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景蓮王青妹樊梅榮張欣王振富
休閑漁業是全國漁業發展“十二·五”規劃確定的現代漁業五大產業之一,它是以漁業生產為載體,將水產養殖、休閑垂釣、旅游觀光等休閑活動與現代漁業方式有機結合,實現一二三次產業融合的一種新型漁業產業形態,主要包括垂釣、漁家樂、餐飲、住宿、旅游等,是現代漁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符合漁業“轉方式、調結構”的要求,對漁業增效、漁民增收作用顯著。
2015年按上級要求對承德市休閑漁業發展情況進行了調研,現總結如下。
1 發展現狀
承德市地處河北省東北部,屬內陸季風氣候,水資源較為豐富,水質清新,無污染,人均水資源占有率為全省第一位。全市水域總面積共9 533 hm2,宜漁總面積6 333 hm2,已利用養殖水面5 333 hm2。
隨著經濟的發展,生活質量的提高,城鎮居民迫切渴望回歸自然、親近自然,休閑娛樂進入尋常人家,作為聞名的旅游開放城市,每年旅游觀光的客人較多,對環保、生態、安全、綠色食品的需求日益增加。一些個體和商家開始利用承德市獨有的地理優勢和環境特點,開展養殖與垂釣兼有的休閑漁業生產。特別是近些年,休閑漁業與其它行業巧妙地結合,發展迅速。據統計,承德市現有休閑場所120多處,大多以池塘為主,規模為0.07~1.33 hm2的占62%,1.33~3.33 hm2的占26%,總經營規模達467 hm2,主要有養殖垂釣型,休閑垂釣型,生態觀光型,垂釣與餐飲、采摘綜合型多種經營方式,每年消耗水產品總量2萬噸左右,僅2013年休閑漁業產值達到2 000萬元,增加值1 200多萬元。其中垂釣、餐飲、采摘綜合型休閑垂釣方式是近幾年新興起來的休閑養殖方式,該種方式將垂釣、餐飲、住宿、采摘、娛樂休閑有機結合,具有產業廣、人氣旺、效益高等特點。
2 發展特點
相對于漁業養殖,產業結構復雜。休閑漁業不僅有養殖還涉及生產、管理、加工、經營、銷售,是農業生產和第二、三產業有機結合的產物。
休閑漁業經營者生產和消費往往相互交叉。有時既是生產者又是消費者,還是管理者。
養殖對象重品種、重經營。品質好的優良品種,產值高,效益好,單一品種產值低;多品種的經營,可以吸引不同階層的消費群體。
規模小、產值高。生產規模小,環境負荷相對較小;垂釣價格是市場價的2倍,有的垂釣池,垂釣上來的魚,消費者不帶走,又低價收購回去,所以產值相對高;不少垂釣池,通過開展水上垂釣,吸引消費者到自己農家院住宿、采摘、休閑娛樂,帶動了多個環節盈利。
3 發展目標
以“漁業增效、漁民增收、保護環境”為目標,因地制宜,科學發展,建成具有本地特色的休閑場所。
4 發展潛力
作為一種新興產業,適應人民生活需求,順應時代發展,給居民節假日生活增添了休閑娛樂的好場所,使人民盡享取魚之樂、食魚之美,發展潛力巨大。
4.1 地理優勢明顯
承德市是旅游名城,名山、景點眾多,又緊鄰京津冀地,距北京、天津2~3小時路程,來承德市客流量大;縣區間都修建了高速公路,交通發達,城鄉間又修建了村村通工程,游客一般都能較快到達目的地,而有些休閑場本身就具備餐飲、住宿設施,十分方便旅游消費。
4.2 自然資源豐富,環境優良
承德市有遼河、潮河、灤河等九大水系,氣候適宜、環境優美,工礦企業少,污染少,產品口感好、質量相對安全,能夠滿足人們獲得安全綠色食品的需求。
4.3 養殖生產技術成熟
多年以前,承德市養殖戶就已不自覺地步入到休閑漁業行列中,有較成熟的生產管理技術,可為發展不同規模、不同層次、不同方式的休閑漁業提供較好的基礎。
4.4 市場有旺盛的需求
隨著城鎮一體化的推進,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方式的轉變,休閑需求逐年增加。初步統計,目前承德市有2萬多名垂釣愛好者,每年參加各種休閑活動的達20萬~30萬人。在這種環境下,必將促進承德市休閑漁業的發展。
5 重要意義
發展承德市休閑漁業不僅潛力巨大,而且對轉變漁業發展方式,拉長產業鏈,開辟漁業新領域,拓展漁業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休閑漁業是深化農業結構調整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漁業資源的綜合利用;
休閑漁業與餐飲、娛樂、住宿、采摘等二三產業有機結合,從而推動漁業向其他產業行業延伸,拉長了產業鏈,拓展了漁業空間和功能。同時,還擴大就業范圍,提高了效益,增加了漁民收入;
休閑漁業一般利用現有魚池條件、環境設施和漁民的專業技能,投資少,見效快,效益高,是單純養殖效益的2~4倍。
6 存在問題
一是缺乏有效規劃和合理布局。
二是規模小,從業素質不一。
三是產品質量安全與衛生有待進一步提高。一方面,由于受環境影響,水源污染問題越來越嚴重,已嚴重影響到魚類的質量安全;另一方面休閑垂釣池魚出入量大,受傷幾率大,發病率高,魚藥休藥期把握較難。
四是缺乏休閑垂釣管理規范,休閑垂釣愛好者五花八門,各行各業,各色人等都有,垂釣時吃的用的垃圾,隨手扔掉,嚴重影響環境衛生。
五是宣傳、引導及推廣力度不夠,休閑漁業的開發與利用,作為新興產業還沒有引起高度的重視和社會的關注。
7 發展建議
發展休閑漁業,應以市場為導向,以“漁業增效、漁民增收和保護環境”為目標,遵循“科學規劃、合理布局、保護資源、持續發展”的原則,加強政策引導,充分發揮當地優勢,因地制宜,建立起適應不同規模、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的休閑漁業場所,促進休閑漁業持續健康發展。
7.1 科學規劃、合理布局
結合城市規劃和水產特色市建設目標,與漁業發展、環境規劃相銜接,分類規劃、合理布局,分批分期建成集旅游、觀光、休閑、娛樂、度假為一體的綜合型休閑漁業基地,避免盲目發展。
7.2 因地制宜,突出特色
從當地人文環境出發,依托當地特色,依靠漁民文化生活,突出特色,因勢利導,增強休閑漁業技術水平、文化底蘊,提升休閑漁業整體發展水平。
7.3 轉變思維,選擇切入點
轉變思維模式,在休閑垂釣池,嘗試把河蟹、錦鯉等觀賞魚以及有觀賞價值的名優新品種納入到休閑漁業產業中,利用其觀賞性,吸引廣大消費者;對于冷水魚,可直接利用小池子,進行小規格室內放釣,吸引小孩子,擴大消費群體;像青海湖裸鯉、虹鱒、金鱒等商品魚也可嘗試冷水魚垂釣場所,拓展休閑漁業范圍。
7.4 加強監督管理,確保休閑漁業健康發展
制定休閑漁業相關標準制度。如編寫省級休閑漁業地方標準,規范垂釣行為活動,以保護環境和食品衛生,同時也保護垂釣者和經營者的人身權益和安全保障等;爭取將休閑漁業納入現有漁業產業政策體系,促進休閑漁業發展。
7.5 提高從業人員素質
聘請知名專家、學者集中授課,組織召開現場學習,到有一定知名度、規模大、環境好、養殖管理經驗豐富的休閑場所觀摩學習、進行經驗交流、典型示范等多種形式培訓,提高從業人員的整體素質和能力。
7.6 加大宣傳力度
多角度、多渠道、多方式,對休閑漁業進行宣傳報道、讓消費者和從業者都能方便、及時、準確地獲得休閑漁業的真實信息。如今年著手進行的河北、北京和天津市水產技術推廣站共同合作,擬出版《京津冀休閑垂釣自駕游》一書。該書內容包括:休閑垂釣園名稱、簡介、高清晰度照片、出行信息、地址、駕車路線、主要垂釣品種及價格、特色美食、重點推薦、餐飲人均消費價格、住宿情況、安全保障、溫馨提醒、聯系電話等等。該書的出版將對各休閑垂釣場進行廣泛的宣傳,讓廣大消費者對休閑漁業有進一步的認識,更多的群體參與到該消費當中來,將極大促進休閑漁業產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