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洋
如今,樓市淡旺季的區分已經開始模糊,并不見得旺季市場就熱鬧,反之,淡季市場也不見得就冷清。
國慶節長假過后,回歸工作崗位的第一刻,隨手翻過一頁日歷,九月已成昨天……驀然回首,這個過往樓市商家必爭之期的“金九”,又上演了怎樣的劇情呢?
2015年,全國范圍內,房地產市場出現不同程度的回暖,這也在某種程度上加重了人們對“金九”的預期,市場普遍對于傳統旺季“金九”抱有很大希望。
但是,在全國樓市分化加劇的背景下,結果自然逃不開喜憂參半,雖然部分城市成交火爆,但整體而言市場現狀不如預期,“金九”也不再耀眼如昨。
緣何“旺季不旺”
據房價點評網青島機構數據中心統計顯示,2015年9月,青島新房成交量為12860套,與8月份相比,交易量并未出現上漲,反而有所回落。
“盡管9月的住宅成交量相交8月有了小幅下滑,難免給人造成‘旺季不旺的觀感,但成交量仍處高位。”青島時代縱橫營銷策劃有限公司總經理張百忍說,“總體而言,今年的市場在一片叫好聲中,成績喜人,頗有種‘大圣歸來的快感。前10個月的樓市成交量便很有可能超越去年一整年的成交數量,市場不可謂不紅火。”
房價點評網青島機構數據中心統計顯示,2013年青島新房成交量為122974套,2014年青島新房成交量為95790套,而2015年截至9月,這一數字已然達到91686套。
在張百忍看來,不能只看到“旺季不旺”,還應看到“淡季不淡”的市場狀態。如今,樓市淡旺季的區分已經開始模糊,并不見得旺季市場就熱鬧,反之,淡季市場也不見得就冷清。
縱觀今年的青島樓市,從5月份開始至今,月度成交量已經連續5個月過萬套。要知道,7月和8月夾在上半年“小陽春”和下半年“金九銀十”間,一般來說,此時,開發商沖擊上半年業績后,后續推盤供應不足,需要休整并為“金九銀十”積蓄力量,故7月和8月份往往是樓市的“淡季”。
但值得一提的是,7月份青島新房成交量為11237套,8月份新房成交量更是達到了14122套,成為了今年以來的成交最高位,呈現“淡季不淡”的特征。
有業內專業人士撰文指出,形成這種情況不外乎有幾種原因:一是樓市發展逐步成熟,其營銷手段總體保持穩定,促銷優惠在旺季和淡季相差不明顯;二是開發商推盤不再唯旺季是瞻,什么時候推盤、給予多大優惠,都會按照自身項目開發進度展開;三是消費者的購房更理性,購房目標相對明確,買房大多遵循自己的置業計劃,至于時間是否在旺季或淡季,則顯得并不重要。
而對此,張百忍的回答則要干脆、簡練得多,“去庫存,該開就得開。”
庫存,還是庫存
眼下,若評選2015年房地產市場出現頻率最高的詞匯,“庫存”必將高居榜首。不夸張地說,庫存已經成為懸在所有房地產開發企業頭頂上的那把“達摩克利斯之劍”,稍有不慎庫存包袱就會讓一些開發企業走向崩潰。
據房價點評網青島機構數據中心統計顯示,2015年3月到8月,隨著市場轉暖,青島市場的總庫存量總體一直呈現下降趨勢,去化周期也由32個月下降到27個月。壓力稍有緩解但形式不可謂不嚴峻。要知道,隨著后續樓盤入市熱情上漲,短期內庫存壓力仍將加大。
一旦庫存積壓之后,帶來的連鎖反應就是開發企業的資金鏈緊繃,一旦遭遇樓盤持續銷售不暢情況,必然會出現開發企業跑路潮。因為,對于開發企業來說,最大的挑戰不單單是集中于今年和當前市場操作,而是會影響到明年的市場開盤和拿地操作。
“沒錢進貨”,賣面包的買不起面粉,如何經營?所以,眼下,賺錢已經不是企業的第一要務,合理的去化庫存,降低企業風險,保持長久生命力才是重中之重。
降價走量,按照企業發展情況安排入市時機,把控銷售節奏,已經成為市場中開發企業的普遍選擇。而對于廣大的購房人群而言,眼見著情況變化,又豈會著急入市。大多秉承著“不見兔子不撒鷹”的態度等待“窗口期”。
事實上,正是源于市場的變化,開發企業營銷思路與購房人群置業理念的轉變,導致了眼下“旺季不旺”、“淡季不淡”的市場狀態,但細細思量,如此一來,在旺季淡季行情差不多的背景下,消費者無疑將獲得更長的選房周期,更有益于置業。而不再像過去那樣,在一個相對集中的時間段被房企營銷人員密集“轟炸”而頭腦發熱的選房置業。
換言之,“金九”不再耀眼,也好。
別著急,再等等?
“今年8月,市場成交火爆,有購房者開始著急,擔心后市價格會上漲,開始選擇入市。有人咨詢我,我的意見是別著急,再等等。”張百忍說。市場的發展情況證明了他的判斷,在剛剛過去的9月,很多開發企業果斷選擇低價入市,以求搶占更多的市場份額。
特別是“吸粉”無數的“東李”板塊,價格則是一家更比一家低,捷報頻傳。據悉,9月底,萬科生態城2期火爆開盤,3個小時700套,熱銷7個億。無獨有偶,新城·香溢紫郡開盤推出150套80/89平方米特惠高層房源,僅1小時勁銷九成,不可謂不火爆。究其原因,就是價格,還是價格起了決定作用,消費者覺得物有所值。
“我很喜歡‘東李這個片區,自然環境好,配套也慢慢會跟上,最主要是性價比很高。”宋先生關注東李片區已有些許時日,近期,他決定選擇出手入市,選擇一套適合自己的房源。“我再等等,這個片區的樓盤很多,卓越·皇后道項目營銷中心也開放了,估計也快開盤了,項目規劃有大型商業中心,集休閑、娛樂、飲食、購物于一體。后期生活將非常方便。而且,我總覺得東李競爭如此激烈,價格應該還會有下調空間。”
而這顯然不是開發企業喜聞樂見的。一位業內人士用一幅藝術畫來解讀眼下的市場現狀,一個赤身裸體的美女踮腳站在一根細木樁上,脖子上吊著繩索,她旁邊坐著一位淡定的老頭。“現在的生意就像這幅畫:吊在那的是房地產商!已經脫光衣服(利潤幾乎歸零),必須要墊著腳才能活下來;坐在那的是顧客,能感受到誘惑,但還是無動于衷(還嫌貴)這就是2015年赤裸裸的現實。”
然而,這一道坎是必須要過的。也許,跨過去了,不見得是海闊天空,但起碼日子會好過許多。
房價點評網高級分析師郭軼凡表示,對于絕大部分購房者來說,市場的逐步透明化使得購房行為變得更為理智,對于自身承受能力有更明顯的認識,同時在售項目價格的堅挺導致購房成本并沒有實質上的減少,所以各類促銷活動基本上不會引發明顯超出預期的成交,10月份的成交只有可能跟隨供應量而出現小幅上漲,但是不會超過9月份太多。
至于未來那張尚未翻過的日歷雖然是個未知數,但是這個未知數不是令人渺茫,而是要令你遐想。
對于廣大購房者而言,或許,我們可以再等等,因為青島市商品住宅市場整體價格一直較為平穩,1-9月的價格平均增幅為0.5%,市場變動幅度也不太大。
而對于開發企業而言,可以肯定地是,明天依然將是機遇與挑戰交織的一天,順勢而為,犧牲一定的利潤,用合理的價格率先搶占市場份額,加速去庫存,無疑將使其獲得先機。
那么,如何讓消費者停止觀望,選擇入市?在政策空窗期的當下,這恐怕就要考驗開發企業的營銷智慧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價格,無疑是打贏這場銷售戰役最直接最有用的利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