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春蓉1,2,鄭杰炳1,2,譚顯龍1,2 (1.外生成礦與礦山環境重慶市重點實驗室(重慶地質礦產研究院),重慶400042;2.煤炭資源與安全開采國家重點實驗室重慶研究中心,重慶400042)
《土地復墾條例》和國土資源部《關于貫徹實施<土地復墾條例>的通知》(國土資發〔2011〕]50號)明確要求將土地復墾方案編報作為采礦權證的取得或年檢通過的必備條件,同時也要求將土地復墾費用列入生產成本或者建設項目總投資。土地復墾費用應遵循“提前預存、分階段足額預存”的原則,根據土地復墾工作計劃安排計劃表,要求在生產建設服務年限結束前1年預存完畢所有費用。土地復墾義務人應當與損毀土地所在地縣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銀行共同簽訂土地復墾費用使用監管協議,并按照土地復墾方案設計的土地復墾費用安排表預存土地復墾費用。但因近年全國經濟形勢下滑明顯,生產建設項目單位或個人經營困難,為此,對于土地復墾費用的計算和預存存在異議,使土地復墾費用計提難度大[1],造成土地復墾預存工作推動滯后。土地復墾義務人強烈要求適時調整土地復墾動態投資計算方式,使復墾動態投資估算結果更客觀、科學和合理。基于此,筆者以土地復墾動態投資計算方式為出發點,調整土地復墾費用計算方式和預存思路,為推動土地復墾費用監管工作有序開展提供參考。
1.1 土地復墾費用編制依據及構成 土地復墾屬于土地整理工作范疇業務,其大部分的工程內容可以參照財政部、國土資源部《土地開發整理項目預算定額標準》進行估算。但生產建設項目土地復墾工程的特征有別于土地整理工程。這就要求土地復墾費用估算應結合生產建設項目特點,按照適宜的費用估算編制規定和定額體系,開展土地復墾費用估算工作,落實土地復墾費用估算的合理性和充足性2個要求。
在實際工作中,土地復墾費用估算編制的主要依據為《土地開發整理項目預算編制暫行辦法》、《開發建設項目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編制規定》、《土地開發整理項目預算定額標準》、《土地開發整理項目資金管理暫行辦法》、《水土保持工程概算定額》等。根據《土地復墾方案編制規程》通則的要求,生產建設項目土地復墾投資估算包含編制原則、編制依據和編制方法;土地復墾費用構成包括工程施工費、設備費、其他費用(前期工作費、工程監理費、竣工驗收費、業主管理費)、監測與管護費以及預備費(基本預備費、價差預備費和風險金)。
1.2 土地復墾動態投資費用計算方法 價差預備費主要為解決因人工工資、材料和設備價格上漲以及費用標準調整而增加的投資。有研究表明,根據靜態投資及復墾工作安排進行動態投資估算,年度價格一般選用5% ~7%[2]。在實際編制過程中,年度價格上漲水平一般選用基準年的物價指數,通常以編制土地復墾方案基準年的前一年物價指數作為依據。假設生產建設項目的服務年限為n年,年度物價指數為r,且每年的靜態投資費分別為 a1,a2,a3,…,an,則,第 i年的價差預備費wi計算公式為:
土地復墾估算總費用S計算公式為:
2.1 土地復墾動態投資費用計算存在的問題 在編制土地復墾方案的過程中,公式(1)和(2)中物價指數r是編制土地復墾方案的基準年前一年的物價指數,并作為計算第n年的價差預備費系數的底數。但多數生產建設服務年限較長,每年的物價指數受經濟影響變化較大,造成每年土地復墾動態投資的價差預備費系數變化較大。以編制土地復墾方案的基準年的前一年的物價指數水平為依據,計算的服務年限內每年的價差預備費與實際存在一定的差異。在審查土地復墾方案過程中發現,對于服務年限較長的項目,經常出現土地復墾的價差預備費高于靜態投資的不合理現象。
2.2 土地復墾動態投資費用計算方式調整 按照《土地復墾條例》和《關于貫徹實施<土地復墾條例>的通知》的規定,土地復墾費用計提對象為年度的動態投資。目前,在土地復墾方案編制時,須計算出土地復墾服務年限內每年的價差預備費及動態投資,并提供土地復墾方案費用計提表。之后,區縣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根據土地復墾方案費用計提表簽訂土地復墾費用監管協議,落實分年度計提資金。
分析目前土地復墾費用計算方式發現,各年度的靜態投資是固定的,影響土地復墾動態投資費用的因素有物價指數和服務年限。但是對于同一個土地復墾方案而言,影響動態投資費用的因素就只有物價指數。在實際計算過程中,物價指數選取就成為了土地復墾動態投資費用計算合理性的重要控制因素。現階段土地復墾方案編制采用的物價指數是土地復墾方案基準年的物價指數,并以此計算以后各年度的物價指數,可見其不能客觀和真實地反映以后各年的物價指數。
基于土地復墾費用分年度計提方式,筆者調整了土地復墾動態投資費用計算方式。土地復墾方案給出土地復墾靜態投資費分年度安排計劃。區縣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依據上一年度的物價指數和土地復墾靜態投資費分年度安排計劃,計算本年度的價差預備費和動態投資費用。區縣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根據計算的動態投資費用與土地復墾義務人簽訂土地復墾費用監管協議,并收取當年土地復墾動態投資費用。假設生產建設項目的服務年限為n年,第i年度物價指數為 ri,每年的靜態投資費分別為 a1,a2,a3,…,an,則第i年計提的價差預備費wi計算公式為:
3.1 土地復墾項目概況 選擇重慶松藻煤電有限責任公司渝陽煤礦為研究實例進行分析。渝陽煤礦直距綦江區縣城45.5 km。渝陽煤礦2011年7月18日延續辦理了采礦權登記,并換發了采礦許可證。采礦許可證劃定面積27.344 3 km2,年生產能力90萬t,礦井處于生產開采中。永久性建設用地面積為47.23 hm2,項目區面積為2 735.22 hm2;復墾區面積為1 406.27 hm2,復墾責任范圍面積為 1 366.37 hm2。按照財政部、國土資源部《土地開發整理項目預算定額》(2011年)編制土地復墾投資估算,該項目靜態總投資933.73萬元。按照2011年的物價指數5.4%計算價差預備費111.55萬元,土地復墾動態總投資為1 045.28萬元。靜態總投資中,工程施工費697.19萬元,所占靜態總投資的74.67%;其他費用110.76 萬元,占靜態總投資 11.86%;監測與管護費44.96萬元,占靜態總投資4.08%;基本價預備費80.80萬元,占靜態總投資8.65%;基本價預備費80.80萬元,占靜態總投資8.65%。
3.2 調整前土地復墾年度動態投資 根據土地復墾工作計劃安排和資金計劃,2012~2015年渝陽煤礦土地復墾項目動態投資組成見表1。以2011年的物價指數為依據,利用公式(1)和(2),計算出2012~2015年的價差預備費系數分別為5.4%、11.1%、17.1%和 23.4%,2012 ~2015 年的價差預備費分別為23.71 萬、15.86 萬、36.23 萬和28.68 萬元;以靜態投資和價差預備費之和計算出各年度的動態投資分別為462.85 萬、158.75 萬、248.08 萬和151.25 萬元。
3.3 調整后土地復墾動態投資
3.3.1 調整后土地復墾價差預備費系數變化。由表1可知,調整前2012~2015年土地復墾年度價差預備費系數分別為5.4%、11.1%、17.1%和23.4%;根據《重慶統計年鑒》,2011 ~2014 年重慶市物價指數分別為 5.4%、3.2%、2.7%和1.8%。由公式(3)可知,其分別對應的是2012、2013、2014 和2015年的價差預備費系數。通過計算,調整后的土地復墾年度價差預備費系數變化見表2。從表2可以看出,調整后2013~2015年的價差預備費發生了改變,系數分別減少0.079、0.144 和 0.216,減少比例分別為 71.17%、84.21%、92.31%。2012年的價差預備費系數未發生調整。
3.3.2 調整后土地復墾動態投資組成及變化。根據表1和表2,計算得出調整后的土地復墾動態投資組成(表3)。由表3可知,2012、2013、2014和2015年的價差預備費分別為23.71 萬、4.57 萬、5.72 萬和 2.21 萬元,價差預備費總金額為36.21 萬元,動態投資分別為462.85 萬、147.46 萬、217.57萬和124.78萬元。
表3 調整后土地復墾動態投資組成
調整前后的土地復墾動態投資變化見表4。從表4可以看出,調整后2013~2015年的動態投資發生了改變,分別減少11.29 萬、30.51 萬和26.48 萬元;減少比例分別為7.11%、12.30%和17.50%。2012年的動態投資未發生調整,調整后土地復墾動態投資減少了68.27萬元,減少比例為6.69%。
表4 調整前后土地復墾動態投資變化
(1)調整前的價差預備費計算公式是一個增函數,服務年限內價差預備費系數一直呈現出依次遞增,無法真實地反映近年來物價指數變化趨勢。
(2)調整前的價差預備費系數采用編制土地復墾方案的基準年的上一年的物價指數作為價差預備費系數計算基數,計算的土地復墾服務年限內各年的價差預備費系數與實際情況不吻合,計算結果存在不合理性。
(3)要實現調整的土地復墾動態投資計算方式,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應細化現有土地復墾費用的管理政策文件,明確區縣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應根據土地復墾方案設計的土地復墾靜態投資年度安排計劃和前一年的物價指數,計算價差預備費和動態投資,并記入當年的土地復墾費用共管賬戶,落實土地復墾費用預存工作。
[1]鄧瑞.煤礦區土地復墾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13,41(21):9087 -9088,9135.
[2]王金滿,白中科.生產建設項目土地復墾方案編制中復墾費用構成與取費標準分析[J].資源與產業,2010,12(6):84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