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生
摘要: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任務型教學符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體現了“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是發展初中生自主閱讀能力的重要策略。初中語文教師必須充分發揮主導作用,在尊重學生意愿的基礎上進行有意義的指導,正確處理好師生關系,營造好的語言環境,更好地促進任務型閱讀教學的實施,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水平。
關鍵詞:任務型閱讀教學 初中 語文
一、充分重視教學任務,激發學習動機
語文新課標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把課堂教學的主體地位還給學生,任務型閱讀教學可以將學生的學習態度從被動接受向主動獲取轉變,為學生提供了更多互動和交流的機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所以,教師必須要充分重視任務型教學,結合學生學情,構建具有知識性的新穎的語文閱讀課堂。
比如在《濟南的冬天》一課,初中生對于寫景抒情的課文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鑒賞能力,并且也掌握了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如何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感受去體味文章優美的語言和意境,就成為了語文教師的教學難點,而閱讀教學則可以解決這個難題。在閱讀之前,教師提出閱讀任務,要求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濟南冬天獨具一格的特點是什么?課文是從什么角度,用什么手法來表現這一特點的?文章中描寫的三幅畫面是什么?學生都能活躍、積極地投入到課文閱讀中,學習興趣非常濃。
二、巧妙設計教學任務,開發思維空間
有效的教學任務能夠使學生獲得發展,加深對知識的構建和掌握,激發學生探究知識的積極性。因此,初中語文教師應設計多元的閱讀教學任務,營造開放的閱讀環境,提供實踐的機會,開發學生的思維空間,引導學生循序漸進地完成教師設計的學習任務,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在講授《從百草園到三昧書屋》時,教師首先要求學生齊讀課文,然后回答問題:百草園和三味書屋與魯迅的生活有什么關系?魯迅在百草園的生活十分愜意,那么到了三味書屋以后還會不會快樂呢?學生們迅速進入了學習狀態,大家踴躍回答問題。
三、合理評價教學任務,樹立學習自信
比如講《背影》一課,作者將平凡的父子之愛濃縮到“背影”這個特寫鏡頭上,平實的語言中飽含深情。教師帶領學生精讀課文,品味“四次背影”和“四次流淚”,了解作者的情感變化,培養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和歸納、表達能力。教學時學生對文中父親的形象分析存在差異,有的學生不能從文中發現父親的深切情感和對兒子的細微關懷,這時教師不要立即批評學生,而是換一種方式去引導他們:“同學們,文章從語言表達、心理描寫等方面塑造了父親的形象,老師相信你們一定能夠從中感受到父親深沉的愛。”這樣的方式有利于提升初中生的參與熱情,進一步發展其閱讀能力和綜合素養。
總而言之,任務型閱讀教學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啟發想象力和創造力,促進學生積極參與語言交流活動,實現共同進步。初中語文教師要積極探索如何更好地將任務型閱讀教學應用于課堂教學中,讓學生在任務中成長,為終身發展奠定基礎。同時,教師還要努力提高教學水平,設計具有創新性和多樣性的閱讀任務,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探究意識的發展。
參考文獻:
[1]于芳,人教版初中教材與民族作家作品探微[J].中學語文教學參考.2014(36):9-11.
[2]劉彩平.初中語文分層輔導實施步驟分析[J].中學語文教學參考,2011(3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