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正亮
摘要:少林武術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中華文化的寶貴財富,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絢麗瑰寶。少林拳是少林武術的精華所在,是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少林拳法具有內外兼修,內外并重的特點,在開展過程中注重養生之道,能夠通過少林拳法的練習,進一步起到強身健體的功效,少林拳法的大成,極其獨特的民族風格受到了廣大人民的喜愛。
關鍵詞:少林拳 健身 技擊
一、少林拳的主要練習方式
1、少林拳攻守方面的練習。少林拳的發展基礎是小洪拳。小洪拳是少林拳的基本內容,講究弓步劈心掌其上部為上所不進中門,其手法右手隔欄。左手為一,左掌配合右手,左部經絡而逐步推出步伐,上下相互配合,采用左右交替配合,保證攻中有防,防中有守。進一步體現拳法的精髓,在少林拳練習過程中,應當注重其實用型。例如,在練習抱手束身這個動作時,需要注重右手遮擋同時,在開展這項拳法訓練需要左蜷左不回收束身,進而再向下砸,而左腳則需注意進一步收到右腳旁邊,并且隨著動作的推進,身體要下蹲進一步縮成弓步,其防范的主要內容是借助對方的公式,對方的拳打或腳踢。此時自己應及時退步瘦身,并且作出進一步攻勢,將左拳砸向對方的右腳,在防守中兼顧進攻,其招式也可以進一步歸納為用腳踢,用束身防的特點。隨著動作的延展,緊接著是需要進一步向前傾,當對方腳位落地之時,就需要進一步將左腳直深入對方的弓步之中并左手變成掌,其身法講究變化多端,在進攻過程中,通過這種方式實現連環打法,在身手腳步緊密相互配合,融為一體的情況下,需要全身相互配合,牽一發而動全身,正如少林拳相傳歌訣中所言,須知先上身,腳手齊至斯。需要結合相關練習和拳法,做到應用自如,變化如神。
2、少林拳練習過程中對于動作方面的要求。少林拳講究攻守兼備,在拳法練習過程中,需要掌握其套路拳術,需要注重攻守兼備,攻防方面的練習需要加以融合和配合,練習拳法需要注重攻防方面內容的掌握,不能將傳統武術套路和自選表演套路相互等價。傳統的武術套路講究以攻為守,是一種較為實用型的拳法套路,結構內容上與表演室套路有明顯不同,在套路方面,有無積極練習的價值是判斷其是否能成為攻守兼備的關鍵。
手的鍛煉手是人體重要兵器,可攻可受,也可以全攻。因此,需要根據攻守狀況及防守的不同需求,及時變化相關手法,以此,應對不同的出擊方式,手臂在人體中的三大節中為稍節,這也是少林拳法有別于其他拳法的重要特點之一,人的手臂可以分為三節,肩為根節,肘為中節,掌為梢節。同時,在進攻過程中也包含了起、隨、追三個過程,即手起、肘隨、肩椎這三方面,這也是利用手開展實際進攻的重要內容,在防守時,則需根據實際變化貼身防范,順勢起落,進而彌補自身破綻。
同時,還應當注重方法。練習過程中的方法是否正確,是否得當,直接影響著練習的效果,手法,嚴法,步法,身法,這幾方面相互融合,相互配合,相互協調,才能共同構成完善的少林拳法,少年前的練習過程需要注重不定式和定時兩種練習方法,所謂的定式練習法,就是按照傳統的一招一式去練習,在練習過程中有一定的套路是一個固定的形式,這在實戰過程中往往意義不大,實戰過程往往不會用到定式,定式是不定式的基礎和雛形,在練習過程中,需要掌握定式,以此為前提,為將來的不定式做出準備,從定式到不定式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只有扎扎實實問答問答,注重過程,才能逐步實現從定式到不定式的轉變。
步伐方面。人體三節中的根結就是不,是人體的萬物之源,是人體的基礎部分,少林拳法中的樁攻就體現了步的練習,在使用樁攻時,需要注重步的落地,穩如泰山,弓步、馬步步伐都要兼顧靈活變化,靈敏的少林拳法還講究向前、后退、回旋等形式.這也是少林拳法不法的獨到之處。
少林拳的手法,身法,眼法步伐之間的相互協調配合,少林拳法之所以能夠流芳百世,逐步發展是有其自身演練特點的少林拳法,注重健身價值和積極作用,相互融合相互配套練習,少林拳法應該先從最基本的開始入手,蹲馬步打好基礎,再進一步學習基本動作和基本方法,學習各種拳術套路,在學習過程中需要對身法手法,研發步伐等各個方面與具體掌握手法是曲而不直,由上而下滾入滾出,相輔相成的,而眼法則是手到眼城,以目傳神,目隨招式等等,需要眼觀六路。進而及時了解時態變化,做到法不離眼,而身法是具有側收、近退、等特點,需要注重起,橫、落、順,反靈活,進退順遂,收縱展放等等,需注重穩固輕盈,落不生根,總之,個個法則之間需要由淺入深的在練習中循序漸進,持之以恒,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二、少林拳的技擊特點
1、傳統套路練習是訓練技擊技能的重要手段。練拳講究練習攻守過程的套路,需要經過刻苦訓練,從而實現柔性,寸性,剛性之間的相互配合,練習時,需要注重進退散落以及起落飛縱等等一系列動作變化,要求相互組合,相互配合,進而提高攻防能力,實現增長功力,在少林拳的練習過程中,需要注重每套三節,每一節需要及時把握其長度,兩節合在一起需要超出一般拳術的長度。
2、勇猛剛勁。少林拳突出一個硬字,要求快速,有力,勇猛,拳法需要腰如蛇行,在實踐過程中,一旦有機會需要抓住時機進行強攻硬取,任何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在少林拳勇猛剛勁的要求下,同時還需要快慢相結合,剛柔并濟,動靜相宜,只有這樣才能做到虛而不曲,直而不直。
3、內外合一,形神兼具。內外和,行間距是少林拳的整體特點,是指心、意、神方面做到協調統一。要求手、神、眼相互配合,內與外,型與神之間的聯系和統一,既要做到內外合一,又要講究相關規范,做到精神傳意,思想和動作高度融合。
三、少林拳的健身價值
長期實踐表明,開展少林拳運動,能夠進一步改善中樞神經的功能,中樞神經具有支配其他神經系統以及調節相關臟器功能的作用,人的生存也是依靠神經系統的調節控制來實現的,通過將各個器官有機統一,使其相互配合,維持人體的生命形態。因此,無論哪一種的運動方式,都需要注重加強對中樞神經的鍛煉。少林拳要求注意力集中,呼吸動作相互配合,相互鍛煉,進而起到良好的大腦皮層促進作用。同時,通過鍛煉還能進一步增強抵抗力,對于少林武術動作方面進行分析,包括全身肌肉關節的相互配合以及呼吸的配合運動,由于運動時需要全身肌肉關節的旋轉,運動時段,動脈血管也得到了不斷的舒張,進而起到了血管保健的功效。因此,長期進行少林拳的鍛煉,對預防心臟疾病及各種動脈硬化都有十分積極的作用,通過少林武術中跳躍等方面練習,可以進一步提高肌肉質量以及相關關節的活動能力,從而增強肌肉興奮度,由于鍛煉需要與肌肉的收縮緊密配合,通過肌肉收縮牽引而實現骨骼和關節的屈伸。開展少林拳的練習,對于強健關節以及增強身體柔韌性和肌肉彈性,都有十分積極的促進作用。
結論
少林拳是在古代健身術的基礎上,汲取各家武藝之長而發展得來的。逐步形成了一個拳派,少林拳不僅技藝精湛,并且其積極思想和文化內涵同樣豐富多彩,少林拳可以自衛、安身,同時也能強筋健體,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需要進一步了解少林功夫,繼承和弘揚少林武術的文化傳統。
參考文獻
[1]邊菊平.健身秧歌在休閑體育中的優勢研究[J].渭南師范學院學報,2015,(06).
[2]徐虎潑,汪晗,許宗樂.鄭州市中學少林拳開展狀況研究[J].少林與太極(中州體育),2014,(02).
[3]李紅衛.鄭華.中原武術的文化內涵和功能特點[J].少林與太極(中州體育),20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