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春霞
鹽城市現代教育技術中心,江蘇鹽城 224001
物聯網視域下智慧校園建設與發展研究
汪春霞
鹽城市現代教育技術中心,江蘇鹽城 224001
隨著物聯網技術的應用推廣,使得現實世界與虛擬世界緊密聯系在一起,為人們的日常生活提供了極大的便利。而由于物聯網技術在教育中的應用,推動了“智慧校園”的建設以及發展,使得學校實現了智慧化管理,為學校的師生夠建立一個綜合性的信息服務平臺。本文從智慧校園著手,分析建設智慧校園的必要性,探究物聯網下智慧校園的建設及發展。
物聯網;智慧校園;建設;發展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發展,物聯網技術逐步出現,它的不斷應用逐漸改變了學校以往的教學方式,轉變了學校的教學理念,有力推動了智慧校園的建設,為學校師生的學習工作提供了極大的便利,使教育教學更加的多樣化,同時也保證了學生的安全,維護了校園環境的穩定。
1.1 智慧校園的內涵
隨著物聯網技術在教育中的應用及推廣,使得學校管理以及教學工作發生了深刻的變革,“智慧校園”逐漸興起。所謂的智慧校園值得是以物聯網技術的應用為基礎,把學校的教學、管理以及生活等部分智慧化,從而為學校的管理以及師生的工作學習提供便利條件,其中,智慧校園的特征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把計算機網絡信息服務融入到學校各個方面;二是為在校師生提供綜合性的信息服務平臺以及智能感知環境;三是利用信息服務平臺以及智能感知環境,建立與外部環境感知交流的接口[1]。
1.2 智慧校園的意義
基于物聯網技術的智慧校園能夠為在校師生提供全新的智能化教學模式以及教學環境,促進了學生之間的合作交流,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以及能力,同時,也實現了校園生活智能化,加強了學校的管理能力,為在校師生的安全提供了可靠地保障。
2.1 優化教學方式及環境的要求
隨著社會的發展,對人才的需求量與日俱增,這對學校的教學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而校園作為學生接受知識的基地,要想實現教學工作的提升,就必須要從根本做起[2]。物聯網技術的發展,為學校提供了一個全新的發展方向,實現了“智慧校園”的建設,隨著“智慧校園”的發展,使得教學方式更加多樣化,滿足了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同時,也為師生提供了人性化的教學環境以及學習環境,能夠借助物聯網技術,有利于教學資源的共享以及實現區域性的教學交流,從而為學生的有效性學習奠定基礎。
2.2 實現校園生活智慧化的要求
以往的校園生活較為單一,且在生活中容易遇到較多的麻煩,不能滿足學生校園生活的要求,不利于學生進行高效的學習,而智慧校園的建設,能夠使得校園的各個環節形成統一的整體,為師生的工作及生活提供方便,實現校園生活智慧化,為學生創造一個豐富的校園生活環境[3]。
2.3 促進校園管理高效化的要求
在以往的校園管理中,安全事故時有發生,對學生的人身安全以及校園的穩定產生了極大的影響,而隨著基于物聯網技術智慧校園的建設及發展,提高了學校的安防能力,使得校園管理更加高效,有效的保護了學生的安全,實現了校園管理智能高效化。
3.1 轉變教學方式
利用物聯網技術建設的智慧校園,使得教學方式發生了轉變,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極大的便利。首先,智慧校園讓教學實現了“無痕化”,在智慧校園教學中,教師不用在花費大量時間去做教案,在上課的過程當中,只需要利用聲音指令就可以利用物聯網進行教學設備的操作,使得教學效果得到了增強;其次,學生實現了隨時隨地的學習,在智慧校園中,學生在學習之時只需要借助移動學習設備,就可以進入到學習過程當中[4],同時,學生也可以通過物聯網的連接點,把學習資料共享給其他同學,從而實現了學生之間的學習交流;最后,教師在進行課外拓展教學之時,可以利用物聯網中的傳感技術以及測量技術,與教學理念進行融合,使學生得到最為直接的視覺沖擊,從而提高了學生的知識積累,拓寬了學生學習知識的渠道,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能夠充分發揮出學習的主動性,為學生探究性學習能力的培養打下堅實的基礎。
3.2 優化教學環境
在建設智慧校園中,教室光線的調整實現智能化,每一個教室都可以安裝光線傳感器,通過光線傳感器以及學生學習的方位改變教室光線的亮度。同時,利用光線傳感器加強對光線亮度的監測,并根據光線的亮度自動調整教室內燈光以及多媒體設備的亮度,為學生的學習創造良好的光線環境。因此,物聯網技術在校園中的應用為師生的工作學習帶來了極大的便利,提供了人性化的教學環境,為學生的學習以及教師的教學創造出良好的氛圍。
3.3 實現教學交流
智慧校園的建設及發展,為學校與學校之間的教學交流提供了便利條件,通過搭建網絡信息交流平臺,使得區域內的學校連成一體,實現了優秀教學資源的共享交流。而根據智慧校園,學校之間也可以形成合作關系,實現了教學資源的互補,促進了優秀教學資源的交流,為學生創造了了解以及感受不同教學環境的機會,同時,教師在教學中通過學習其他學校的優秀教學方法,取長補短,為實現教學質量的提升打下基礎。
3.4 簡化校園生活
智慧校園中的校園生活實現了一卡通,把食堂、浴室以及圖書借閱等校園生活的方方面面聯系到一起,利用RFID技術,把校園生活進行智能化,使得校園生活得到了簡化,以食堂為例,校園一卡通都含有RFID電子標簽,同時,食堂首犯窗口都有RFID閱讀器,學生在刷卡時,閱讀器就會把讀取到的信息反饋到校園信息數據庫中,并從卡中扣除相應的金額,使得學生的消費更加便利。
3.5 提升校園管理
校園管理中最為重要的就是安防工作,在建設智慧校園的過程中,可以給儀器設備安裝RFID信息標簽,一旦儀器設備出現故障,就可以實現自動報警,以便于相關人員進行處理,同時,在校園重要區域安裝安放儀器,利用圖像識別無線傳輸技術,實現了對校園的全面監控,為學校的安全提供了保障。此外,在進行智慧校園的管理中,能夠利用物聯網技術對學生的考勤以及安全進行管理,并掌握好學生在校園內的動向,一旦學生出現在存有安全隱患的區域,物聯網系統就可以發出警報,從而便于相關人員采取有效措施[5]。
綜上所述,隨著物聯網技術的應用,智慧校園得到了社會的關注,智慧校園的建設及發展使得校園更趨向智能化以及人性化,同時,智慧校園改變了以往的教學方式,為在校師生提供了便利的生活環境,提高了學校的管理工作,確保了校園的安全,使得學生能夠更好地進行學習,實現教學質量的提升。
[1]宗平,朱洪波,黃剛,等.智慧校園設計方法的研究[J].南京郵電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30(4):15-19,51.
[2]江毓君.我國物聯網在智慧校園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醫學教育技術,2015(4):371-375.
[3]陳明選,徐旸.基于物聯網的智慧校園建設與發展研究[J].遠程教育雜志,2012,30(4):61-65.
[4]嚴大虎,陳明選.物聯網在智慧校園中的應用[J].現代教育技術,2011,21(6):123-125.
[5]高倩,王志軍.基于物聯網的智慧校園基礎架構與應用研究[J].漯河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14(2):52-53.
TP3
A
1674-6708(2015)149-015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