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永欣
摘要:小學語文的自主探究性學習對于學生的發展和成長至關重要,它可以激發學生的自主性,主動探索知識,加深對語文內涵的理解與認知,有助于學生文化素養和道德修養的共同發展。本文從自主探究性學習的內涵切入,分析其應用于小學語文學習的重要性,并且提出了對小學語文自主探究性學習方法的一些建議,以對小學語文的自主探究性教學探索提供借鑒。
關鍵詞:小學語文 自主探究
小學語文作為一項非常基礎的科目,是學生打下扎實基本功的必經之路,也是更好地理解其它科目的重要基礎。在當今日新月異的社會背景下,傳統教學模式已經不再適宜培養新型人才,語文教育教學更加注重學生素質的全面提升,不僅要注重知識層面的積累,還要提升學生的內在修養以及思維模式。因此,在各種教育改革背景下,亟需對傳統教學模式進行創新。與傳統的灌輸式教學形成對比,自主探究式學習使得學生充分發揮自主性,引導并激發學生對語文的興趣,使學生能夠主動地去獲取知識,更有利于他們對于語文知識的深入理解和活學活用。
一、自主探究性學習的內涵
自主探究學習是指學生能夠主動地在某學科或者現實生活中的某個情境中進行探索發現,通過相互合作和表達交流來找出問題的解決方法。作為一種新型教學模式,自主探究性學習能夠充分培養學生的自發性和自主性,在老師的積極引導下,與同學和老師交流合作,主動地獲取知識。事實上,這種教學方式可以引導學生更好地對所學知識進行理解和吸收,有利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受益終身。
二、小學語文自主探究性學習的重要性
語文是小學課程中最基礎的科目,也是眾多科目中的重中之重。小學語文注重最基礎的字詞以及語句理解,語文功底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日后其它學科的學習和理解。然而,傳統語文教學經常是機械地灌輸字詞,要求學生進行朗讀和背誦課文。這種方法確實可以讓小學學生通過記憶的方式掌握字詞以及句式用法,但是卻無法使得學生真正理解課文中作者所要表達的意義、內涵以及思想感情。語文學習是以能夠解讀字句內涵為目的的。而灌輸式的傳統教學顯然十分枯燥無味,會大大降低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無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自然也就無法在小學階段打好語言基礎。然而,自主探究性學習則非常適用于語文這種理解性科目的學習,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可以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自發地去進行語文知識的探索,變被動為主動,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吸收知識,此外,在此過程中學生會與其他同學以及老師進行主動的交流與合作,這實際上也提升了學生與他人交流以及合作的能力,促進團結合作精神以及創新精神的培養,提升學習興趣和增強自信,提高其綜合能力、學習能力以及團隊合作能力,全面提高自身素質,促進身心健康發展。
三、小學語文自主探究性學習的方法
(一)教師積極引導,挖掘學生興趣
小學生的自制力較差,因此自主探究性學習離不開老師的耐心引導。老師需要對學生存有足夠的耐心、包容和信任,積極鼓勵學生自主探索,主動提問,主動發表自己的觀點,包容各類答案,絕不能因為學生的答案錯誤就去批評指責,這樣只會打擊學生自信心,對學習和自主探索產生抗拒。此外,老師要善于發現學生的興趣點,充分從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入手,逐漸引入語文學習內容,使學生能夠有興趣有耐心將學習的知識聽下去,并且創造自主探索和討論的良好學習氛圍,激發學生興趣。只有學生對語文產生興趣,他們才能從心底接受這門學科,積極地去學習和深入理解其中內涵。
(二)加強彼此的交流合作
孩子的思維和大人不太相同,看問題的角度也各自迥異。如果只是老師去與學生交流,解答和傾聽意見,難免會出現對對方觀點的錯誤解讀,老師從而無法將知識點和學生敘述明白,學生也無法真正理解知識點。然而同齡人思維方式更加相似,與同學的交流有時候可以促進他們對于語文知識的理解,也能暴露出小學生對于知識理解的共同問題,老師可以及時給予指導和解答。其次,學生們的相互合作交流,可以在交換意見中使每個學生都能看到針對一個問題的不同思路,有效地拓寬學生思路,學會多角度考慮和解決問題,培養靈活的思維方式,而且學生之間的合作交流活動也可以激發他們的競爭性,使得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進行語文學習,并且力爭上游,在語文學習方面也更加刻苦,同時,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和集體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帶領學生進行實踐
語文多為思想感情以及深層內涵的表達,內容比較具有主觀性,學生要想真正理解行文中蘊含的思想感情,需要親自去實踐去體驗。因此,這要求老師能夠多組織一些社會實踐活動,例如郊游,體會不同季節課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還有一些幫助他人或生活勞動的實踐活動,使學生充分體會幫助他人的熱情和勞動工作的不易,將語文學習內容和現實緊密聯系起來,促進學生對于課文其中內涵的理解與感悟,此外,這些實踐活動更能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和綜合素質,讓學生在提升文化素養的同時也能提升道德修養,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有利于身心全面發展。
四、總結
自主探究性學習對于開展創新教育有著重大的作用,能夠引導學生發掘自身興趣,主動地去學習語文知識,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自學能力,促進自身全面發展。比起傳統的語文教學方法,自主探究性學習給予了學生更多的自由,有助于他們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更好地學習語文,為日后理解其它科目打好基礎,真正地理解語文,熱愛語文,熱愛祖國博大精深的文化,成為一個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臧桂英.探究性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 3(7):107 -108.
[2]胡朝敏.淺談小學語文探究性學習[A].《現代教育教學探索》組委會.201 4年2月現代教育教學探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現代教育教學探索》組委會:,2013:1
[3]顧娟.小學語文“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的探索[J].閱讀,2012(16):24 -26.
[4]許宏云.小學語文自主探究學習理念的引入及教學策略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3(13):1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