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教學環節優化植物學教學質量研究
高 婷,辛 華,朱 丹
(青島農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山東青島 266109)
摘要針對植物學教學的主要教學環節,優化每個教學環節的關鍵點,強調教師應嚴格把握好每一個環節,優化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關鍵詞植物學;教學環節;教學質量
中圖分類號S-01
基金項目青島農業大學應用型人才培養特色名校建設工程教學研究項目(XJG2013135)。
作者簡介高婷(1982- ),女,山東泰安人,副教授,博士,從事植物學教學和科研工作。
收稿日期2015-06-12
Grasp the Key Points of Teaching Links and Optimize Teaching Quality of Botany
GAO Ting, XIN Hua, ZHU Dan (College of Life Science, Qingdao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Qingdao, Shandong 266109)
AbstractAiming at the main teaching links of Botany, the key points were proposed to optimize each aspect of teaching quality. Teachers should grasp the key points of teaching links strictly to optimize teaching quality and improve the all-round quality of students.
Key wordsBotany; Teaching links; Teaching quality
植物學是高等農學學校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程。掌握植物學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加深對植物的認識,可以為學生以后進一步學習農學、果樹、園林花卉、植物保護、環境科學等學科的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提高高等農業學校植物學教學質量非常重要。如何在課時壓縮的前提下上好植物學課,提高教學質量,是值得每位植物學教師關注的核心問題。
植物學的教學環節主要包括課件制作、課堂教授、課下作業及交流等幾個關鍵步驟,深入改善教學關鍵步驟對提高教學質量大有裨益。教學步驟間既彼此獨立,又環環相扣,如制作的課件會囊括課程大綱與知識要點,對課堂學習的進行有著引導作用,而課下的作業與交流更容易鞏固每節課所學習的內容。因此,教師對每一個教學環節應進行嚴格地設計與實踐,并將所有教學環節融會貫通,才能達到最佳教學效果。
1植物學教學多媒體課件的制作
目前,植物學課堂教學大多采取多媒體教學方式,將課時內所要學習的知識大綱條理清晰地呈現在課件之中,既使學生迅速了解課程的重點內容,又省下了教師板書的過程。多媒體課件的制作就是提高植物學教學質量的第一個環節,一份教學課件對學生的吸引力與學生聽課效果是成正比的。
1.1制作知識點完整、重難點突出的課件制作一份全面詳細、重難點突出的優秀課件首先需要多方取材。課件的具體組織可以向知名教師求教,或者在網絡上搜尋下載相關課題的優質課件。接下來,將多方搜集所得到的多媒體課件進行篩選、拼合。面對搜集的眾多優質課件,該如何篩選與拼合呢?這需要通過仔細閱讀,深入理解名家課件,將眾多原始課件中對知識點辨析講解的共通點“摘取”利用,觀察每個課件的特色,特別是課件中別出心裁的部分,給人印象深刻的課件一定會有值得學習的地方,可取其精華,為己所用。在充分理解名教師對知識點的詮釋和授課技巧的同時,更重要的是要按照自己的思路與方法,制作屬于自己的課件。只有這樣,才能得到一份既符合自身授課思路又博采各家所長的優秀課件,這樣的課件會很好地提升課堂教學的效果。
1.2在制作課件時,要用心、走心 教師在看電視新聞、網絡視頻、科教片或者了解最新科研進展、最新時事時,都應該用心思考,考慮能否將這些課外知識采用于課件中,如轉基因糧食、入侵植物、食品健康、環境保護等。學生身邊事也同樣可以成為課件的講授內容,如春季教學時,可以在課件中增加一些校園中正值花期的植物內容,將學生可以實際接觸到、觀察到的植物引入課堂會使教學更生動有趣;對于青島世園會的成功舉辦,可以順著學生的興趣點在課件中設計講解一些世園會的新奇植物;也可以結合學校、學院某位教師的部分科研工作在課件中進行簡單介紹,都會對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1.3運用新的教育技術制作課件采用Photoshop、Flash等新型教育技術軟件,可以把一些復雜的生物概念和生物過程盡可能的用視頻或圖片形式表現出來,做成生動的動畫形象,這些教學視頻可以輔助多媒體課件,讓學生更易于接受和理解知識點。網絡教學平臺的構建也有利于師生進一步分享、溝通和交流[1]。
1.4多媒體課件應及時更新要培養高素質的創新人才,跟上社會的進步發展,跟進知識的創新,教學課件也需要不斷更新。教學課件應每年根據新知識點、新內容、新事件完整地更新一次。多媒體課件的制作是教學的首要環節,嚴格進行這一環節,不斷審核修正課件,可以充分提高教學質量,一份完備的多媒體課件會成為課前最好的教學準備。
2植物學課堂的講授
課堂教學質量與學生的聽課效率密切相關,“興趣”是決定學生聽課效率的重要因素。如何合理地選擇課堂講授的方式,恰當地進行教學時間安排,充分調動學生的求知欲,更好地詮釋教材內容,是影響教學質量的關鍵因素,因此必須加以重視。可以嘗試以下幾種改變課堂教學氛圍的方式以提高學生興趣。
2.1強化緒論的作用緒論通常會作為一學期課程的開篇安排在學期第一堂課。學生對授課教師最初的認識源于這一堂課,緒論的講授與學生對教師的認可有直接關系;同時緒論作為對整個教學內容的引導,對接下來的學習十分重要。在實際授課中,筆者嘗試打破以往枯燥、單調的傳統緒論講述方式,用4個學時的時間以講故事的形式帶大家進入豐富多彩的植物世界,實際教學效果較好,這為以后帶動課堂氣氛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2]。
2.2多采取啟發式教學方式知識點由學生從自主思考中記憶往往比教師直接講解效果要好得多。因此授課時,應特別注意表達方式,盡力避免平鋪直敘,以提問的方式來啟發學生思考,用交流互動的方式引導學生,讓學生開展探究式、討論式、參與式學習,促進學生理解記憶。提問完后不要急于給出答案,要注意留白,留下時間讓學生能夠充分的反應和思考。這種教學方式突出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中心地位,實現了教學過程中學生的自主探究和知識建構[3]。此外,在每節課開始時,教師可以承上啟下,即利用課前巧妙設計的問題或故事復習上節課內容,并啟發大家展開思考,引入下節課所要講的課程。這種方式可以將新舊知識融會貫通,效果較好。
2.3課堂教授要突出重點難點合理安排課堂中各部分授課內容的時間分布,對于重點難點內容適時放慢語速,改變語氣與語調,亦可進行多次重復強調,引起學生重視。植物學很多章節的知識點是前后呼應的,因此當涉及到已學習過的重難點時,可以再次加以強化。
2.4適當給課堂來點兒“興奮劑”植物學課程內容多而雜,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的興趣始終是課堂效率的保證。如何在短短的45 min內完成基本教學任務的同時還可以牢牢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呢?一個死氣沉沉的課堂必然是不行的,需要充分地調動學生的興趣。45 min內學生的聽課狀態是不同的,在20 min左右時,學生容易疲勞,這時需要想辦法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提起精神來。此時,舉一些生動有趣、貼近現實的例子[4]或是簡短切題的小故事就會變成活躍課堂氣氛的法寶,及時將學生的思維召回課堂。此外,課堂教學中語言藝術也非常重要,教授時應盡量使用深入淺出、幽默生動、學生喜歡熟悉的語言,使學生更加愉快、主動地獲取知識并得到深刻印象[5]。
3植物學課下作業及交流
情感交流是師生間的重要溝通橋梁,教師應真正做到以人為本,將心比心。“朋友處之”、“亦師亦友”一直是師生間期望的狀態,這種良好融洽的師生關系使教學過程更為順暢,對提升教學質量至關重要。
3.1將學生視為教學的主體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靈活運用恰當的教學方法[6]。深厚的師生情誼是在“教學相長”的長期交往中建立發展起來的。師生之間課間聊天或利用電子郵件、網絡教學平臺等媒體媒介經常交流可以增進師生感情。教師要與學生深入交流,建立平等、民主的師生關系,了解學生想學什么,想聽什么,想知道什么,給予其想要的精神食糧,關心關愛學生,站在學生的角度想問題。此外,關注學生的日常生活,如天氣變化、就業前景、飲食健康等,真正給予學生關心關愛,學生對教師發自內心的反饋也會很好地改善教學質量。
3.2培養學生的創新、自學和自我管理能力只有創造性的教育才能造就優秀的學生,才能培養出時代需要的、創造力強的人才。因此,培養學生的創新、自學和自我管理能力更加適應了高等教育的現實需求[7]。在課堂上要鼓勵學生提前預習和自學,在合適的時間適當嘗試反轉課堂模式。讓學生自己查閱資料、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課堂上要條理清晰地表達并與大家展開討論,這樣可以充分鍛煉學生各方面的素質和能力。對于課下作業,可以嘗試一些以開發學生創新意識與動手能力為重點的趣味性“新型作業”。比如采用錄制視頻形式完成作業“拍攝小視頻來說明常見果實的實用部位”、開展課外興趣小組或舉行多媒體課件展示比賽等。相比于僅僅為應付考試強化記憶的紙面的課下作業,創新性、趣味性的新型作業更容易被學生所接受,這種自學式的作業會極大調動學生的興趣,鼓勵學生開展創新性思維,同時提升學生自我管理能力,都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獲。
4結語
課件制作、課堂教授、課下作業及交流是植物學教學的幾個關鍵環節。其他一些教學步驟的發展也仍需不斷探索進步。為了提高植物學教學質量,教師對于關鍵教學環節必需引起足夠的重視,應把握關鍵點,改善教學環境,優化教學資源,從而使學生提高對植物學課程的興趣,增強學習動力,發展創新能力,培養新型復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 戴華,沙超.淺談網絡教學平臺在高校教學中的建設[J].中國電力教育,2013(32): 67-68.
[2] 譚玲玲.《植物學》緒論教學實踐探討[J].安徽農業科學, 2012,40(33):16467-16468.
[3] 顧建民,沈其娟.以教促學推進課堂教學改革[J].中國高等教育, 2013(13):48-49.
[4] 譚玲玲.提高植物學課程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 2012(30):15079-15082.
[5] 劉芬.提高高校人才培養質量——對課堂教學語言藝術的再認識[J].教育教學論壇, 2015(16):49-50.
[6] 任曉鋒.教師發揮學生教學主體地位的思考[J].價值工程,2012,31(8):228-229.
[7] 徐敏.大學生自我管理的重要意義及對策[J].教育與職業,2014(12):177-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