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靜 張力躍
(浙江師范大學 浙江 金華 321004)
發展應用技術本科院校之路在于“轉型”而非“升格”
韓靜 張力躍
(浙江師范大學 浙江 金華 321004)
高等教育大眾化以來,我國出現了普通本科院校人才飽和與市場高技能人才稀缺的結構性失調困境。要走出困境,單純依靠高職高專升格為應用技術本科存在本科與專科倒掛、生師比進一步拉大的弊端。本文從普通本科院校轉型為應用技術本科院校入手,分析其合理性以及面臨的問題,提出要實現順利轉型,需要實施多種策略:一是要加強引導,營造重視技術的社會氛圍;二是要突出實踐,精心篩選合適院校;三是頒布政策,切實保障兼職教師的利益;四是要洞悉市場,準確把握人才需求格局。
普通本科;應用技術本科;轉型;困境;措施
高校擴招后,我國大部分院校都把研究性大學作為學校的發展目標,其結果必然是學術型人才過剩,而同時技術應用型人才卻供不應求,從而出現人才供給的結構性失調現象。若把一部分普通本科院校改為應用技術本科,則不僅有利于人才培養整體結構的調整,而且轉型的本科院校也將獲得一次重新發展的大好機會。發展應用技術本科并非意味著現有的大量高職院校升格為本科,要把應用技術本科與高職升本科嚴格區分開來。目前,我國應用技術本科發展的主要途徑是對部分傳統學術性大學進行改造。
(一)普通本科轉型迫在眉睫
1.結構性失調:普通本科院校人才飽和市場高技能人才稀缺
一方面,普通本科院校人才飽和。自1998年高等教育擴招以來,普通本科生的數量逐年增加。據統計,2010年中國高校應屆畢業生數量達630萬,2011年達660萬,2012年達680萬,2013年中國高校應屆畢業生總數再創新高,約700萬。其中,本科畢業生人數占最大比例。然而,教育部對2012年畢業生就業率統計排名的結果是:第一,985高校;第二,高職院校;第三,211大學;第四,獨立學院;第五,科研院所;第六,地方普通高校。我們發現,普通本科院校學生的就業率不如高職院校,出現普通本科人才培養的浪費現象。
另一方面,高技能人才卻嚴重缺乏。據統計,我國技術工人有7 000萬,其中,初級技工占60%,中級技工占36%,作為高技能人才的高級技工、技師、高級技師只占4%(約280萬人),與發達國家的35%~40%的水平差距很大。然而,市場對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卻在不斷增加。因此,我國高技能人才數量及質量顯然已不能滿足我國地方經濟發展、企業發展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需要,這對我國人才培養格局提出了挑戰。中國人才報告統計顯示,目前我國技能型人才隊伍的突出問題:一是數量短缺且結構不匹配,現有技能人才隊伍的等級構成、職業工種構成、知識和技能結構等不能適應產業結構調整;二是技師、高級技師面臨斷檔,青年高技能人才嚴重短缺。所以,普通本科院校轉型迫在眉睫。
2.處境尷尬:普通本科生科研能力與實踐能力均不高
一方面,普通本科院校在學術研究方面相比“985”、“211”高校以及一些重點本科院校而言,不管是學生的知識能力還是教師的教學水平、學校的設備資源等都存在較大差距,且國家在政策與財政上也向名牌重點大學傾斜,從而出現“馬太效應”,普通本科院校在學術方面缺少自身特色,其培養的學生在市場競爭中就會處于劣勢地位;另一方面,由于普通本科院校的培養目標是學術型人才,即主要是為學生畢業后從事學術工作打下扎實的專業理論知識基礎,而不是培養動手操作能力強的技術技能型的人才。因此,其開設的課程也以理論知識為主,缺少實踐技能活動,即使有些院校在學生畢業之前也會讓本科生進行實習,但大多數只是形式而已,而未發揮真正的效果。用人單位在招聘時很少愿意花時間給普通本科生培訓的機會,且社會普遍反映本科生存在眼高手低的現象。因此,用人單位寧愿選擇擁有一技之長的職教生而不愿接受擁有豐富理論知識的普通本科生。這樣,普通本科生就處于兩難的尷尬處境。從人力資源的角度考慮,本科生的大量閑置對社會來說是一種巨大的浪費,不僅國家投入了經費培養,且對家庭來說收益率也是相當低的。長此以往,會造成 “讀書無用論”的重新抬頭,無疑會對我國的教育事業產生消極影響。
(二)高職專科“升格”弊端凸顯
1.比例不合理:本、專科規模倒掛
2004年9月,國務院下發的《教育部等七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職業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見》指出:“中等職業學校不再升格為高等職業院校或并入高等學校,專科層次的職業院校不再升格為本科院校”。由于社會需要各種技術人才,因此,高職專科應培養以經驗技術為主、掌握單一操作技能、服務于一線的高技能型人才,理論知識的系統性相對本科層次的技術教育而言要求較低;而本科技術院校則應培養更高級的技術人才,這些人才既要有較強的理論學習能力,又要有較強的動手操作能力以及一定的創新能力。首先,接受普通本科教育的從業人員以學術研究型人才為主,動手實操能力弱,而高職院校主要培養技術操作型人才,能快速適應企業一線的日常操作業務,但缺乏系統的理論基礎知識,整合提升能力不足。其次,一般由高職專科“升格”高職本科的院校往往是高職院校中的佼佼者,而這批優秀的職業院校本可以在專科層次的院校中起引領示范作用,若將這批優秀的職業院校轉為技術本科,則會造成專科職業院校缺乏本層次的優秀人才,不利于其人才培養。再次,部分高職專科為了升格至本科行列而不安于自身的層次水平,盲目追求學校的升格,這樣,對高職專科自身的特色、專業發展不利。而且本科院校數量會越來越多,本專科規模倒掛現象將進一步加劇,高等教育內部層次間也難以形成穩定的結構形式。
2.師資力量薄弱:高職生師比進一步擴大
近年來,我國高職(專科)與本科的招生數大體相當,具體如表1所示。然而,在師資力量方面,兩者差距依然很大。2013年,普通高校研究生學位教師比例為64.4%,比上年提高2.1個百分點;普通本科院校為74.5%,比上年提高1.9個百分點;高職(專科)院校為40.0%,比上年提高2個百分點。2013年,全國普通高校高級專業技術職務教師比例為41.0%,比上年提高0.6個百分點;普通本科院校為45.8%,比上年提高0.6個百分點;高職(專科)院校為29.3%,比上年提高0.2個百分點。在高職院校中,高級職稱者占專任教師比例為29%,中級職稱者占39.3%,中級以下職稱者占31.7%,高級職稱比例僅為本科院校的64%,顯示出師資結構的低層次化。

表1 2012、2013年專、本科招生比例結構情況表
從表1以及以上的數據分析可知,雖然近年來我國高職(專科)院校與本科院校招生規模大體相當,但高職院校的師資力量與本科院校相比還是差距懸殊的。生師比是指學生數與教師數的比值,它是衡量一個學校辦學規模、辦學效益、教育質量的重要衡量標準之一。2013年,高職高專院校的生師比為17.1∶1,如果將三年制的高職專科升格為四年制應用技術型本科,現有的高職院校生師比將進一步提高,其師資力量的薄弱性也會進一步凸顯,將直接危害到高職教育的辦學質量。
(一)轉型意愿低
受傳統文化觀念的影響,人們對職業教育的認同度仍然不高,即使職業教育有了自己的本科學歷甚至是研究生學歷,但相比普通本科而言,人們更傾向于學術型的教育,認為普通教育培養的人才是“治人”的,而職業教育培養的學生是“治于人”的。盡管經過多年努力,職業教育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有所改善,但目前重理論、輕技能的社會思維定勢尚未得到根本轉變,“高技能人才也是人才”的觀念尚未得到真正確立,正是這種狹隘的人才觀制約了技能人才的培養。學校從職業教育走向普通教育,即被視為“榮升”;反之,則被看成是“降格”。部分普通高校的目標指向是辦研究型的“世界一流大學”,要轉型為職業院校,就顯得十分不情愿,表現為轉型的被動,甚至進行“冷處理”。因此,普通本科轉型的積極性亟待提高。
(二)實訓基地不健全
實訓基地包括校內實訓基地與校外實訓基地兩種,然而,普通本科院校在兩種基地建設方面都不能滿足應用技術本科的需求。一方面,在校內實訓基地方面,普通本科院校以理論知識的講解學習為主,因此不需要較多實訓設備,若將其轉型為應用技術本科院校,則需購置大量設備且學校還需布置實訓場所,在人力、物力、財力方面投入較多,對于一般普通院校而言,原本就因為國家在財政方面的投入少而捉襟見肘,這無疑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他們轉型的積極性。另一方面,由于學術型本科大學幾乎都是 “關起門來搞研究”,與外界聯系,尤其是與企業的聯系較少,通過產學合作而建立起校外實訓基地也自然而然變得困難。
(三)師資隊伍應用技術水平不高
應用技術本科要想得到快速健康發展,必須辦出其自身有別于普通本科的特色之處,而要辦出特色,就必須擁有一批有特色的教師,這些教師需要擁有理論與實踐兩方面的知識與技能。然而,一方面,普通本科院校的教師大多是學術型的研究人員,他們雖然在學術研究方面碩果累累,擁有很多科研成果,但卻都是理論型人才而無動手操作技能,這顯然達不到應用技術本科教育對教師的要求;另一方面,由于技能型的人才更多由專科層次的高職院校來培養,而無更高層次的教育機構,因此社會缺乏這種高技能型人才充實應用技術本科的教師隊伍,培養聘用充足的高水平技術本科教師成為重中之重。
(四)與產業界合作的經驗不豐富
普通本科院校長期閉門教學,單純地教授學生書本上的理論知識,與企業等社會團體缺乏溝通與交流,由于長期走學術化的道路,缺乏舉辦技術應用型院校的經驗,在轉型初期,其教學管理以及教學理念等易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因此,實施起來較困難。若將普通本科院校轉型為應用技術本科,學校教師的內部結構就必須進行較大程度的重組與改造,否則易出現理論課教師在黑板上教學生實踐知識的局面。
面對職業院校轉型中的種種困難,我們必須采取相應的措施才能將這一想法付諸實踐,才能真正有利于高技術人才的培養。
(一)加強引導,營造重視技術的社會氛圍
應用技術本科與普通本科是不同類型的高等教育,沒有等級層次之分。普通本科院校須改變“轉型等同于降級”的觀念,要將其培養目標定位于培養高技能型人才而不是理論研究型人才,轉型的普通本科院校應明確其在培養技能型人才方面與其他本科院校是同等地位的,只是培養人才的類型不同而已;學生、家長以及院校要明確普通本科院校是培養高水平的學術型人才,而技術本科是培養高水平、高素養的應用型人才,通過技術本科教育的培養,同樣可以擁有一份理想的工作;國家應加大政策宣傳力度,使全社會形成普通本科與應用技術本科同等重要的文化氛圍,讓更多的普通本科院校積極參與轉型而不是回避甚至是否定轉型,國家的重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轉變社會對應用技術本科的傳統觀念,因此,轉型效果也會更加明顯。
(二)突出實踐,精心篩選合適院校
由高職升格為普通本科的院校,由于他們具有一定的技術教育方面的辦學經驗,積累了一定的適合于舉辦應用技術本科的師資隊伍與實訓設備,且大部分院校還有企業等豐富的社會資源可供聯系,且大多保留了升格前的院校特色,因此能夠順應轉型的需要,在設備、師資等方面有一定的基礎,而傳統普通本科則缺乏相應的設備。相比而言,將這些院校進行轉型能夠降低成本,實施起來切合實際。雖然將由高職專科升格而來的本科院校轉型為應用技術本科優勢明顯,但在選擇試點院校時仍須提高警惕,嚴格把守質量關。國家在實施轉型策略時,應嚴格考察普通本科院校的硬性、軟性條件,從中挑選一些合適的院校局部試點,積累一定的經驗后再逐步推廣,從而保證應用技術本科的質量,提高其聲譽,為其順利發展鋪平道路。
(三)頒布政策,切實保障兼職教師的利益
將企業中的高級技術人員、民間擁有高超技藝的大師作為兼職教師聘請到職業院校任教是解決技術本科院校高水平教師短缺問題的重要途徑之一。國家應制定相關政策來提高兼職教師的積極性。一方面,政府可以在資金上予以支持,在撥款制度、科研項目、教師職稱評聘比例方面予以一定的保障。另一方面,政府應積極倡導全社會形成一種崇尚技術、尊重技能人才的氛圍,這樣,這些兼職的優秀技術人才才有可能不計報酬地投身于技術人才培養之中。
(四)洞悉市場,準確把握人才需求格局
應用技術本科須按職業崗位群來設置專業,突出與普通本科不同的特色專業。普通本科所培養的人才在一定程度上能滿足一些崗位的需求,但由于其供過于求,大量人才浪費,而且由于市場變化,一些專業設置已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因此,應用技術本科在進行課程設置時要加強市場調研,設置市場緊缺的專業課程,這樣其培養的技能人才才能為社會所用,才能解決我國人才供給的結構性矛盾。通過項目教學、訂單培養,加強學生頂崗實訓等教學改革,在企業中建立教學實訓基地,從而彌補其辦學經驗不足的缺陷,使其培養的人才能夠順應市場的需求。
[1]周遠清.念好四本“經”——學習貫徹“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工作會議”精神隨想[J].中國高教研究,2012(5):1.
[2]石偉平.時代特征與職業教育創新[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3]石偉平,徐國慶.試論我國技術本科的發展[J].職業技術教育,2003(31):5-9.
[4]洪金建.教育部統計顯示: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就業率墊底[N].中國青年報,2013-07-03(3).
[5]畢結禮.高技能人才開發探索與實踐[M].北京:企業管理出版社,2005.
[6]楊向格.我國高技能人才短缺的社會學思考[J].現代企業教育,2010(2):157-158.
[7]李建奇.高等職業教育研究與實踐[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6.
[8]曹洋,馮琦琳.高職院校開設技術應用型本科的可行性與必要性研究[J].職業教育研究,2014,(8):11-14.
[9]徐國慶.職業教育原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責任編輯:楊在良)
On Developing App lied Technology Colleges:"Transformation"Rather Than "Upgraded"
HAN Jing,ZHANG Li-yue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Jinhua Zhejiang 321004,China)
Since the popular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China has encountered a structural imbalance dilemma-the saturation of ordinary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alents and scarcity of market high skill talents.To relieve the predicament, relying solely o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upgraded into technical colleges may cause drawbacks such as undergraduate and graduate upside down and the bigger ratio of the students to teachers.This article proposes that the ordinary undergraduate colleges can be transformed into technical colleges.After an analysis of its rationality and problems,it is proposed that a variety of strategies need to be implemented to realize the transformation successfully.First,strengthen the guidance and pay attention to creating a social atmosphere of technology.Second,highlight the practical,careful selection of appropriate institutions.Third, promulgate the policy and effectively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part-time teachers.Fourth,have insight into the market and accurately grasp the pattern of demand for talents.
ordinary colleges;applied technology colleges;transformation;dilemma;measures
G710
A
1672-5727(2015)10-0009-04
韓靜(1990—),女,浙江師范大學職業技術教育學院2014級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農村職業教育。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項目“當代社會變遷對農村青少年職業教育選擇的影響機制研究”(項目編號:14YJA88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