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資擴股的對家及對價
按“資合人和”的預期確定投資人選擇范圍,最終以投資人的出價來決定多元引資的對家
沈立群上海市產權交易管理辦公室主任
在推進混合所有制經濟的進程中,國有企業如何通過增資擴股,實現與各種所有制資本的融合發展,怎樣公平公正地體現決定企業增資對家及對價的選擇權?
企業增資的實質是增加注冊資本。企業增資主要有兩種途徑,一是原有股東追加投資或吸收新股東投資;二是公司以資本公積金增加資本或以利潤轉增資本。由此可見,企業增資涉及股東構成或股權結構變化的情形是多種多樣的,實施“封閉性”增資,可以由現有股東按原有股權結構同比例增資,也可以由原有股東不按股權比例增資或部分股東增資、部分股東不增資。實施“開放性”增資,主要是存續企業吸引新股東的增資擴股,并可以設定新增股東的數量及其增資比例。同時,從企業增資的出資形式來劃分,投資人可以用貨幣資金出資,也可以將持有的股權、實物資產或無形資產作價出資。
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國有企業吸引各種所有制資本增資擴股是重要的實現方式。存續企業依據自身的發展需求實施增資,可以是增加資本金的股權融資,可以是改變股權構成的多元引資,也可以是引入戰略投資者的資源整合。國有企業通過產權市場實施增資擴股,市場平臺體現服務功能的關鍵在于:拓展市場融資渠道,吸引社會增量資本;征集有效的合格投資人,發現增資股權的市場對價;體現公平公正原則,幫助增資企業擇優選擇合作共贏的戰略投資者。
股權融資是存續企業除借貸之外的主要融資渠道。實施股權融資的國企應當符合經濟轉型發展的產業導向,具有現實或潛在的盈利能力和良好的成長性。股權融資企業的持續經營發展需要擴大資本金規模,融資對象以財務投資人和小股權投資人為主。這類增資能否成功實施取決于融資股權投資價值的市場認同度和響應度,而投資人的出價是選擇決定的標尺。針對這種增資需求,產權市場要著力拓展企業直接融資的渠道,搭建吸引社會資本的平臺,以增資企業的股權投資價值為“亮點”,以投資人的參與度和投資意愿為“杠桿”,采用“價高者”即成為股權投資人的競價方式,由市場決定股權融資的對家及對價。
國有企業調整股權構成狀況,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可以采取多元引資的增資方式來加以實現。基于有限責任公司的“資合人和”要求,融資企業可以提出包括但不限于投資人類型、股權投資實力、投資管理能力等資格條件。也就是說,合格投資者的條件是多元引資的“門檻”,而同等條件下,增資股權的市場對價是最終的“入場券”。這類增資實施的要點是,先要設定合理的股權構成,再按“資合人和”的預期確定投資人選擇范圍,最終以投資人的出價來決定多元引資的對家。針對這種增資需求,產權市場的服務功能體現于征集到符合資格條件并滿足選擇數量需求的合格投資人,在遴選入圍的基礎上規范出資價格博弈行為,通過一次報價或多輪競價實現增資股權對價的市場化。
國有企業通過合資合作、戰略聯盟的方式,將構建產業鏈、價值鏈為“混改”的切入點,旨在擇優選擇能在技術、管理和資源上形成互補、協同和放大效應的戰略投資者,這是企業增資的更高“境界”。這類增資實施的關鍵在于增資的價格是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而增資企業的持續發展、原股東和引入戰略投資者的合作共贏是更重要的利益追求。針對這種增資需求,產權市場要瞄準潛在的戰略合作伙伴,完成投資意愿征詢和市場尋價,在形成增資股權市場公允價格區間的前提下,依據增資企業發展需求所確定的公開的選擇標準,幫助增資企業公平公正地行使擇優選擇戰略投資者的決定權。
(責任編輯:左沈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