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棟奇 胡芳
摘要: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老舊城鎮道路市政交通存在諸多問題。以問題為導向,尋找借鑒國際先進整治改造實踐案例,提出城鎮道路綜合整治理念。合理運用交通規劃設計理論方法,確定道路綜合整治方案。
關鍵詞:城鎮道路 綜合整治規劃理念 設計實踐
1、城鎮道路系統布局規劃的重要性
合理的道路系統是城鎮交通的“骨架”,是城鎮進行生產和生活的“動脈”。城鎮具備多種功能,其中城鎮道路系統布局是否合理直接關系到人們是否能安居樂業。道路系統一旦規劃確定,就決定了城鎮發展的方向,影響久遠。城鎮各級道路既是劃分城鎮各片區地段、各類城鎮用地的分界線,又是它們之間的聯系通道,因此城鎮道路應與城鎮用地規劃相結合,做到系統完整、分級清晰、功能分工明確,能適應各種交通運輸,同時滿足城鎮環境的要求。
2、城鎮交通功能的設計問題分析
2.1生活服務型的道路分析
對于生活服務型的道路而言,其主要服務對象是城鎮的上班族以及物資運輸和購物娛樂等出行需求,通常情況下主要采取主干道和兩條支路的方式進行設計,伴隨著城鎮公共交通事業不斷發展,其多數人上班出行將會選擇比較方便的公交和快速公交等,因此設置出專業的公交車道,并且分時間進行車道限制也是十分必要的。
2.2商業服務型的道路分析
對于商業服務型的道路而言,主要是為商業圈以及購物廣場和大型超市等位置設置,對于這些位置普通人流量都是比較密集的,須要將行人安全以及交通流暢作為重要的規劃內容,通過設置港灣式公交站以及出租車停靠站等,在進出購物商場、停車庫的方向進行分離,這樣可以更好的保證交通暢通性。
2.3園林景觀型的道路分析
對于園林景觀型的道路而言,其主要目的便是重視市民娛樂休閑,比如武漢東湖大道,其道路主要目的不是對城鎮的交通進行分擔,最終目的是提高市民生活質量。此外園林景觀型道路設計的過程中,通常情況下是采用二幅路進行布置,綠化要達到百分之四十以上,同時要將其設置成為開放式廣場形式,人行道在較為開拓的基礎上,保證兩邊綠化的自然美觀,此外要設計港灣式車站以及地鐵口,方便行人出行。
2.4車道寬度
機動車車道寬度會對行車的安全產生直接影響,在對其確定的過程中要嚴格結合行駛速度以及安全距離,和我國現階段實施的《城鎮道路設計規范》相結合。但是由于城鎮發展的不同,所以對道路提出的要求也是不同的,現階段道路在服務過程中的主體就是從大車逐漸變為私家車,車道在設定的過程中要結合服務對象進行有效的確定。
3、整治規劃思路目標
遵循“提升綜合競爭力、滿足社會需求和美化居住環境”的原則,圍繞城鎮功能、環境、形象等要素,提出“以人為本、安全有序、智慧高效、品質魅力”四大目標。①以人為本,實施優化人行道鋪裝,增設人行過街設施,設置非機動車專用道。②安全有序,實施優化道路斷面,設置機非分隔護欄,路口渠化,優化路邊停車布局,劃分公共停車區域。③智慧高效,實施引入智慧路燈,加裝信號燈控,優化標志標牌。④品質魅力,實施維修破損路面并鋪瀝青,管線清理及入地,增加綠化量,升級公交車站,增設街區家具、果皮箱等附屬設施。
4、整治改造方案設計
4.1規劃制作過程中項目管理的重點分析
在城鎮中,交通問題通常和城鎮的土地利用情況和經濟發展等存在直接聯系,在城鎮交通內部也存在著多種關系,另外城鎮交通系統的內部也在一定程度上呈現出多樣化的方式,并且彼此之間還能進一步形成互動。此外在交通規劃體系中,自身也屬于多層次系統,在微觀以及中觀和宏觀層面上需要進行相互規劃和銜接,同時要和城鎮的總體規劃之間進行相互調節,在進行規劃編制時,需要一些大量的資料作為支撐,但如何在較短的時間內獲得準確和全面的基礎資料,和工程進程以及強度等也存在著直接聯系。
4.2根據道路所在區域、時間及服務對象確定其職能與特征
在新的理念下,應根據道路穿越城鎮不同的區域來確定其職能特征,比如:1)商業區道路商業、公共活動中心等區域,土地開發強度高,各種功能與設施集中,人流量大,因此道路規劃設計應加強軌道交通與地面交通銜接、注重立體分流,避免過境交通的穿越,提供密集的慢行網絡和高品質的慢行環境。2)居住區道路居住區是城鎮中最大的功能區域,是通勤生活、休閑交通的發生地點,城鎮道路除了承載交通功能外,同時應提供居民休閑、交流、活動的場所。居住區應形成密集的慢行網絡以及便利可達的日常生活服務設施,并與公共交通緊密結合,部分道路可適當控制活躍程度,營造靜謐的居住環境。另外,在居住區內部及周邊增加就業崗位,以降低遠距離通勤所帶來的交通壓力。3)產業區道路以制造、加工、服務為主的產業區,道路主要考慮貨運交通、工人通勤交通等,行人活動較少,因此道路兩側可以設置較寬的建筑退界,通過綠化種植來創造健康舒適的道路空間。
4.3城鎮道路規劃應加強干、支合理分布,并提高支路網密度
在道路規劃中普遍存在的通病就是重干道、輕支路,干道越做越寬,支路網密度卻很低,其直接后果就是道路通達性差、車輛和行人繞行較多、過寬的道路導致行人過路困難。實際上,提供足夠的路網密度比單純追求干道的寬度更重要!但在建設中,為追求土地開發的最大利益,小區規模常常做得很大,支路網卻做得很少!大片的土地僅靠很少的幾條道路來分割。初期因新區人口少,支路網密度低的問題不易顯現,但隨著城鎮的發展,新區支路網密度過低與交通需求激增的矛盾就會凸顯,這時候再進行支路網改造,其代價會很高。
結束語
城鎮道路的規劃和設計對城鎮居民的生活而言,存在著直接的聯系,對城鎮交通運輸和市民的出行有著直接影響。在城鎮道路新建及提升改造的過程中,將會引起一部分地區或者主要車道位置的流量發生變化,對于居民的出行也會帶來嚴重的影響。
參考文獻
[1]吳偉松.小城鎮道路橫斷面規劃設計與路面典型結構研究嘗試[J].建材與裝飾,2011(15):279- 280
[2]劉擁輝,湯紅艷,豐凱亮,張科,小城鎮道路交通整治要點探討[J].小城鎮建設,201 2(02):61 - 65.
[3]夏晶晶.基于出行特征的小城鎮人性化交通空間優化對策[A].中國城鎮規劃學會、東莞市人民政府持續發展理性規劃-201 4中國城鎮規劃年會論文集(1 9小城鎮規劃)[C].中國城鎮規劃學會、東莞市人民政府:中國城鎮規劃學會,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