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國有 程旋真
新一輪世界金融危機不會到來,中國經濟依然具備應對這場危機挑戰的能力,中國經濟依然是世界經濟穩定復蘇的中堅力量。
今年6月以來,經歷兩波劇烈的大幅度下跌,中國股市上證指數由6月12日的5178點跌到8月26日的2850點,下跌幅度45%,與此同時,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也由8月10日6.20,大幅度下跌到8月14日6.40左右,人民幣兌美元貶值幅度達到3%左右。
受上述兩因素影響,全球股市、國際大宗商品和外匯市場也伴隨著出現劇烈動蕩。有人甚至認為,一場新的世界金融危機可能已經到來,全球經濟可能再次面臨嚴峻考驗。筆者認為,新一輪世界金融危機不會到來,中國經濟依然具備應對這場危機挑戰的能力,中國經濟依然是世界經濟穩定復蘇的中堅力量。
金融危機四大成因
縱觀上世紀80年代以來世界金融危機的發生發展過程,導致一國金融危機暴發的原因主要來自四大因素危機:一是房地產泡沫破裂,跌幅40%以上;二是股市崩盤,跌幅40%以上;三是貨幣危機(一國貨幣匯率大幅度貶值),跌幅40%以上;四是政府債務危機,政府債務占GDP比重100%以上。
一是房地產泡沫破裂。上世紀80年代以來,世界上幾乎每一次金融危機暴發過程中都有房地產泡沫破裂因素。1986-1989年日本房地產泡沫極速發展,到1990-1992年日本房地產泡沫破裂,引發了日本泡沫經濟破裂,至今日本國內經濟陷入近20年的經濟低迷。1997-1998年東南亞金融危機暴發期間,也伴隨著這些國家房地產泡沫破裂。2007-2009年美國次貸危機暴發,實質是房地產泡沫破裂的危機,最終引發了一場席卷全球的國際金融危機。
其次股市崩盤。股市崩盤對世界經濟的殺傷力是非常巨大的,幾乎每次金融危機暴發的時期,都會伴隨著股市崩盤的危機。1987年美國股市突然暴跌引發了其后幾年經濟衰退。1990年-1992年日本股市崩盤,由38957點跌到14000多點,引發了日本泡沫經濟的破裂。2008年8月至2009年3月5日,美國股市崩盤,道瓊斯工業指數由12000多點跌到6470點,引導全球股市崩盤,使美國次貸危機最終發展成為席卷全球的國際金融危機。
第三是貨幣危機。1990-1995年,俄羅斯盧布兌換美元由幾盧布換一美元貶值到5000盧布換一美元,匯率崩潰導致俄羅斯經濟徹底崩潰,國家經濟社會大倒退。1997-1998年東南亞金融危機時期,東南亞各國貨幣均出現了大幅度貶值。可見,一國貨幣大幅度貶值往住容易引發一場金融危機。
最后政府債務危機。上世紀80年代,拉美國家暴發了嚴重的政府債務危機,引發了嚴重的經濟危機。2009年底至今的歐洲國家主權債務危機,造成歐洲經濟增長在過去幾年持續低迷,在全球經濟復蘇過程中是最匣的區域。
危機強弱的決定因素
一個國家暴發金融危機的強弱取決于兩個方面,一是上述危機因素中每一個危機因素本身的強弱。二是上述四大危機因素的組合程度。
一個危機因素暴發時是小危機或不表現為危機。當上述四大危機因素的任何一個危機因素暴發時,都會造成一國或全球性金融危機或經濟動蕩發生,但往往表現為小危機甚至不表現為危機。如2008年至2014年6月,中國股市持續6年半的熊市低迷,因為是一個危機要素,中國經濟增長率世界第一,沒有表現為危機。再如歐洲政府債務危機,也因為是一個危機因素,也沒有演變成世界性金融危機。還有美國政府債務占GDP比重100%左右,但由于是一個危機因素,美國經濟2009年-2014年一直穩定在2%左右,是歐美國家經濟形勢最好的國家,不表現為危機。
兩個危機因素同時暴發時則表現為經濟大危機。當上述四大危機因素中有兩個危機因素同時暴發,則很可能演變成一場比較大的經濟金融危機。如1990年-1992年日本股市崩盤再加上房地產泡沫破裂,最終引發日本泡沫經濟破裂,表現為大危機,日本國內經濟陷入長達20多年的經濟低迷。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房地產泡沫破裂危機)再疊加上2008年底和2009年初美國股市崩盤,也是兩個危機因素同時暴發,最終演變成一場席卷全球的國際金融大危機。
三個危機因素同時暴發時將會是特大經濟危機。當上述四大危機因素中有三個危機因素同時暴發,則會表現為一場特大經濟危機。如上世紀90年代的俄羅斯,是股市崩盤、貨幣崩潰、政府債務危機三大因素同時疊加,成為一場特大經濟危機,俄羅斯國家經濟社會全面大倒退。
四個危機因素同時暴發時將是社會動蕩。這個國家一定面臨經濟全面崩潰,社會動蕩,政權更疊,甚至國家四分五裂。
近期,伴隨著歐美國家經濟復蘇緩慢,中國和新興國家經濟增長下行,尤其是中國近期出現股市大幅度下跌,以及人民幣匯率大幅度調整,引發短暫的世界股市大跌和匯率大幅度動蕩。一些人擔心,中國會不會出現經濟危機?中國危機會不會引發全球性金融危機?筆者認為,中國具備應對金融危機的挑戰的能力,中國不會引發世界性經濟金融危機。
中國仍有巨大回旋空間
今年上半年,中國經濟增長率7%,低于去年全年增長7.4%的水平,中國經濟下行依然面臨巨大壓力。特別6月、7月、8月中國股市出現大幅度波動,8月人民幣匯率也出現3%-4%的幅度的調整,與此同時,世界各國匯率和股市均出現了劇烈振蕩。世界經濟似乎可能出現新的危機挑戰,中國經濟將面臨巨大的風險和挑戰。中國能否應對可能出現的新的危機和挑戰?我們認為,中國經濟應對可能出現的金融危機挑戰仍然有巨大的回旋空間。
房地產已經進入緩慢復蘇階段。這一因素是對中國經濟影響最大,去年和今年一季度房地產銷售面積分別下降7.6%和9.3%,銷售額分別下降6.3%和9.2%,這是經濟增長由上年7.7%下滑到7.4%,到再下滑到今年一季度7.0%的主要原因之一。今年3月底國家三部委降低商品房首付到20%-40%,財政部與國家稅務總局對2年以上住房免征營業稅,以及各地取消房地產限購政策,二季度,我國房地產銷售迅速回升,今年上半年全國房地產銷售面積增長3.9%,銷售額增長10.0%。房地產對經濟下行的作用明顯減輕。8月27日,六部委調整“樓市限外令”外國人買房門檻降低,境外機構在境內設立的分支、代表機構(經批準從事經營房地產的企業除外)和在境內工作、學習的境外個人可以購買符合實際需要的自用、自住商品房。8月31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財政部、央行聯合下發通知,宣布從9月1日起“二套房”的公積金貸款首付比例降低。對擁有1套住房并已結清相應購房貸款的居民家庭,為改善居住條件再次申請住房公積金委托貸款購買住房的,最低首付款比例由30%降低至20%。顯然,這兩項政策對于未來房地產市場的繼續復蘇都將起到重要的支撐作用。可以預料,下半年和明年,房地產對經濟的支撐作用依然可以持續,因而,不會對中國經濟形成負面影響。
人民幣匯率不會出現大幅度貶值。這一因素未來幾年發生的概率也很低。中國人民銀行8月11日宣布,為增強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的市場化程度和基準性,央行決定完善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報價。8月11日實施新報價方式后,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為6.2298元,較上日下調逾1000個基點,經歷了8月11日啟動的一次性修正之后,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和即期匯價在整個8月份分別下跌了4.45%和2.68%。這次人民幣匯率下跌調整,是我國適應市場變化所做的一次主動性調整,人民幣未來不會出現大幅度貶值。因為中國經濟經歷了十幾年高速增長,即使今年經濟增長下行,但7%的增長率依然遠遠高于絕大多數國家,具備人民幣匯率穩定的經濟基礎。因此,由人民幣匯率大幅度貶值引發的中國經濟危機更是不太可能。
三是中國政府債務風險完全可控。這一因素未來幾年發生概率也不大。因為,截至2014年末,地方政府一類債務余額15.4萬億元,政府負有擔保責任的債務和可能承擔一定救助責任的債務8.6萬億元,三類債務共計24萬億。截至2014年底,中央財政國債余額95655.45億元,中央地方政府債務合計33.56萬億元,占GDP的52.78%,距離實際暴發政府債務危機國家100%水平相比,中國還有較大的回旋空間。即使面臨新的經濟下行壓力,中國政府仍然可以通過增加一定政府債務進一步刺激經濟。可以預料,下半年和未來幾年,中國政府債務依然在可控范圍之內,不會出現政府債務危機。
四是中國股市波動時間短暫且已進入穩定階段,對經濟沖擊影響有限。今年6月15日以來,中國股市因為打擊配資,引發股市大幅波動,短短不到三個月時間,上證指數下跌幅度高達45%。目前,管理層對股市已經采取了一系列穩定股市的政策措施,預計下半年和明年將進入探底回升的過程。
綜上所述,中國經濟運行中導致危機的四大危機因素三個都沒有明顯問題,只有股市大幅度下跌,已經對經濟增長產生負面影響,但最多還只是小危機,甚至如果應對好還可能不會表現出危機。目前,針對房地產因素國家又加大刺激力度,對經濟的支撐作用將表現出來;人民幣匯率已經出現企穩態勢,下半年不作有大的波動,并且對刺激出口還有一定積極影響;政府債務中國還在安全線以內。并且政府簡政放權,激發民間活力,“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政策正在發揮作用。同時,國務院正在加大基礎領域投資穩增長的力度。預計到年底,中國經濟將進入企穩階段,明年將進入新一輪復蘇繁榮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