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晶
吉林電視臺,吉林長春 130012
我國廣播電視節目未來的發展趨勢
李 晶
吉林電視臺,吉林長春 130012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網絡已經走進人們生活的各個領域當中,成為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已經進入了網絡的時代。而作為傳統媒體的廣播和電視產業也遭受到了極大的沖擊,沖擊背后是媒體融合的大時代背景下給予傳統媒體發展機遇。在網絡技術的支撐下,我國廣播電視節目從形式到內容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作為我國傳統媒體的廣播和電視產業就必須緊跟技術和形式的發展,根據網絡時代的特點,不斷調整戰略戰術,在節目設置上、收聽、收看方式上下苦工,花力氣,認真研究在媒體融合的時代背景下,受眾的需求,從而設計出符合觀眾實際需要和時代發展潮流的廣播電視節目,讓傳統媒體借助互聯網的東風重新煥發出活力,從而獲得自身更廣闊的發展空間。本文著重探討在媒體融合的大時代背景下,我國廣播電視節目未來的發展方向,希望對廣大新聞媒體工作者有所幫助。
廣播電視;節目;趨勢
隨著信息化在全球的飛速發展,網絡技術已經得到了極大的普及,滲透到了生活的各個領域,而作為傳統媒體的廣播和電視產業也遭受到了極大的沖擊,沖擊背后是媒體融合的大時代背景下給予傳統媒體發展機遇。在網絡技術的支撐下,我國廣播電視節目從形式到內容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人們除了要求廣播和電視節目最基礎的功能之外,還會利用網絡連接其他設備、軟件,豐富精神生活,在傳統和新興媒體大融合的今天,廣播和電視媒體要想繼續發展下去必須要加入互聯網信息技術,創造新的模式來吸納更多地受眾。因此無論是廣播產業還是電視產業,都在形式和內容上進行了極大的改革以適應時代的發展和受眾的需要。
在通信信息技術發達的今天,電視已經打破傳統的模式,可以利用互聯網與電腦進行連接,收看任意的節目。因此,電視產業要想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與時俱進,就必須加大與互聯網的融合力度,并在此基礎上打造自己的特色節目和品牌。在節目的設置上,從內容到形式多方面考慮網絡時代的特點和這個時代下觀眾們的需求,做到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從理念上對傳統媒體管理模式和思想進行更新換代。
就目前的發展形勢來看,電視的新聞節目也好、娛樂類的節目也好都在向網絡靠近。以新聞類的節目為例,新聞類節目現在越加注重加強對網絡的應用,因此其未來的發展方向是:
1)搭建交流平臺,加強與觀眾之間的互動。現在許多電視新聞節目都面向社會,創建了自己的欄目客戶端,從自己的觀眾、網友當中獲取信息和話題,開設了許多與觀眾互動、討論的環節,讓更多地觀眾參與到電視節目中來,讓他們成為新聞的發現者、評論者,電視節目利用網絡多自身的品牌進行宣傳,同時也通過搭建與觀眾交流的平臺,拓展自己的用戶,了解用戶需求,做到知己知彼,在探索和與網絡的融合中增強了節目的個性,從而獲得更大的發展。
2)利用好網絡中的海量信息。現在來自網絡的信息已經介入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一方面網絡信息具有內容豐富的特點,但是另一方面,網絡信息的真偽性也必須要經過一定的求證才能播報出去。電視節目,特別是新聞播報類節目不同于網絡消息,應向公眾傳達準確的新聞內容,因此在對待海量的網絡消息上,一定要去偽存真,保證新聞的真實性,畢竟電視的受眾還是目前受眾比較廣泛的傳播形式。
電視娛樂的節目內容的取材將更為廣泛地來源于網絡。現在網絡已經在年輕人中間得到了普及。網絡已經成為年輕人獲取信息的主要來源。今后電視娛樂節目未來的發展趨勢。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網絡平臺加強與觀眾的互動。電視娛樂節目未來的發展趨勢將繼續放大這種互動,并將于觀眾的互動作為一項重要的內容納入到整個節目中來。以現在流行的脫口秀節目為例,許多節目也都插入了網友的問答時間,這是之前的電視節目不存在的。還有說新聞的播報方式也是為了滿足網絡時代下的受眾而創新出來的新型形式。
廣播產業作為我國傳統的傳播媒介,在未來的發展中要想生存、壯大下去就必須加強與新興媒體之間的融合,特別是加強與網絡之間的融合,打造自己的特色節目,讓更多的聽眾參與進來。其未來的發展方向和網絡密切相關。網絡的最大優勢:一是具有海量的信息,二是具有極大的互動性,三是具有強烈的自主性。廣播產業在未來的發展也將在利用微博、微信上下工夫,不斷探索多種方式與聽眾互動,滿足聽眾的多重需求。因此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廣播節目在未來的發展首先就是更多地運用新興媒體去與聽眾互動,了解聽眾需求,打造特色節目,讓更多地聽眾參與到廣播節目中來。目前,已經有一些廣播節目就采取了以聽眾的訴求為主要內容的欄目,還有一些節目是以網絡上的熱點為主要的討論內容。這種融合勢必是未來廣播的發展方向。其次,廣播產業還要在欄目的推廣上加強與網絡的融合。隨著網絡的深入發展,手機也成為收聽廣播的主要方式,特別是對年輕人來說,豐富手機收聽廣播軟件的APP,讓廣播得到更廣泛的傳播。
總之,隨著通信技術的不斷發展,網絡技術也會逐漸成熟,會走向更深遠的發展,會出現更多新鮮的事物,因此,作為我國傳統媒體的廣播和電視產業就必須緊跟技術和形式的發展,根據網絡時代的特點,不斷調整戰略戰術,在節目設置上、收聽、收看方式上下苦工,花力氣,認真研究在媒體融合的時代背景下,受眾的需求,從而設計出符合觀眾實際需要和時代發展潮流的廣播電視節目,讓傳統媒體借助互聯網的東風重新煥發出活力,從而獲得自身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G2
A
1674-6708(2015)148-017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