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芳,何瓊霞,劉素英
(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人民醫院,福建福州350004)
角音輔助治療肝陽上亢型高血壓病27例
林芳,何瓊霞,劉素英
(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人民醫院,福建福州350004)
目的對肝陽上亢型高血壓病患者給予中醫五行音樂的角音結合常規降壓藥物治療,觀察角音對患者血壓的影響及中醫證候改善療效。方法將肝陽上亢型高血壓病2級住院患者按數字表法隨機分為試驗組27例和對照組28例,對照組采用高血壓病的常規治療,試驗組在此基礎上予角音輔助治療,療程8周,觀察2組治療前后血壓值變化及中醫證候改善情況。結果2組降壓療效比較,試驗組有效率92.6%,對照組有效率82.1%,2組比較P<0.05。2組中醫證候療效比較,試驗組有效率92.6%,對照組有效率71.4%,2組比較P<0.05。結論角音配合常規降壓藥治療肝陽上亢型高血壓病,其降壓療效優于單純常規降壓藥治療,且可改善患者中醫證候。
高血壓病;肝陽上亢;角音
高血壓病是常見的心身疾病之一,是生理、心理、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在藥物治療的同時進行有效地心理和行為干預,會把預防和治療高血壓病效果提高到新的高度[1]。五行音樂療法作為一種新的心理和生理輔助治療手段,不僅能降低西藥的毒副作用,還能夠減輕和消除西藥不能解決的一些臨床癥狀,增強其臨床療效。本研究應用五行音樂的“角調通肝”的原理,對高血壓病2級屬肝陽上亢型住院患者27例予以角音輔助治療,并取得一定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本研究病例均選自2013年5月—2014年5月在我院診斷為高血壓病2級且中醫辨證屬肝陽上亢型的的住院患者,共納入60例,其中試驗組脫落3例,正式納入27例,對照組脫落2例,正式納入28例。試驗組中男15例,女12例;年齡39~64歲,平均(60.26±3.72)歲;病程4~14 a,平均(8.16±3.39)a;其中中危高血壓24例,高危高血壓3例。對照組中男12例,女16例;年齡37~65歲,平均(61.03±3.51)歲;病程4~14 a,平均(9.60±4.36)a;其中中危高血壓26例,高危高血壓2例。2組年齡、性別、病程、血壓分級、中醫證候積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2組患者治療前均進行高血壓病的生活方式干預。
1.2 診斷標準參照《中國高血壓病防治指南2010》[2],中醫證候診斷依據《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3],辨證屬肝陽上亢型,主要癥候為眩暈、頭痛、面色潮紅、煩躁易怒、口苦而渴、舌質紅、脈弦等。
1.3 納入標準①符合上述西醫診斷和中醫證候診斷標準者;②年齡18~65歲;③簽署知情同意書,自愿加入本試驗并通過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查。
1.4 排除指標①高血壓病1、3級患者;②各種內分泌及代謝性疾病、腎及腎血管性疾病引起的繼發性高血壓;③合并嚴重心腦血管系統疾病及神經系統等嚴重原發性疾病;④對研究用藥過敏者;⑤采用其他治療方法者。
1.5 方法
1.5.1 對照組護理:給予高血壓病常規護理。治療: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蘇州東瑞制藥有限公司)口服,5 mg/次,1次/d;纈沙坦膠囊(北京諾華制藥有限公司)口服,80 mg/次,1次/d。所有降壓藥在心血管科醫生指導下服用,8周為1個療程后觀察療效。
1.5.2 試驗組在上述高血壓病常規治療和護理基礎上,播放中醫五行音樂之角音,20 min/次,1次/d,3次/周,音量30~40分貝,連續干預8周。若患者干預時間未滿8周即出院,應指導患者出院后繼續進行角音干預,待患者返院取藥時通過填寫日誌了解其執行情況,連續干預滿8周者方可進行數據統計。操作要領:①在無噪音干擾的安靜環境下,患者取半坐臥位休息10 min。②聆聽音樂20 min,傾聽時盡量放松身體,可雙眼微閉,并感受音樂的節奏和旋律。③均于晚飯后1 h開始用MP3聽音樂。
1.6 統計學處理應用SPSS18.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屬正態分布的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或秩和檢驗。
2.1 療效判定標準
2.1.1 降壓療效判定標準依據《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3]制訂,顯效:①舒張壓下降10 mmHg以上,并達到正常范圍;②舒張壓雖未降至正常但已下降20 mmHg或以上;③收縮壓較治療前下降40 mmHg以上。須具備其中1項。有效:①舒張壓下降不及10 mmHg,但已達到正常范圍;②舒張壓較治療前下降10~19 mmHg,但未達到正常范圍;③收縮壓較治療前下降30 mmHg以上。須具備其中1項。無效:未達到以上標準者。
2.1.2 中醫證候療效評定標準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3]中相關標準評定,顯效:癥狀完全或基本消失,療效指數≥70%;有效:30%≤療效指數<70%;無效:療效指數<30%。療效指數計算公式:
療效指數=[(治療前證候積分-治療后證候積分)/治療前證候積分]×100%。
2.2 2組降壓療效比較見表1。

表1 2組降壓療效比較(n,%)
2.3 2組治療前后血壓比較見表2。
表2 2組治療前后血壓比較(±s)mmHg

表2 2組治療前后血壓比較(±s)mmHg
注:與治療前比較,1)P<0.05。
?
2.4 2組治療前后中醫證候積分比較見表3。
表3 2組治療前后中醫證候積分比較(±s)分

表3 2組治療前后中醫證候積分比較(±s)分
注:與治療前比較,1)P<0.05。
組別試驗組對照組治療前16.42±3.63 16.60±3.56 n 27 28治療后6.12±3.671)10.82±3.541)
2.5 2組中醫證候療效比較見表4。

表4 2組中醫證候療效比較(n,%)
祖國醫學認為高血壓病屬中醫“眩暈”“頭痛”范疇。據文獻報道,肝陽上亢型高血壓比例約占其所有證型87.23%,是最常見的高血壓證型[4]。肝陽上亢對高血壓病患者的情緒和心理有較大影響,可能與其病程較長、并發癥較多有關聯。患者精神狀況的不良、血壓的持續升高,都使高血壓病的轉歸受到影響,故探討該證型的療效對于高血壓病的防治有著重要影響。
有研究指出:音樂可以抑制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的分泌[5],誘導外周生成一氧化氮[6],從而舒張血管,減少外周阻力,降低血壓。本研究中的中醫五行音樂角音(角調式音樂)是由古簫、木魚等樂器合奏出來的一種音樂,曲調悠揚、舒展,讓人舒暢。它對應人體的肝、膽,可以入肝膽之經,平肝去火,可以疏理肝火膽熱的淤積,平和血壓,達到疏肝理氣、平肝潛陽的功效,從而改善肝陽上亢型高血壓病患者眩暈、頭痛、急躁易怒等癥狀,并降低血壓[7]。
本研究結果證實角音療法可輔助治療高血壓病,并能優化肝陽上亢型高血壓病的中醫證候療效,且角音療法舒暢、有效、靈活生動、費用低廉,是“享受型”“自然型”的醫學療法,特別適合高血壓病患者開展以社區或家庭為基礎的自我康復的發展趨勢,應在臨床推廣應用,讓更多高血壓病患者的血壓得到較好地控制。
[1]王楠楠.中醫五行音樂療法結合降壓藥物治療肝陽上亢型原發性高血壓的研究[D].南京:南京中醫藥大學,2012:4-5.
[2]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委員會.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S].中華心血管雜志,2011,39(7):579-615.
[3]鄭筱萸.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S].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2:73-76.
[4]馬利利,王長海,李龍,等.肝陽上亢型高血壓病的中醫治療研究進展[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2,10(1):83-85.
[5]CONRAD C,NIESSH,JAUCH K W,et al.Overture for growth hormone:requiem for interleukin-6[J].Crit Care Med,2007,35(12):2858-2859.
[6]SALAMON E BERNESTEIN S R,KIM S A,et al.The effects of auditory perception and musical preference on anxiety in naive human subjects[J].Med Sci Monit,2003,9(9):396-399.
[7]吳麗芳.角調音樂對肝陽上亢證高血壓患者血壓影響的研究[D].福州:福建中醫藥大學,2015:31.
R544.1
B
1000-338X(2015)06-0018-02
2015-10-11
林芳(1971—),女,主管護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