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茜遙
浙江省麗水市松陽縣廣播電視臺,浙江麗水 323400
媒介融合時代新聞編輯素養新思考
陳茜遙
浙江省麗水市松陽縣廣播電視臺,浙江麗水 323400
媒介融合時代下,新聞編輯的工作方式、控制權、專業精神以及社會責任均發生了相應的改變,為更好的推動新聞編輯業的發展,新聞編輯素養需要新的重構。本文以此為背景,對媒介融合時代新聞編輯素養方面的內容進行了思考,并提出了相應的提高對策,以適應新時代的發展需求。
新聞編輯素養;媒介融合;思考;對策
新聞編輯的新聞控制權在當下媒介融融合環境下遭到了削弱,使得新聞編輯受到來自于新媒體的沖擊,同時也帶來了巨大的挑戰。新聞編輯為了更好的適應新形勢下的新聞編輯崗位,自身素養需要不斷的提高,因而,對媒介融合時代新聞編輯素養的研究有著較為深遠的意義,現綜述如下。
就從事新聞編輯的人而言,隨著媒介融合時代的到來,從事該行業的工作人員出于適應新環境下新聞編輯崗位得需求,務必對媒介融合時代下的新聞編輯素養進行合理的思考。
1.1 控制權有所減弱
以往的新聞編輯需對信息資源進行管理,這就使得新聞編輯成為娛樂、信息以及通信通道等新聞信息的控制者,因而在媒體版面中,新聞信息在向大眾傳播時的決定權在于新聞編輯。媒介融合時代下,新聞信息發布者失去了對新聞信息的絕對壟斷,因而在新聞信息的控制力上有所削弱,而新聞編輯依然保持著原有的信息管理理念而成為新聞管理者后,將會徹底失去對新聞信息的控制力。
1.2 工作方式發生改變
媒介融合前,廣播、報紙以及電視中新聞編輯身影較難被發現,其最為主要的工作方式就是最好與記者的互動,且對新聞信息的設計與加工均在幕后完成,不需要對受眾的想法進行考量。新環境下,新聞傳播的主陣地主要為新媒體,且大部分受眾已經習慣于采用電腦、手機等方式對新聞信息進行接收,導致部分新聞編輯不得不轉戰臺前,部分還會吃呢各位公共論壇的主持人,以吸引更多的受眾。
1.3 社會責任相對減弱
新聞編輯在過去而言為新聞信息的主要負責人,且新聞信息的傳播除了讓受眾知曉外,還要實現推動社會發展目的。新環境下,新聞消息之多,新聞編輯失去了對其的掌控,且無法準確的對受眾知曉事件的真相進行判斷,因而對新聞信息本身所起到的社會推動作用無法判斷,這就使得新聞編輯的社會責任感降低,并不能較好發揮該行業的價值。
1.4 專業精神有所偏離
新聞編輯對新聞信息的管理宗旨為為新聞大眾服務,此種專業精神引導下,新聞編輯在工作中一直遵循客觀、公正以及真實原則。但新環境下,新聞編輯控制權受到了削弱,使得新聞從業人員自身的專業精神受到了某些方面的沖擊,部分媒體為了獲得更多的受眾,大多進行了偏向于娛樂化的改變,最終導致新聞的專業精神出現偏離。
2.1 具備信息產業化的業務素養
媒介融合時代到來后,新聞編輯需要對自身業務進行重新的定位,才能更好完成新聞信息的處理工作。以往的新聞信息需要新聞編輯的控制與把關即可,無需過多的重視受眾的感受,但媒介融合時代下,新聞編輯應調整把關者角色,而應成為新聞信息產業化的實現者,故而新聞編輯需要在確保受眾能夠接收到信息的同時,還需保證受眾喜歡并愿意為所接收的信息進行消費,且受眾作為新聞信息產品的使用者與驗收者會直接對新聞信息的傳播情況造成影響,故而新聞編輯在新聞傳播時應做好新聞信息產品售賣與市場管理工作,首先應對新聞產品的實際需求進行考察,從而做好產品設計;其次應做好對競爭對手相關資料的收集,對新聞信息產品趨勢進行判斷,這就要求新聞編輯應具備信息產業化的業務素養。
2.2 知識素養與人文素養二者相結合
新聞編輯為使新聞解析與整合更富有深度,一方面應具備復合型知識儲備,如邊緣學科知識儲備、交叉學科儲備,具備一定的知識素養,主要源于新聞稿件的組織除了需要圖片、文字外,還需語音與視頻,這就需要新聞編輯還應具備視聽語言素養;另一方面應具備人文素養,以便于其可以從受眾角度出發做好新聞信息的管理,促使新聞信息更加富有感染力。
2.3 技能素養與社會素養二者相結合
新環境下,新聞編輯只有對新聞事件事態做好精準的把握,才能使新聞編輯工作完成的更好。一方面,新聞編輯需要具備一定的技能素養,首先新聞編輯應該從幕后轉至臺前,對新聞信息數據進行整合,具備對新聞信息數據的整合技能,實現的對海量信息數據的處理,以此來使受眾信服;其次應做好與受眾的溝通,實現對話題的引導,并承擔起提高媒介素養這一責任。另一方面,新聞編輯還需具備社會素養,與自己的團隊最好配合,當前,企業在對新聞編輯進行招聘時便要求新聞編輯能夠擁有較好的組織能力,這便是媒介融合時代對新聞編輯社會素養要求的一大體現。
3.1 培養新聞編輯發現與辨別新聞的能力
新聞編輯素養的提高至關重要,可優先從培養新聞編輯發現與辨別新聞的能力入手。一方面,媒介融合時代的新聞信息增長呈爆炸式特征,新聞編輯極有必要對自身發現新聞的能力進行培養,以發現引起受眾廣泛注意的新聞信息,在對新聞信息的尋找中,可利用微博、網絡論壇等多種信息渠道,進而做好新聞信息的選材;另一方面,新聞編輯擔負著專業新聞人的職責,因而不可對社會上的熱點新聞進行一味地推波助瀾,而是應該對新聞信息進行辨別,對新聞信息進行多方位的求證,并對社會上的假新聞信息特點進行總結,且在培養新聞編輯發現與辨別新聞的能力時應遵循真實性原則。
3.2 培養新聞編輯的文化素質與人文精神
新聞編輯素養的提高中,文化素質與人文精神的培養不可忽視。一方面,新聞編輯應做好自身責任定位,即宣揚社會正能量,并不能將吸引受眾眼球作為唯一目的,落實到具體的工作中時主要表現將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新聞編輯的重心,只有這樣才能培養自身的人文精神;另一方面,新聞編輯除了具備專業的知識與技能外,還應對地理、人文以及科技等學科知識均有所涉獵,且應就被不斷學習的意識,實現自身文化素質的提高,進而更好的完成各種新聞題材的編輯。
3.3 培養新聞編輯的創新能力與自律精神
新聞編輯作為新聞傳播者與專業新聞人,在工作中應注重創新能力與自律精神的培養。一方面,新聞編輯在新聞立場與職業道德方面應嚴格堅守,對新聞信息的報道均應做到客觀公正,實現對自身自律精神的培養,以便于服務于新聞傳播;另一方面,新環境下的新聞信息呈爆炸式特征,新聞編輯還需對新聞信息的內容、編輯形式以及結構等方面進行創新,以實現受眾多元化的信息獲取需求,因而新聞編輯還需注重創新能力的培養,以更好的適應時代的發展需要。
媒介融合時代的到來,使新聞生產者與受眾二者之間的界限變得模糊,帶給新聞編輯行業以機遇與挑戰,這就要求新聞編輯應該做好準確的自我定位,在新聞信息的傳播中實現自身素養的提高,努力成為媒介融合時代優秀的傳媒人才。
[1]馬瑩.對媒介融合時代新聞編輯素養的若干思考[J].新聞傳播,2014,5(1):241.
[2]裴永剛.媒介融合時代新聞編輯人才培養探討[J].青年記者,2013,8(1):79-80.
[3]張開.媒介融合時代新聞人的專業素養[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10,12(1):49-50.
G2
A
1674-6708(2015)150-018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