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上海國資記者 左沈怡
數字寶鋼:一體兩翼風口起航
文‖上海國資記者 左沈怡
實體與網絡是互相依存、相輔相成的關系

其構建的產業互聯網,打通上下游,形成供應、制造、銷售的產業平臺
2015年3月25日,寶鋼股份宣布與上海寶鋼國際經濟貿易有限公司、寶鋼集團有限公司共同出資成立的服務平臺公司——歐冶云商股份有限公司,注冊資本20億人民幣,下轄歐冶電商、歐冶數據、歐冶金融、歐冶物流等幾大板塊。
歐冶云商的成立是寶鋼“一體兩翼”戰略中的一個翅膀,另一個翅膀則是已經成為亞洲最大IDC中心的寶信軟件。在信息平臺與電商平臺的帶動下,寶鋼以制造業為主體,站在互聯網+的風口,振翅起航。
一個處于傳統產能過剩行業的制造業巨頭,面對產業下行壓力,利用信息化手段聚合產業鏈上下游,借力產業互聯網二次創業。
面對國內鋼鐵行業原材料成本高企以及下游需求增速放緩帶來的雙重壓力,2012年時任寶鋼集團董事長的徐樂江首次提出“二次創業”的理念,指出“微利時代”唯有科技創新才能自救。他將寶鋼集團的轉型升級戰略概括為“從鋼鐵到材料、從制造到服務、從中國到全球”。
在聚焦鋼鐵主業的同時,針對鋼鐵行業越來越明顯的微利經營特征,寶鋼及時調整經營策略,提出了“一業特強、相關多元產業協同發展”的發展理念,以鋼鐵為核心主業,圍繞鋼鐵供應鏈、技術鏈、資源利用鏈發展相關產業,提高公司鋼鐵產業鏈競爭優勢;尋求在新材料、節能環保和新能源等新產業領域的突破,形成公司新的業務增長點。通過戰略調整,寶鋼已經初步形成了資源開發業、鋼材延伸加工業、技術服務業、金融業、生產服務業、煤化工業等六大板塊的多元業務結構,并逐步由“內生型”向“市場型”轉變,有效地起到了支持鋼鐵主業發展、平衡鋼鐵行業周期波動對公司績效影響的作用。
可以說,從彼時起,寶鋼的未來已經定位于一個服務型企業,由純鋼鐵制造向制造與服務并重的商業模式轉型是未來鋼鐵企業的必然選擇。而信息化的發展及電商平臺的建設是實現“數字寶鋼”、轉型服務的最佳途徑。
2013年寶鋼集團提出“一體兩翼”戰略,在之后的兩年間這一戰略得到持續的推進。今年4月寶鋼股份總經理戴志浩公開表示,“一體兩翼”戰略中的“兩翼”依然是寶鋼未來轉型的重點方向。他解釋道,戰略中的“一體”是鋼鐵主業,“一翼”是寶信軟件的IT業務。目前主要是以IDC(互聯網數據中心)、云計算、大數據為主。另外“一翼”是電子商務業務,目前主要通過歐冶云商進行推進。寶鋼認為,未來3到5年,中國以鋼鐵、第三方交易平臺為代表的B2B的電子商務業務會像過去幾年B2C一樣快速增長。
技術的積累并非一朝一夕,寶信軟件是寶鋼發展技術的基礎,也是寶鋼騰飛的雙翼之一。
成立于2001年的寶信軟件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是由1996年成立的寶鋼計算機工程公司和寶鋼軟件公司合并而成的,現有業務包括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工業軟件、智慧城市等,涉及的行業非常廣泛,綜合了鋼鐵、有色、重裝等。寶信軟件依托寶鋼平臺,以工業軟件為主體,涵蓋了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和系統服務等業務領域。
“寶鋼的信息化起步非常早,我們的大數據積累20年前就開始了?!睂毿跑浖Y深專業技術總監何浩然告訴記者,當時寶鋼內部成立BI(business intelligence數據分析)部門,建立數據倉庫,進行工業數據分析?,F在寶信在大數據技術上已經非常成熟,主要通過對產品質量的數據進行分析,來提升產品質量,并將產品數據及時推送給客戶。而對于客戶的數據和信息,也會進行深入的數據挖掘。
寶信軟件的轉型開始于2010年,跟隨著寶鋼集團的戰略調整。起初寶信只是為寶鋼內部提供IDC運營,建立企業內部的私有云,當時只有90個機柜。到了2013年,寶信的IDC技術日趨成熟,并與阿里巴巴、中國電信等達成了戰略合作。是年,阿里巴巴一口氣為淘寶網訂購了4000個機柜,這些機柜為雙11支付寶平臺完成驚人流量作出了貢獻。
“現在寶鋼的IDC是亞洲最大的,因為我們能夠自己發電,價格上也比較優惠?!?/p>
寶信軟件現將包括IDC業務在內的企業云計算服務放入“寶之云”品牌,發展已經相當成熟。此外,還有基于物聯網的“寶之慧”的智慧城市綜合應用套件,以及車聯網平臺等。
寶鋼的轉型,是傳統行業在互聯網時代的轉型樣本。其構建的產業互聯網。打通上下游,形成供應、制造、銷售的產業平臺,這是其騰飛的另一翼。
產業鏈向前,深入供應商。
寶鋼資源專注于產業鏈上游的礦產資源綜合服務,已有自己的電商平臺(資源Go)。對礦石船的位置定位、跟蹤都已經實現。物流上可以實時跟蹤。
產業鏈向后,深入客戶服務。
2000年,寶鋼成立鋼鐵交易電商平臺東方鋼鐵網。2003年,成立第三方現貨電子交易中心上海鋼鐵交易中心。
上海鋼鐵交易中心建成了國內唯一的集“交易、第三方支付、金融、動產權屬質押、電子單據”于一體的鋼鐵電商平臺體系。
現在寶鋼還推行EVI(early vendor involvement),即供應商早期介入。以寶鋼汽車板為例。供應商早期介入的目的,在于參與到汽車廠的產品設計、模具開發、現場工藝等各環節中去,與他們一起對過程中的影響因素進行系統分析,從而提前形成最有效的產品提供和質量控制措施,確保用戶質量的穩定,成本降低,并提升市場占有份額。
寶鋼為汽車廠提供從設計到量產全過程的技術支持。汽車設計選材支持、零部件同步開發,達到設計控制成本和質量;汽車用材和結構持續化,實現技術降本和輕量化;模具設計與驗收技術支持,獲得模具與鋼材的最佳匹配;新材料、新技術的推薦應用,提升汽車產品競爭力。
此外,還可以根據客戶所需要的車型進行需求分解,包括需要多少零件,需要何種材料,都可以在網上自動完成,用戶只需告訴寶鋼需要多少輛某型號的轎車,EVI信息系統就會在第一時間作出反應,根據需求驅動寶鋼的生產。
在加工配送方面,寶鋼已經建立了自己的加工剪切中心,幫助客戶實現零庫存。也就是說,客戶需要怎樣的材料,寶鋼將運輸至剪切中心完成后續加工,客戶拿到后只需要組裝即可。同時,寶鋼對自己的物流都安裝RFID,有自己的車載系統,因此可以實時跟蹤物料運輸信息。
現在,整條產業鏈的電子商務平臺都整合成了歐冶電商。
2014年,寶鋼用全行業3%左右的鋼產量貢獻了全行業27%左右的利潤?!拔覀儼l展得非常迅猛,目前平臺致力于打造一個第三方交易平臺,這個平臺提供了網上的信息、資金、物流‘三流’全過程服務。讓你在網上真正的實現網上鋼材貿易全過程?!贝髦竞票硎?平臺鼓勵非寶鋼的產品在上面交易,希望形成行業的交易平臺。去年平臺交易規模為450萬噸,今年目標達到1000萬噸。未來,希望云商平臺上交易的寶鋼股份之外的產品超過實體生產的產品。“如果說這是一個虛擬經濟的話,我們希望這一塊的銷售可以超過自己生產的鋼材產品,這是我們的長遠目標?!?/p>
除了交易平臺本身的建設之外,配套的金融服務、大數據以及物流配套實施的建設和技術服務體系等各個環節加大投入。
寶鋼的金融服務平臺充分利用鋼鐵的金融屬性,提供動態物權質押,可以用采購的鋼鐵進行抵押。這一業務將由歐冶金融提供。此外華寶金融服務也有自己的“投客網”電商平臺,可以為客戶提供網上金融服務。
寶鋼對外的信息化戰略是產業鏈上下游的平臺打通,對內則是深化智能制造。
對于以鋼鐵制造為主體的企業而言,提升制造水平,實現技術升級是企業發展之根本,亦是強化信息數字技術之目的。唯有制造內生動力,才能與外部產業形成聯動。因此,寶鋼需要通過提升內部制造過程的智能化,實現智能制造,內部互聯,和物聯網的應用,實現自動化、信息化和網絡化。
目前寶鋼工廠的自動化程度已經非常高,現已有很多生產現場使用機器人,如機器人貼標、物料號自動噴印等。利用物聯網使上下工序之間,能夠做到智慧調度。
據寶鋼介紹,目前正嘗試實現無人化倉庫的試點工作,通過RDIF等技術打通內部物聯網,實現物料的自動跟蹤定位。
此外,汽車板車間的柔性制造已經投入試運行。使大規模的鋼鐵生產轉向充分滿足客戶個性化需求的定制生產,使鋼鐵生產隨每個訂單應需而變。
在互聯網+的道路上,寶鋼在摸索中前行。
發展產業互聯網,推動制造智能化,同時也面臨著新技術帶來的對過去舊制度的顛覆。
“一個是大規模生產轉向個性化定制,過去的集中管控逐步走向去中心化管理?!焙魏迫槐硎?。集中管控長久以來都是大型制造企業追求的終極目標,甚至希望通過信息化手段實現集中生產和提高產能。但是,在扁平化的互聯網時代,個性化定制走向了與大規模集中生產相反的道路,也因此管理模式面臨著去中心化的要求。
另一個切身變化來自產業鏈供需端的后移,即從制造轉向服務。寶鋼通過整合上下游資源,為前端供應商提供下游客戶的需求,一起優化工藝流程和材料;為后端客戶提供上游積累的經驗,形成知識庫和專家庫,為客戶尋找材料,幫助客戶設計,提供技術服務。
這種變化,無疑顛覆了傳統制造企業的商業模式。在寶鋼,過去企業中大量的制造、生產、質量人員都前移變為了服務人員。寶鋼的財務服務中心就是一個例子。目前集團財務中心只有100多人,財務信息處理的流水化作業節約了大量人力,原來的財務人員被要求轉而進行更高級的財務分析工作。
可以說,寶鋼之所以能站在互聯網的風口,理念先行最為關鍵。
何浩然認為,傳統企業擁抱互聯網,絕不是單純地做電商,把產品掛在網上賣。企業的戰略轉型必須從更廣泛的產業鏈的角度,以企業為中心拓展產業網絡,從制造走向服務,打破原有的商業模式。另外還需要善于把握機遇。能否看到顛覆性的技術趨勢,及早動身,決定著企業的生死。有了技術的支撐,具備了核心技術能力,企業才能在互聯網上奔馳。
寶鋼的一體兩翼戰略充分顯示了實體與網絡是互相依存、相輔相成的關系。發展信息化,目的是為提升產品質量,降低成本,為客戶提供服務,發現市場機會,增加市場份額。
因此寶鋼即便戰略轉型,依然是以鋼鐵制造為主體,這也是其發展產業鏈信息平臺的核心競爭力。制造與信息化必須協同發展,利用互聯網+,提振傳統企業,顛覆傳統的商業模式。
中國的產業互聯網必然是由大型龍頭企業為主導,因為互聯網進入實體的門檻遠高于實體產業進入互聯網的門檻。但這還需要制造業企業加快步伐,實現轉型,這樣才能真正成為制造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