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敉敉,楊黎明 (.阜陽師范學院生物與食品工程學院,安徽阜陽3604;.安徽省民用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安徽合肥3003)
園林表現技法(以下簡稱“表現技法”)課是園林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大多開設在大學一年級,在課程教學安排上,部分院校是單獨劃為一門專業課,或者直接歸到園林設計初步。針對大多數農林院校的園林專業學生來說,入學之初,幾乎無任何美術和繪畫背景,如何能在短暫的幾年專業教學過程中快速提升表現技法水平,使學生在步入工作崗位的時候,擁有一套完備、準確的專業素養,這是擺在每一位園林設計教師面前的教學任務。筆者通過數年的一線教學,結合一些實踐教學經驗,現就教學過程中如何高效、準確地運用園林表現技法進行深入探討。
1.1 盲目照搬美術專業教學標準 表現技法的相關教學初始是從美術亦或者藝術設計專業衍生過來的,教授此門課程的老師有的是美術專業的畢業生。如何體現“美”成為該課程教學的首要任務,可是沒有工科背景的老師不可能把嚴謹的施工工程數據和設計規范融入到教學中去,導致學生在練習手繪過程中,過度渲染所謂的線條流暢度、色彩飽滿度、構圖精美度,而忽略了這一切是要為園林設計和園林施工服務的初衷。在這種教育背景下,學生陷入各種誤區,有的為畫不出所謂符合美術視角的“精美表現圖”而苦惱,有的學生則走向了另一個極端:片面追求圖面的構成感和視覺沖力。這些錯誤的學習方式都是誤將原本含有各種信息的表現“圖”簡單地歸結為具有藝術性或某種視覺效果的“畫”,嚴謹的工程數據和規劃設計信息讓位于為美化圖面而存在的排線、筆觸和色調[1]。
1.2 以應付考試為導向 大部分的建筑、景觀類專業在招收研究生的時候,都會有一項筆試項目——快速設計,時間少則4小時,長則六七個小時,是考驗考生的手繪表現功底和快速設計方案能力非常好的一個方式。另外,在應聘一些設計單位時,良好的手繪表現能力也會為面試贏得加分。所以導致現在部分大學在教學過程中過分夸大手繪能力的重要性,認為不會運用好的園林表現技法,都不配為學園林出身,以后更談不上能很好地升學和就業。因此絕大部分學生陷入了另一輪的應試教育中,大量的手繪輔導班應運而生,大量的應試書籍隨處可見,如《××手繪:30天必會景觀手繪快速表現》《景觀手繪表現實戰攻略》《園林景觀手繪表現——快題沖刺篇》等,催生出各類手繪輔導班,教師隊伍也參差不齊,有些甚至只是藝術專業的學生來進行教學,“三十天包過快題初試”,“考前十天沖刺班”口號標語隨處可見。學生的關注點在如何能背出近幾年一些名牌大學手繪考試經典圖紙,琢磨高分圖紙的設計風格,以及考試時該如何套用這些高分圖紙模板,導致設計完全脫離了實際,脫離了施工要求,將表現技法當成考研和求職的一塊敲門磚。
1.3 主觀脫離客觀,設計背離施工 任何“行云流水”的表現手法體現在設計作品上,都不能背離實際,背離施工要求。很多學生通過勤練手繪,可以繪制一些園林設計圖紙和施工圖紙,但內行人看門道,外行人看熱鬧,乍一看,貌似設計得很漂亮,線條流暢,筆觸和色彩運用成熟,各類植物、人物和汽車的配景很充實,實則比例失調嚴重,一條小園路都能設計成10 m,路網結構零散,園林小品布局不合理,園林建筑位置欠考慮,朝向不準確,園林植物選種不科學。科學嚴謹的設計理念讓位于對圖紙美觀的追求,這樣必然無法與一線施工銜接,也設計不出經得住時間考驗的景觀精品。
綜上所述,不能片面將園林表現圖歸為一種“畫”,在教學過程中只重視“繪畫技巧”,不講究“繪圖技法”,導致課程教學與實踐施工嚴重背離,并對學生未來的發展形成了一個誤導,培養出的只是一批批工業流水線上的繪畫員,而非真正意義上的有思想、有靈魂的設計師。
專業表現已成為一個獨立的行業,有觀點認為專業表現是業主和設計師、設計師和設計之間的一種媒介。既然是媒介就有自身的規律,很多與設計并無大關[2]。這一理論乍看貌似減輕了設計師身上的負擔,但實際卻是很多設計師苦于各類效果圖公司無法繪制出能展現其真實意圖的各類表現圖,歸根結底,是因為園林表現技法并不是美術繪畫技法,是傳遞設計理念和規劃規范的技法。
2.1 表現圖是一門技術語言 任何一個園林規劃設計都要先構思,從規劃開始,然后設計,最后到編制施工圖,逐步完成。首先,規劃有各類的規范可供參考,并且有固定的編制模式,配以規范的圖紙和文字說明;其次,園林施工圖是遵守園林制圖標準來完成的正投影圖,圖紙信息主要是各類標注尺寸和文字說明,上述這些都需要專業的從業人員才能快速地閱讀和理解。但是圖紙從設計到施工卻流轉了多個環節,面對的不僅僅是設計師,還有甲方、社會公眾等,為了方便各個階段工作的開展,有序推進設計圖紙的深度,能更容易地被部分非專業人士讀懂理解,繪圖人員通過一些表現手法對圖紙進行技術處理,這個也就是俗稱的“表現圖”。所以,園林表現圖不僅是縮短設計師與民眾交流的表現圖樣,也可以說是一門專業的技術語言。
2.2 能準確無誤地傳遞設計訊息 表現圖作為一門專業技術語言,旨在運用圖紙上的設計語言來清晰明確地傳達設計師的設計理念,并且做到準確無誤。首先,務必嚴格遵照園林制圖標準進行圖紙繪制;其次,各個工作階段的圖紙銜接要準確明晰,各階段的圖樣對下階段工作的開展要具備指導、說明和整合的功能,如在場地處理上、空間布局上和景觀風格上等;最后,運用園林表現技法將設計理念逐層展現出來,比如在處理功能分區、道路系統、建筑布局、植物規劃上,可以逐層運用不同的表現方法來進行圖紙標注,并突出核心內容和主要信息,以幫助審圖者快速掌握不同類別的設計訊息,并且熟知上一階段設計成果的核心內容,以保證到后期完成施工圖的時候做到統一和連貫。
大部分園林、景觀專業的表現技法課開設在低年級,教學內容多照搬美術那一套,以素描、色彩為基礎,簡單介紹鋼筆、馬克筆、彩鉛和水彩等運用技法,但在后期的專業課程教學中,以暴露出設計和繪圖銜接生硬,造成“圖是圖”,“畫是畫”。為達到好的教學效果,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轉變現有的教學方法。
3.1 改變現有的課程安排 學好園林表現技法這門課不僅要求學生具備一定專業知識儲備,而且需要學生接觸實踐,掌握一些設計經驗。因此在低年級開設這門課的時候,學生既無專業基礎,又不懂各類制圖規范,所以容易造成這門課與后期的園林制圖課、園林設計課和計算機輔助設計課程銜接不上的局面。針對這種情況,可以讓專業設計課程老師協同表現技法老師,由淺入深地完成初始課程的教學,并且后期在高年級開設專業核心課的時候,把表現技法課程融入其中,以達到教學合一。
3.2 強化制圖基礎訓練 好的圖紙表現能力無外乎需要初學者多畫、勤畫,也就是勤學苦練。跟園林表現技法課程相關的制圖課程從大一一直開設到大四,主要包括園林設計初步、畫法幾何與園林工程制圖、園林設計、園林CAD和園林工程學5門課程。園林設計初步作為一門園林專業基礎課,主要介紹園林設計制圖基本技能與規范;畫法幾何與園林工程制圖主要教授制圖基礎知識、投影作圖、專業制圖與識圖;園林設計著重不同比例的圖紙繪制要點,注重園林基本知識的介紹和學生審美藝術的培養;園林CAD主要是結合制圖規范教授制圖輔助軟件的應用;園林工程學主要教授園林工程設計和施工圖的編制方法。在4年專業素質的培養中,通過由淺入深,有易到難,逐步強化制圖基礎訓練的學習,彌補絕大多數學生初期沒有美術基礎的缺憾。
3.3 為規劃設計服務 “畫”是為了“圖”,好的園林表現技能最終是為了展現規劃設計理念,所以歸根結底,一切是為了服務于園林規劃設計。到了大三,長達一年兩個學期的園林規劃設計教學過程中,幾乎天天需要跟各類設計任務、設計作業打交道,處理各種尺度、各種類型的地形,小到一塊居民區房前屋后的景觀設計,大到城市公園、風景區的規劃設計,統統都需要準確的園林表現技法才能完成設計任務。為了更好地服務于規劃設計,需要在教授規劃設計的同時,提升學生運用各類圖例的能力,能依據不同比例的圖紙和設計深度來展現設計理念;其次能運用不同風格的表現技法來展現方案,把規劃設計語言用圖紙的形式準確表達出來。
4.1 線條加工處理 初始,學繪圖基礎的時候多是先從線條開始練起,能準確熟練運用各種類型、各種粗細的線條是掌握園林表現技法的第一步。具體可參照最新的《建筑制圖標準》(GB50104-2010),同時可以根據園林專業進行適當的加工和改造,以用于園林表現圖的繪制。首先,在完成總平圖和各類景觀平面圖的過程中,需要突出建筑、水體、道路和綠地之間的關系;其次,在完成景觀建筑的平、立、剖面圖時需要著重突出其主要構造和建筑構件;最后,在完成效果圖和透視圖的時候,可以對線條加粗,以突出近景的輪廓感,用細線打造遠景,以表現遠景的深遠和層次感。
4.2 亮度和色彩的疊加 園林表現圖在完成基礎的線條繪制后,需要通過后期色彩和亮度的疊加來展現圖紙信息。首先在繪制總平面圖時,可用黑、灰、白3個層次來區分不同的景觀類別,比如占據大部分圖幅的綠地、草地、林群可用灰色來表現;景觀建筑、路網可用白色來表現;水系則用黑色最為合適。景觀細節上,建筑墻體、道路牙、樹池外緣等可用白色表現;林木、建筑的投影則用黑色表現,植被和鋪裝則用灰色來表現。在勾勒平、立、剖、透視圖時,可運用亮度的對比來體現空間層次感。園林大致可以分容積空間和立體空間2類[3]。如在繪制透視圖時,容積空間以表現園林空間的空間感為主,可用前景黑、中景白和背景灰的構圖模式來實現;立體空間以表現景物的實體感為主,采用前景白、中景黑和背景灰的模式。處理完圖紙的亮度,則可以進一步通過色彩的明度、色相和冷暖對比來進一步豐富圖面信息。一般情況下,多采用與實物相近的顏色;運用同一色系里面的相似色來表示同類信息,比如不同種類樹木的表現;運用色彩飽滿度高、純度高的顏色來表現圖紙中的重要信息。在處理圖紙時,可運用色彩原理中的純度、冷暖對比來展現豐富的圖形紋理,適當加大不同類別的園林景觀之間的色彩對比,減小同類景觀之間的色彩差異,顏色純度應保持大致相同,以獲得圖面風格的整體統一。
4.3 光影處理 在處理總平圖,景觀平面圖、立面圖和剖面圖的時候,為了增加圖面的立體感,需要利用光和影的處理來體現圖面上的地形起伏和各個物體之間的高程變化,同時盡可能通過繪制“影”的大小和深淺來表現物體的形狀和尺寸。透視圖則需要嚴格按照陰影透視原理來表現不同的園林景觀,特別是在繪制園林建筑時,要把陰影繪制得更精準一些。科學轉變教學方法,目的就是為了把園林表現技法融入和貫穿到整個園林專業的教學培養計劃中去,真正做到讓專業素養的提高和表現技法水平的提升達到同步(表1)。
通過上述對園林表現技法的深入探討,可以感受到在大學四年的專業素質培養過程中,園林表現圖作為聯系設計者和使用者之間的一門專業技術語言,更多地賦予了園林工作者一個發現美、展示美、創造美的途徑,繪畫技法和設計理念相結合,藝術和技術相融糅,設計和施工相貫通,準確地傳遞出設計者擬定的設計思路。為了更好地服務于風景園林行業,需要在專業教學中,依據教學進度合理安排表現技法課程,打造成技術和藝術相結合,技法與規劃設計相貫通的學科。

表1 園林表現技法貫穿整個教學培養計劃
[1]邱冰,張帆.有效、清晰地傳遞信息——園林表現技法的教學思考[J].中國園林,2012(1):69.
[2]朱育帆.關于手繪專業表現[J].風景園林,2007(2):120 -123.
[3]谷康,李曉穎,朱春艷.園林設計初步[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