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衛平
浙江中醫藥大學,浙江杭州 310053
微信在現代醫學教育中的應用模式探索
張衛平
浙江中醫藥大學,浙江杭州 310053
微信作為“微時代”的代表,正從各個領域促進社會生活模式的發展和進步,這也豐富了我們的教育思維和教學方式。傳統的醫學教育難以跟上當前社會所需要的快節奏的人才輸出,因此本文分析目前醫學生培養現狀,根據醫學教育的特點提出可行的微信平臺,以期使微信更系統化的服務于醫學教育。
微信;醫學教育;教育創新
隨著對健康的重視和人口數量的增加,社會對醫生的需求日益增大。醫學院校進行大幅擴招,在校生數量達到“超飽和”狀態,高等醫學院校教育資源,包括師資力量、床位病例等與醫學生高質量的培養模式相比很不協調。有研究表明新媒體能夠高效率、高質量、個體化的輔助醫學教育[1],如能更好的利用新媒體資源進行醫學生的培養,將有可能加速醫學生的成長,節約教育資源。
醫生需求量的增加對醫學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一個重大的挑戰,就是培養一個醫學生到其能夠獨立承擔醫療工作的時間。目前國內傳統的醫學教育模式以本科5年制為基礎,前2年時間均進行基礎科學課程的學習,第3、4年學習臨床課程,僅有少量時間進入臨床接觸病患,最后一年為臨床實習期,1年的時間只能走馬觀花的輪轉部分臨床科室,距離成為一個專科醫生所需的鍛煉仍大大不足。在醫療臨床與科研一把抓的現狀下,培養一個能夠勝任臨床??朴帜苓M行科學研究的醫生必須再完成3-6年碩士或博士的學業。畢業后,仍需以住院醫師身份在臨床一線進行規范化培訓2-3年。這樣,培養一個臨床??漆t師至少需要10-14年。
為了增加高質量的醫生儲備,滿足社會對醫生的需求可以通過兩個方案:一,擴大醫學院校招生,增加醫學生數量;二,改變醫學教育模式,縮短培養時間。但在這個資源彌足珍貴的時代,一味的擴大招生是不可行的。而本科、研究生課程的學習以及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也是必不可少的,那么改善被動填鴨式的學習方式,提高學習興趣,進行差異化教學,提高教育質量會是一個解決方案。
微信至2011年推出至今,被廣大醫學教育工作者嘗試應用于醫學教學,涉及學科包括內、外、婦、兒[2-6],教學內容有查體操作、手術、臨床帶教[5,7,8],教學方式有基于微信的新教學模式以及微信聯合PBL、TBL的教學模式[2,8]。多項研究發現通過量化考核,基于微信的教學模式能提高學生的理論課程成績及臨床操作能力[2,7,9],而且大部分研究中的微信教學積極利用了學生臨床實習或是課堂以外的時間,以并不枯燥的方式吸引學生利用業余時間進行自主學習。微信的無時間限制、無空間限制的優勢增加了學生日常自主學習的時間,減少了時間浪費。因此,將微信帶入醫學教學中對縮短教學時間、提高醫學教學質量是有一定意義的。但值得注意的是,基于微信的教學仍在初步摸索階段,研究僅限于單個團體,教學模式單一,研究方法粗糙,教學療效評估非標準化,客觀影響因素無法準確排除等原因,使微信在醫學教育中的教學方式和應用價值仍需要深入的研究探討。
3.1 微信即時平臺
醫學是一門日常接觸較少的具有極強科學性、專業性的學科,涉及內容繁多,一旦出現疑問無法解決,會出現學習過程停滯,對已學內容理解不深入,對后面的學習內容產生誤解,在不斷的疑問積累過程中往往使學習變成了非理解式記憶,而非理解式記憶的內容容易遺忘和混淆,這對于學習內容繁多的醫學而言是不當的學習方式。目前大部分醫學院校教師都是醫教結合,授課時間以外有著繁忙的醫療任務;并且國內學生普遍羞澀,面對面的問題討論和電話咨詢較難實行。微信不僅通過便捷的方式提供了“1對1”即時傳達消息的平臺,解決了見面或電話可能出現的等待、打擾等問題,又能同時詢問多人,豐富內容,提高理解的準確性和學習的效率,也使教師即時了解學生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困惑。教學互動是重要的教學過程,是一種提高教學效果的教學方式[10],而微信即時平臺能使教學互動更加即時、準確、深入和有效。
3.2 微信集體教學和個別教學平臺
新媒體能夠提供給學習者更多地學習資源,包括網頁、微博、照片、文字、視頻等等。醫學是一個不斷進步、不斷更新的學科,更是需要時刻學習的學科。微信分享大量學習資料、會議進展等內容讓學生能夠實時學習,并了解醫學研究現狀。然而微信提供的是公眾化資源,醫學內容跨度大,內容形式多樣,學生會盲目的學習,缺少篩選提煉的能力,事倍功半。而不同于其他新媒體,教師可通過建立教學微信平臺和“1對1”交流平臺,讓學生分享在網絡上所看到的醫學知識,幫助學習資源的整理,篩選適合不同學生學習和了解的內容,因材施教,差異化教學,糾正學生自主學習過程中出現的思路偏差和認知錯誤,培養學生面對大量學習資源由淺入深、由全到專的選擇和學習的能力,將網絡資源用到極致。
3.3 微信實踐操作平臺
體格檢查和基本操作是醫學的重要基礎技能,操作錯誤和不規范不僅影響判斷,甚者造成醫療事故。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是允許犯錯的,同時處在“當局者迷”的狀態,需要教師及時全面的認識和總結錯誤,則會一錯再錯且難以糾正。教師可利用微信優勢建立“微信實踐操作平臺”,通過照片、視頻紀錄學生在操作過程中出現的錯誤或是讓同學們進行課外自主操作學習時上傳操作視頻,教師可對視頻中的錯誤部分進行截屏,從而制成操作錯誤集,可以進行“個人改錯”和“集體改錯”,糾正自身錯誤同時吸取他人經驗,減少犯錯的機會。對于教師而言可以更直觀的認識到學生操作過程中出現的錯誤,便于總結和更正。
3.4 微信臨床學習平臺
臨床醫學是一門實踐性極強的學科,臨床實踐階段是醫學教育的終極平臺。目前國內臨床實踐教學存在諸多問題,醫學生本科課業繁重,鮮少有機會進入臨床;醫患關系的緊張減少了實習醫生的臨床獨立實踐機會;臨床代教教師工作繁重,難以提高臨床代教質量;臨床實踐資源供不應求。對于未進入臨床的學生,教師可根據課程建立相關微信平臺,比如“內科病例微信平臺”、“外科病例微信平臺”等根據課堂進程分享臨床病例,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逐漸掌握臨床分析能力;對于已經進入實習階段的學生,可以組織各專科代教教師一起建立微信平臺,共享各科的臨床病例并跟進從入院至出院的病情變化和處理,不僅增加了學生的臨床病例分析和處理的經驗,避免病床前圍滿學生的情況,也解決了學生因實習時間不足無法進行所有臨床科室實習的現狀。微信有其強大的共享平臺建立功能,而操作簡單,因此微信臨床病例分享同時進行病案導學式教學的方式值得教育工作者摸索、建立和應用。
醫學教育周期的冗長,教育資源的缺乏需要新的醫學教育模式的參與,微信有其不足之處,若能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基于微信平臺的醫學教育模式是值得嘗試的?;谖⑿诺慕虒W平臺能夠及時傳遞信息又能互相給予空間,能夠資源共享也能去蕪存菁。微信平臺將是醫學教學的助推器,微信平臺教育模式的建立和運用將是醫學教育現代化的重要改革創新。
[1]James Hess,Kayse Shrum:The new media and the acceleration of medical education[J]. ON THE HORIZON. 2011,19(4):331-340.
[2]郭彩虹,盧桂龍,郭宏偉,等.PBL聯合微信平臺在腫瘤內科臨床教學的應用[J].河北醫藥,2014,36(24):3812-3814.
[3]李變鋒,王江栓.師生微信內科學互動平臺在內科學教學中的應用體會[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4,6(3):110-111.
[4]單成祥,裘年存,仇明.微信輔助教學法在外科手術學基礎課程中的應用[J].中國醫學教育技術,2014,28(6):630-632.
[5]張慶華.微信技術在產科臨床實習帶教中的應用[J].科技前沿.2015,5(804):178-179,147.
[6]蘆起,余加林.微信在兒科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4,10:9,83.
[7]王煒為.“三明治”教學法聯合“微信”微格教學在神經系統查體培訓中的應用[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5.3:52-53.
[8]宋鑫,單成祥,裘年存:微信輔助TBL與PBL在闌尾切除術帶教中的實踐[J].中華醫學教育探索雜志,2015.14(2):200-202.
[9]紀家濤,蔡斌,韓慶奇.微信及結合案例教學法在泌尿外科實習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4.2:104-105.
[10]洪永鋒,劉奕,吳建賢.互動式教學模式在康復護理課程中的應用[J].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15.30(4):383-385.
G2
A
1674-6708(2015)149-0138-02
張衛平,碩士,浙江中醫藥大學第三臨床醫學院,副教授,臨床教研室主任,主任醫師,研究方向:腫瘤內科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