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曉剛,施 雯 (吉林農業大學,吉林長春130118)
運用褐色的石材和磚石以及紅磚建造的建筑,興起于歐洲,興盛于美國紐約[1]。褐石風格起源于紐約及波士頓興起的一種頗具新英格蘭風情的新興建筑風格,就是在新英式風格的基礎上,融合了法式、其他歐式及美國本土風格而形成的一種新的建筑風格,“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就是這種風格精神境界的最高體現[2]。
1.1 經典褐石的色彩應用 色彩最易引起人們的美感欣賞與對審美的共鳴。通過精煉、提取、抽象,實現色彩的自然屬性與社會屬性的統一,才能升華至色彩組合的藝術美[3]。
褐石建筑在石材顏色選擇上以偏冷色調的紅褐色為主,為了建筑立面的豐富和美感,通常會選擇明度變化有一定差別的紅褐色來相互搭配,有時會添加一些暖黃色系的顏色來調節整體的色調,使整體立面看起來更加柔和與活潑。
1.2 經典褐石符號的運用
1.2.1 深淺褐石。深淺褐石作為褐石街區最為醒目的標志,用它獨特而富有個性的建筑語言與人們交流著它的個性和追求。
1.2.2 前庭鄰里。庭院講究的都是次序井然、軸線對稱、方正嚴謹,是西方精神的“外化”表現。寬敞的院落空間中還可種植花草、疊石置景,居住者盡享生活與自然的美好。
1.2.3 后庭花園。美式建筑中,一般住家都有“后院”這樣的去處,越過紅磚褐石,濃蔭掩映的間隙,是一個迷人而精致的花園,主人精心的布置與修剪使花園充滿了恬淡的生活意趣。
1.2.4 鐵藝燈影。褐石街區中戶戶鐵藝欄桿、鐵藝花窗,雕花拼焊的完美工藝,使生活更加精致。
1.2.5 山花坡頂。在褐石建筑中,屋頂山花結構的設計點綴生活,屋頂的閣樓老虎窗的設計與其他樓層有著明顯的差別,刻畫更精致,顏色也更亮麗,是整個褐石建筑的點睛之筆。
1.2.6 咖啡街角。街角的咖啡店,仿佛每個褐石街區都有這么慵懶的場景,鐵藝的桌椅隨意地擺放在門前的空地上,幾把紅色的遮陽傘和諧地立在邊上,三三兩兩的客人散坐在四處,一杯午后的咖啡在唇舌間游蕩,一切是這么隨性而愜意。
1.2.7 八角飄窗。褐石建筑的經典設計,宛如鉆石切割的八角窗,搭配著白色大理石雕琢的窗臺,陽光樹影掩映下顯得斑駁靜謐,由于八角的設計,室內空間更加寬敞,建筑師無意的奇思妙想鑄就了褐石的經典元素。
1.2.8 景觀小品。或是放置在一片綠地上,或是放置在十字路口邊,或是放置在街角的長椅上,黑褐色的雕塑靜默不語,定格的表情沒有屬于自己的悲喜,卻靜靜融入到褐石中。
1.3 經典褐石的設計手法 褐石景觀多運用歐式景觀的造園手法,但又不同于典型歐式的大氣與奢華,褐石景觀追求優雅、內斂、舒適的恬淡生活。褐石風格是中產階級與知識分子的標簽,散發著濃郁的文化氣質。為了營造舒適而優雅的生活氛圍,褐石景觀在設計上一般采用小尺度的設計手法,著重細節設計,無論在建筑還是景觀上,都著力刻畫每一個細節,使每一個元素都附有故事性。
1.4 應用前景 褐石景觀濃郁的歷史與人文氣息,融合美國都市生活的集萃與經典,邂逅經典建筑的時尚與浪漫,自褐石誕生之初,即已定位為城市中產階級與知識分子的置業趨向,褐石風情在當今鋼筋水泥密布、人文空氣日漸稀薄之日,作為時光中歷久彌新的經典,跨越百年的歷史長河,喚起了新一輪的人本需求。褐石的優雅氣質無論是高校的嚴謹還是街區的時尚,都能與之相得益彰。特別是在地產景觀大行其道的今天,褐石厚重的文化積淀與簡潔的材料元素,使褐石景觀更為人們所傾心,也擁有更大的經濟價值與市場價值。
該項目是某國內知名地產商在吉林市精心打造的首個大規模中高端地產項目,是提供給當地居民集高端褐石的住宅與休閑養身、商務活動于一身的高檔精品居住區。該項目由花園洋房、高檔公寓和外圍高端商業購物廣場以及SOHO商業辦公組成。
2.1 項目背景 項目位于吉林省吉林市昌邑區中心區域,配套設施較為完善,周圍地產項目眾多,競爭相對激烈,如何在眾多地產項目中脫穎而出,是該項目設計的重點。
2.2 方案設計
2.2.1 概念設計。設計中結合場地的特點與設計構思,引入經典音樂、經典人物兩條主要軸線結合經典褐石生活坐標貫穿整個園區(圖1),并以此為框架展開設計:①經典音樂軸線。充滿旋律的褐石街區、充滿旋律的褐石生活,以音樂為主題,就音樂人物、音樂器材作為景觀設計元素,以布局形式、立面處理、雕塑小品和地面鋪裝等形式表現主題。整個音樂廣場設計有收有放、主次搭配、跌宕起伏,形成“前奏”“序曲”“高潮”“尾聲”的完美音律。②經典人物軸線。經典人物穿越百年之光再現褐石街區,以褐石人物奧黛麗·赫本、埃爾維斯·普雷斯利(貓王)、富蘭克林·羅斯福等人物雕塑點綴經典人物軸線,讓主入口軸線再現輝煌與生機。③經典褐石生活坐標。結合小區規劃設計14個宅間組團綠地空間,形成14個前庭后院鄰里的生活空間,以“褐色時代生活方式”為主題展開設計,精確定位經典褐石生活坐標,形成經典褐石生活圈,每個主題園以衣食住行的雕塑小品作為設計主題,結合休閑設施,休閑平臺設計,營造鄰里生活氛圍。
2.2.2 總體設計。
(1)總平面。根據項目背景、立地條件、合理的空間布局、功能性要求以及設計概念,得出以下方案設計(圖2)。在設計中注重對景觀空間的合理塑造,依照不同的空間類型進行景觀細節的刻畫。對于商業空間的布局,更多關注了商業的功能性要求以及商業氣氛的烘托,對于居住區空間,更多注重的是小尺度的景觀設計,宅間花園的景觀概念,把握每一個宅間節點的細節,使每個節點在統一于褐石景觀風格的同時,又擁有各自獨特的標識性。
(2)功能分區。根據項目地塊的空間類型將這個地塊劃分為居住園區與商業區,其中居住區根據使用功能劃分為入口景觀區、軸線景觀區、兒童活動區、休閑健身區和宅間綠地區(圖3)。
(3)景觀結構分析。整體景觀結構以軸線結構為主,玫紅色區域為外圍商業空間,分布著1個主要節點和3個次要節點,節點區域為主要集散區域(圖4)。
(4)外部交通流線分析。針對于外部交通主要考慮的是Shopping Mall和SOHO的合理流線布置,為滿足商業街的停車需求,在商業街兩側設計了大量的停車位,同時在項目地塊南側設計了商業地下停車場,為購物與辦公人群提供停車便利(圖5)。
(5)居住區道路系統分析。根據建筑的方位與景觀空間的類型合理設計了路網結構:其中,園區一級路是構成園區的必要交通流線;園區二級路多為園區入戶路;園區三級路為宅間空間便利通道;園區游步路多為彎曲的小路,連接休閑節點;園區塑膠慢跑道為住戶提供休閑健身的便利場所(圖6)。
2.2.3 節點設計。
(1)商業街節點。①商業街入口廣場與內街。商業廣場主入口的設計采用現代的設計風格,折線形的鋪裝形式(圖7)。正對商場主入口做了特色鋪裝,并穿插LED燈帶,營造星光熠熠的夜間效果。主廣場兩側對稱布置了幾何折線形現代風格花池,并搭配座椅,提供午間休息的便利場所。兩側花池各樹立一個現代風格景觀小品燈,夜間小品會射出彩色炫目燈光。主入口設置一處水景,以跌水的形式設計,并在制高點放置紅色不銹鋼外噴紅色金屬烤漆logo標識,別出心裁的景觀小品在不同方向有不同的景觀效果,其正立面為星光閃耀的標識,借此迎合景觀主題概念。②商業北街。商業北街的設計采用大流線形的鋪裝,并搭配LED地燈。轉角處設計了“星光耀”的logo標志,其材質為白麻花崗巖,斜面嵌入草地中。沿街商鋪前放置景觀樹池座椅,其外表面為折線形式并打孔內置LED射燈,其材質為不銹鋼板材質,意在打造夜間繁星點點的效果。該區域還設置了大量停車位,滿足消費群體的停車需求(圖8)。③商業南街。商業南街的設計在形式上與商業北街相呼應,采取簡潔的流線形式,綠地面積較北街大,設置了休閑木質平臺,平臺上可以擺放一些移動座椅與外擺商業。綠地空間將外界馬路與臨街商鋪隔離開,植物零散種植分支點高的喬木與低矮灌木,保持沿街商鋪視線的通透性。整體外圍商業的照明燈具皆采用現代風格的景觀燈,其材質為不銹鋼板材質,規律布置于商業街兩側(圖9)。
(2)居住區節點。①音樂軸線入口。北入口音樂軸線整體設計如同音樂一般擁有自己的景觀節奏。入口廣場較為開敞,采取了半圓形拼花鋪裝,進入到園區內,兩側行植高大喬木搭配開花灌木與地被,并在兩側放置景觀燈柱,整體感覺莊嚴肅穆。入口處設計了較為簡單的跌水水池,如同一個序曲引導人們走向下一個景觀。音樂主題景觀廊架。廊架采用了與建筑材質相同的紅褐色文化磚與米黃色真石漆,并搭配了雕花的鐵藝裝飾,整體感覺時尚復古。通過廊架后是一片開敞的草坪,上面放著一組音樂主題褐石景觀小品。其后整個景觀軸線的高潮,軸線的主景觀音樂主題噴泉造型高聳,與之前簡潔的入口跌水形成鮮明的對比,噴泉配有8個音符造型的噴水缽,在噴泉附近設置音響,達到良好的音樂播放效果。最后是音樂軸線的終章音樂水景廣場,廣場整體較為開敞,采用了音符元素的鋪裝形式,廣場四周設計了淺水池并搭配涌泉,形成動態的效果,音樂廣場供人們休閑健身娛樂。整體軸線設計貫穿了音樂這一主題元素,并形成一定的景觀序列,擁有自己獨特的風格(圖10)。②人物軸線入口。人物軸線位于高層居住區南入口區域,整體采用對稱式設計,兩側為楔形的模紋花壇,在該軸線上設計兩側人物雕塑,分別是褐石經典代表人物奧黛麗·赫本與貓王的塑像,在中心主路上每隔一定距離就放置一塊寫有褐石經典人物生平的鋼板,整條路如同星光大道一般,讓人們了解褐石背后的歷史與人物。入口處的景墻,為中心鏤空鐵藝雕花景墻,其圖案為褐石經典人物的剪影,并有一定的通透感,使視線可以通過景墻看到后面的主景。軸線重點為奧黛麗·赫本主題生活坐標,該區域為圓形場地,場地中心為奧黛麗·赫本的褐石雕塑,地面鋪裝會詳細介紹赫本的生平事跡,此處設計了一個弧形花架,兩側矮墻延伸出來,供人們在此休閑娛樂(圖11)。
2.3 植物設計 植物配植依據整個項目地塊的環境設計,結合景觀建筑小品的布局結構進行配置,合理利用植物的季相色彩變化,形成春花爛漫,夏蔭濃郁、秋色絢麗、冬景蒼翠的植物景觀空間。
合理搭配植物,在植物設計中可以通過增加草坪面積縮小灌木區,適當選用骨架樹,巧妙運用節點大樹等方法來實現成本控制,以疏林草地配合適當灌木,以及配合人造微地形來營造植物景觀。
將一些主要景觀樹孤植在主要景觀節點及視線集中位置,并對場地原有野生植物進行修整再利用,利用植物合理劃分空間,達到最佳景觀效果。設計植物生態群落,使植物群落豐富且具有觀賞價值。
褐石作為一種歷久彌新的風格,充斥著厚重的歷史感與文化感。不同于傳統歐式的軸對稱式的死板,也不受新中式的設計局限性。褐石更注重人的感受,摒棄了傳統歐式程式化的東西,而將優雅、恬淡的生活意趣放在首位,更注重園林景觀的場所性與文化底蘊,使每一個細節都流淌著歷史與故事。褐石景觀是對19世紀紐約復古的演繹,也在當代的眾多城市景觀中獨樹一幟,有著持久的魅力。
在打造集高端褐石住宅、休閑、養身、商務活動于一體的高檔精品居住區時,不僅僅要考慮其住宅及商業區的使用功能,更為重要的是如何為住戶提供一種舒適美好的生活方式。在這種充滿人性化的文化風情居住社區中,讓每一個在這里居住的人和曾經停留過的人都能夠感受到真切的街道感受、舒心的管理體驗和開放的人居思想,一切以人為本,讓這種生活方式引領當今設計潮流,提升城市價值[2]。
[1]岳曉芹.BLOCK生活街區景觀營造。沈陽金地錦城褐石商業街空間設計探討[J].中國園藝文摘,2014(6):151,185.
[2]趙恩勝.褐石風格——創造回歸自然、鄰里共融的住區[J/OL].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4(7),http://www.chinadmd.com/file/iittx63woaorsiwavtrscts3 -1.html.
[3]唐小棠.淺談城市整體環境色彩分析與設計[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1(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