,化解各種可能“冷場”的狀況,起到“協調者”、“補位”、甚至翻譯的角色。隨著Seminar教學模式討論的不斷深入,教師除了認真傾聽、同時參與和評價討論內容之外,還應掌控Seminar討論會的節奏,鼓勵研究生用英語積極發言。為鼓勵他們參與積極性,課堂中授課教師要為用英文積極提問、討論的學生口頭鼓勵,并為該組加分。激發他們的積極性、榮譽感,從而使每個學生能充分投入到專業英語的學習中。
4Seminar模式在藥理學研究生專業英語教學中效果評定
在Seminar模式的專業英語教學中,按照講者的研究思路、主題觀點、英語表達能力、英文專業知識以及團隊合作精神等方面,首先進行小組自評、同時參與者根據以上評分標準對此進行他評,再由授課教師對討論內容進行梳理、擴展、總結及評定。討論會后,各組將課前準備、課堂匯報的總結進行匯總,包括主題內容的進一步思考及成員課堂表現進行總結并書寫報告。教師依據總結報告、課堂記錄等對學生評定成績,學期結束后,教師根據成績評定的分數,評出等級,包括合格、一、二、三等獎及優秀獎,并頒發證書,評定其專業英語的優劣。由此,打破了以往的以期中、期末考試作為考查學生成績手段的方式。由學生課前的準備及每一堂課的表現評定學生成績,并且把Seminar模式的專業英語教學與本課題組的研究課題相聯系,這樣就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專業英語的興趣、積極性和能動性。經過2個學期Seminar專業英語模式的英語學習,研究生的英語聽、說、讀、寫及英語應用能力得到了全面提高。
5Seminar教學法在藥理學研究生專業英語教學中的意義
Seminar教學中,教師與學生面對面直接交流機會極大增多,不僅改變傳統教學中學生被動學習的狀況,調動其參與的能動性,提高學生主動性,而且匯聚了所有參與者的專業知識,極大豐富了討論的信息,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獲得很好教學效果[7]。同時師生間充分的討論也啟發了教師的靈感,達到教學相長的效果。首先,該教學模式培養了學生的英語語言的基礎知識,提高了其聽、說、讀、寫的基本技能及應用英語交際的綜合能力。其次,Seminar教學培養了學生的英文資料查詢能力。第三,培養了學生的協作精神。他們共同選題、一起查詢資料,并提出解決方案,完成教學提綱,制作PPT課件。培養了他們的合作能力、交際活動能力和集體榮譽感。第四,研究生以課題為載體、英語交流為手段,通過強化學生間的專業交流與溝通,豐富其專業英語知識,鍛煉了英語的表達與應用能力。第五,研究生從被動的英文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使被動英文學習變為研究性的英語學習,也鼓勵學生把專業的英語詞匯學以致用。第六,提高了學生的綜合英語能力及獨立學習能力,把研究生課堂教學及自主學習、專業知識學習與專業英語學習、專業英語學習與設計課題研究方面形成多層次的互補體系。第七,教學中,教師進行充分的課前準備,提煉升華專業英語課程內容,提升協調組織能力,從學生的觀點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推動Seminar討論的進程,全面分析該討論主題,引導學生深入思考。 同時,Seminar教學還能改變了傳統的教學觀念,并提高教師的敬業精神,提升自身的學術水平,提高其專業素養,從而進行探究式的專業英語教學。
6結語
在醫學研究生專業英語教學中,授課教師結合學生的特點以及專業的需要,引入Seminar模式教學,在此教學模式中,應用英語為載體進行課題研究和專業知識的交流,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用英語進行專業信息交流的能力,達到了預期的專業英語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張珺. 基于創新能力培養改革經管類研究生專業英語教學[J].高等教育研究學報,2012,35(2):91-94.
[2]歐云生,李開庭,安洪,等. 圖式理論在醫學研究生專業英語閱讀能力培養中的應用[J].中華醫學教育探索雜志,2012,11(8):816-818.
[3] 阮曉蕾,曹鳳龍. 醫學院校研究生專業英語教學中的同級反饋[J].蚌埠醫學院學報,2013,38(2):212-214.
[4]周美林,李佳孝. 近三年我國Seminar教學研究文獻綜述[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3,27(11):12-15.
[5]黃禮年,許啟霞,張永,等.Seminar和案例教學結合在呼吸科臨床型研究生臨床教學中的應用[J].醫學研究與教育,2013,30(5):92-94.
[6]王帥.Seminar在商務英語案例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西安外國語大學學報,2013,21(4):93-99.
[7]李鈾氫,鐘玉杰,楊明珠. Seminar教學法在護理教學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4,28(2):523-524.
doi:10.3969/j.issn.1009-6469.2015.12.055
基金項目:安徽醫科大學實驗實訓中心基金項目(No SYSXZX2008001)
作者簡介:路景濤,男,副教授
通信作者:魏偉,男,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臨床藥理學,E-mail:wwei@ahmu.edu.cn
(收稿日期:2014-05-08,修回日期:2015-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