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振斌
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江蘇徐州 221008
中小學生安全教育全媒體出版研究
陳振斌
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江蘇徐州 221008
中小學生安全教育對于加強社會安全管理,提高中小學生安全意識、安全技能和素質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分析了中小學生安全教育的現狀,指出中小學生安全教育的要求,引入全媒體出版的概念和技術,提出了中小學生安全教育全媒體出版的策劃思路。
全媒體出版;中小學生;安全教育
中小學生安全問題一直是全社會關注的焦點,它關系到千千萬萬個家庭的幸福安寧和社會穩定。教育部、公安部等單位對北京、天津、上海等10個省市的調查顯示,全國每年約有1.6萬名中小學生非正常死亡,平均每天約有40名學生非正常死亡。我國政府歷來重視中小學生的安全問題。早在2007年,在《義務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及《中小學幼兒園安全管理辦法》、《教育系統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的基礎上,教育部制定了《中小學公共安全教育指導綱要》。《綱要》要求,通過開展公共安全教育,培養學生的社會安全責任感,使學生逐步形成安全意識,掌握必要的安全行為的知識和技能,了解相關的法律法規常識,養成在日常生活和突發安全事件中正確應對的習慣,最大限度地預防安全事故發生和減少安全事件對中小學生造成的傷害,保障中小學生健康成長。本文在分析中小學生安全教育現狀的基礎上,根據中小學生安全教育要求,提出在中小學生安全教育領域實現全媒體出版,切實推進中小學生安全教育工程。
1.1 中小學生安全教育現狀
近年來,中小學校安全事故頻繁發生,學校、家庭和社會等各方面對中小學生安全教育的重視程度得到明顯提高,但是也存在以下問題:1)思想認識不到位,安全教育流于形式。有的學校將安全教育簡單理解為安全管理,即認為學校發生安全事故,主要是管理上出現了漏洞,沒有考慮到是對學生的安全教育不充分。有的學校雖然將安全教育列入了課程計劃,但是相比起語、數、外等主要科目,缺乏系統性和規范性,往往流于形式,不能產生實際效果。2)教育者缺乏專業知識,影響安全教育效果。在現實中,安全教育的教育者,不管是教師還是家長,都未經過專業的安全知識培訓,缺乏系統的安全專業知識,對很多安全知識也是道聽途說,因此使得安全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3)安全教育形式單一,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目前,中小學生安全教育還是以教師或家長的說教為主,缺乏互動性。學生使用的安全教育教材主要是講解安全知識點,沒有與安全技能訓練很好地結合起來,因此學生感覺安全教育和其他理論課程一樣枯燥、乏味。
1.2 中小學生安全教育要求
教育部《中小學公共安全教育指導綱要》的頒布,為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提供了綱領性文件。新形勢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要體現以下要求:1)互動性。充分發揮校內與校外、教師與家長、教育者與受教育者之間的互動功能,使安全教育能切實提高中小學生的安全意識和應對突發事件的安全技能。2)及時性。充分利用互聯網、移動終端等數字平臺和技術,實現中小學生安全教育的數字化,使中小學生隨時隨地能夠獲取想要的安全知識。3)多樣性。除了課堂講解外,開展安全教育主題班會、安全知識講座和競賽、安全教育電子游戲、安全教育影視作品體驗等多種形式的安全教育活動,充分調動中小學生學習安全知識和技能的積極性。
“全媒體”是近年來新聞出版領域一個較熱的話題,2008年底隨著長江文藝出版社和中文在線通過傳統紙質圖書、互聯網、手機、電子閱讀器等4種媒介形態同步出版《非誠勿擾》,“全媒體出版”受到業界的廣泛關注。目前全媒體出版在國內還處于探索階段,因此對于全媒體出版概念的界定尚未明確。筆者認為,所謂全媒體出版,是指以現代科技為依托,以滿足讀者多樣化閱讀需求為目標,整合文字、圖形、視頻、音頻和動畫等各種媒體表現手段,融合紙質媒體、網絡媒體、手機媒體、電視媒體等不同媒介形態,形成的一種全新的復合出版模式。全媒體出版不是簡單地將傳統出版中的紙質圖書內容在同一個時間內平移至互聯網、手機、電子閱讀器等平臺上發布,而是根據不同媒介形態,選擇不同表達方式,進行融合性開發。
與傳統出版相比,全媒體出版具有以下特點:1)全媒體出版可以實現讀者覆蓋面的最大化;2)全媒體出版可以實現出版渠道的多元化;3)全媒體出版可以實現資源整合的最優化。
中小學生安全教育全媒體出版,即應用互聯網、移動互聯網、增強虛擬現實和多媒體等數字出版方面的技術成果,開發、制作中小學生安全教育系列出版物,普及日常生活中的各種安全知識,以提高中小學生對常見危險源的認知能力和對突發安全事件自救自護的應變能力,保障中小學生身心健康和安全。中小學生安全教育全媒體出版包括以下四個部分。
3.1 中小學生安全教育交互式數字圖書
中小學生安全教育交互式數字圖書,根據中小學生的閱讀特點,將中小學生安全教育內容進行富媒體編排設計和交互設計,面向平板電腦等智能閱讀終端進行全新設計呈現,為中小學生提供豐富的、可擴展的、精致化的全新閱讀體驗。它不僅可以提供豐富的高清圖片、視頻、音頻、動畫等,同時可以提供趣味化、游戲化、情景化的交互評測和練習。
中小學生安全教育交互式數字圖書能夠提供便捷的擴展學習,包含名詞、術語、人物、事件、知識點的標注,全文任意選擇擴展百科和在線字典;除了提供筆記、書簽、高亮等傳統功能外,還提供全文檢索、學習記錄、筆記分享等紙質書無法實現的功能;配合Moso Teach實現教學互動,可查閱授課教師標注的學習指導和學習重點,與同學分享筆記,獲得課程通知、下載課程資料;將數字圖書下載到平板電腦里,隨時隨地進行學習,平板電腦輕便環保,隨身攜帶,一個平板電腦裝下所有數字圖書。數字圖書學習不受終端、操作系統限制。
3.2 中小學生安全教育增強虛擬現實數字出版
中小學生安全教育增強虛擬現實數字出版,用增強虛擬現實技術(Augmented Reality,AR),配套制作大量三維數字模型,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紙數互動閱讀,配有語音解說、音效等,可以運用眼、耳、口、手多種感官得到全新、多維的閱讀體驗,從平面到立體,從抽象到形象,既有知識性,又有趣味性,使出版物立體化、形象化和趣味化,提高易讀性、普及性和實用性。
中小學生安全教育增強虛擬現實數字出版開發包括兩個部分(如圖1所示):一是“圖像識別工具包”和“二維碼加密解密工具包”的開發。為提高目標識別和加密二維碼的制作效率,對原有識別目標制作工具和二維碼生成軟件進行改進,開發出適合使用的識別目標與二維碼加密整合軟件。可以直接將圖片與網絡數據連接地址批量輸入此軟件,生成可直接嵌入紙質圖書中的可識別目標和加密二維碼。二是內容及其管理數據庫的建設。將數字內容資源儲存到網絡數據庫,將資源信息碎片化并加密處理。并建立用戶管理數據庫,存儲用戶注冊信息與驗證信息。讀者安裝閱讀軟件后,可通過注冊或者登錄紙質圖書中預先設置的賬號,在線觀看、操作或者下載離線資源,實現增值服務。
3.3 中小學生安全教育網絡平臺
中小學生安全教育網絡平臺,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以電腦、手機為終端,實現安全教育的信息化,做到安全知識就在身邊、隨手可得。中小學生安全教育網絡平臺包括安全教育課程(視頻)、安全百科知識庫、安全教育討論區、安全教育活動示范區、安全教育新聞區等板塊。
其中,安全教育網絡課程是網絡教育平臺的教育主體。中小學生面對網絡資源庫的海量信息,自主學習會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就需要老師通過網絡課程為學生理清學習思路。安全百科知識庫根據中小學生公共安全教育內容,分別呈現漫畫、圖片、游戲等形式的資源庫。安全教育討論區包括即時討論和延時討論,即時討論類似于QQ等實時的交流工具,可支持多人交流;延時討論類似于博客、微博等延時交流工具,也可支持多人交流。安全教育活動示范區主要提供各地安全教育活動開展情況、安全教育管理機制、安全教育教學體系等方面的信息。安全教育新聞區主要發布國家有關部門對于中小學生安全教育的政策文件、中小學生安全事故警示案例等內容。
3.4 中小學生安全教育紙質讀本
中小學生安全教育紙質讀本,以教育部《中小學公共安全教育指導綱要》為編制指南,內容包括預防和應對社會安全類事故或事件,預防和應對公共衛生事故,預防和應對意外傷害事故,預防和應對網絡、信息安全事故,預防和應對自然災害,以及預防和應對影響學生安全的其他事件等。圖書內容編排上可以根據不同年齡段讀者有所區別:低年齡段讀本圖文并茂,以有趣的插圖和簡潔生動的語言文字吸引讀者;高年齡段讀本以文字為主、插圖為輔,教給讀者系統的安全知識。圖書表現形式可以充分的多樣化,根據不同年齡段讀者設計繪本類安全教育讀本、故事類安全教育讀本、手工操作類安全教育讀本等。
隨著各級教育行政部門、中小學校、社會和家庭對中小學生安全教育的認識逐步提高,中小學生安全教育出版市場競爭將進入一個更為激烈的階段。當然,這之中也有很多機遇在暗涌,以全媒體出版為導向,并延伸至市場營銷、讀者培訓等環節,將它做深做透,一定能帶動新一輪的出版機遇。
[1]劉文文.論青少年安全教育與社會安全建設[J].四川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6):120-123.
[2]王秀明.小學生安全教育的問題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0.
[3]張雨晗.全媒體出版:現狀與未來[J].現代出版,2013(3):14-17.
[4]陳永東.數字出版內容平臺發展趨勢分析[J].出版廣角,2011(11):10-13.
[5]桂曉風.發展全媒體出版 為全民閱讀服務[J].中國出版,2009(5):56-57.
G2
A
1674-6708(2015)149-0131-02
陳振斌,碩士,編輯,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人文社科編輯中心副主任,研究方向:安全教育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