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麗萍
內蒙古包頭市固陽縣圖書館,內蒙古包頭 014000
和諧高校環境下綠色圖書館建設研究
侯麗萍
內蒙古包頭市固陽縣圖書館,內蒙古包頭 014000
圖書館是人們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構建綠色圖書館不僅能夠滿足現階段高校人才培養需求,也對校園與社會的和諧發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就和諧高校環境下綠色圖書館建設進行了研究分析。
和諧環境;高校;綠色圖書館建設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對知識的渴求不斷提升,并積極采用多種途徑獲取所需知識。高校圖書館作為高校師生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其發展備受人們關注。現階段,綠色圖書館的建設已經成為高校圖書館發展的重要趨勢,高校應加強綠色圖書館的建設,充分滿足師生獲取知識的需求,推動高校走上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綠色和諧理念突破了我國傳統理念的局限性,強調人與自然、人與自身以及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關系,將和諧與環境充分連接在一起,以促進人類更好的生存發展。如今,這一理論也對我國高校綠色圖書館的構建起到了重要的啟示作用。
綠色圖書館這一概念,于1991年由美國學者在《綠色圖書館員》一文中最先提出,主要是指在圖書館全生命周期內,最大限度的節約資源,保持潔凈的空間環境,減少污染,以便為讀者提供舒適、高效、健康的閱讀環境。
綠色圖書館具有節約能源、保護環境、和諧統一的特點[1]。在綠色圖書館的建設中,不應僅僅將綠色圖書館理解為具有環保功能的綠色建筑,而是應將其作為綠色服務和綠色建筑的融合體,并采用先進的生態技術和管理手段,使綠色圖書館成為一種文化綜合體。
綠色圖書館主要強調人與自然、建筑之間的和諧統一,通過營造綠色、和諧的環境,創建低能耗、無污染的運作模式,以實現圖書館環境和服務的最優化,促進高校圖書館的進一步發展。
2.1 資源與空間不足
近年來,高校學生不斷增多,傳統高校圖書館出現了明顯的資源、空間不足的情況。例如所有高校圖書館基本上都存在的占座問題,充分體現出了圖書館空間不足的情況。同時,傳統圖書館由于多種因素的影響,無論是實體書還是電子書籍都十分缺乏,很多文獻得不到及時更新,無法滿足高校師生的借閱需求,導致很多師生都另選其他途徑進行資料的獲取,十分不利于高校圖書館的可持續發展。
2.2 管理觀念與手段陳舊
現階段,很多高校都認為高校圖書館僅是學校師生借閱圖書的場所,其管理和服務無需過于注重,導致大部分的傳統圖書館依然采取原有落后的管理手段,現代化進程緩慢,未能得到高校所提倡的“以人為本”原則的落實,無法激發工作人員的工作熱情,不利于校內的信息共享和高校圖書館的進一步發展。
2.3 管理人員素質水平不高
目前高校的傳統圖書館中配備的管理人員都未經過專業的培訓教育,素質水平較低,僅負責圖書的管理和借書還書的工作,未能樹立良好的服務意識,無法為高校師生提供個性化服務。現階段,高校師生對圖書館的服務要求越來越高,只有高素質的圖書管理專業人才,才能夠完善圖書館的服務體系,需要高效提升圖書館管理人員的素質水平,以滿足廣大師生的服務需求。
3.1 建設綠色環保建筑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深入改革,國家對高校的教育文化方面投入逐漸增大,為高校圖書館的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經費保障,同時也為生態建筑技術的運用提供了經濟條件。
綠色環保建筑的建設是和諧高校環境下綠色圖書館建設的物質基礎,因此,高校在建設、改造圖書館建筑時,應積極運用綠色建筑技術。在圖書館選址時,根據城市發展規劃、圖書館建筑成本、讀者群距離等因素的實際情況,合理選擇地理位置,盡量在保證安靜閱讀環境的同時,突出圖書館在高校的文化中心地位。同時,在選址時,相關人員也應考慮到南北方的地理環境和氣候差異,保證建筑落成后,能夠具有充足的光線和良好的通風。
在綠色圖書館建設中,應充分運用建筑節能技術和環保材料,減輕圖書館的采暖空調負荷,通過對外圍結構的改良和高效率設備的運用,使圖書館建筑具有較強的隔熱保溫、調節溫度的性能,同時,盡可能多的利用圖書館自然采光,并在此基礎上采用高效節能定居。并在建筑中設置水循環系統,實現太陽能等綠色能源的運用,進一步提升綠色圖書館建筑的節能環保性能。
3.2 提供綠色館藏資源
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要求現今的圖書館館藏遵循實體書與電子書并重的模式,因此,在和諧高校環境下綠色圖書館建設中,應運用多種渠道,積極收集不同種類的優秀書刊和電子資源,同時結合讀者的實際需求,廣泛收集、整理網絡相關信息,為讀者提供系統、新穎、全面的信息資源。
綠色圖書館對館藏資源的要求不僅僅體現在數量和種類上,同時也要求館藏資源的內容綠色健康。因此,高校圖書館應注重對圖書資源的審核和整理,加強對文獻資料的剔舊更新工作,凈化網絡環境,控制垃圾信息和虛假信息,建立潔凈文明的圖書館網站,并通過網絡宣傳等方式提升讀者的防范意識和網絡道德,杜絕低級庸俗文獻入館。
3.3 營造綠色圖書館環境
高校圖書館是高校的文化中心和標志性建筑,在綠色圖書館的建設中,高校應遵循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相統一的原則,注重圖書館與周邊建筑、環境的和諧統一,以及與高校文化的融合。例如在進行圖書館周邊環境布置時,相關人員應充分考慮到圖書館的地理位置和周圍建筑,適當設置假山、水池等人文景觀,同時,也應考慮到季節的變化和當地地域特色,科學搭配種植植被。
綠色圖書館的內部環境設計應以簡潔、明快為主,既包含了高校的校園文化,又能體現當地的地域色彩。使讀者在閱讀之余,品味恬靜秀麗、獨具特色的文化風貌[2]。圖書館內部的裝修設計、色彩格調、功能布局等都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喜好,以提升閱讀環境的舒適性與和諧性。同時,在綠色圖書館內,也應設置人性化的家具、咖啡廳、無線網絡等,使讀者充分體會到高校圖書館的人性化關懷。
利用綠色植物、人造水池等對圖書館內部環境進行適當的裝飾,使圖書館成為一個綠色立體空間。在墻壁、角落、窗臺等位置放置環保材料制成的藝術作品,在美化圖書館環境的同時,減少有害氣體的排放,使圖書館環境更加健康潔凈、綠色環保,并獨具藝術性和人性化。
3.4 實現綠色人本管理
和諧高校環境下綠色圖書館中的圖書管理員,應樹立綠色人本管理理念,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的素質水平,為高校師生提供人性化的服務。例如在圖書館的服務流程、設備布置、書架擺放等方面,盡量站在讀者的考慮,使讀者在使用過程中感到舒適。
要求圖書管理員不再僅僅負責圖書管理、借書還書等被動的工作,而是主動與讀者進行溝通,及時幫助讀者解決問題。例如在學校教授需要查找專業性較強的文獻資源時,圖書管理員應運用各種檢索工具和館際互借途徑幫助滿足其查詢需求,在新生第一次進入圖書館時,主動熱情的向其介紹圖書館功能和使用技能。對于不遵守圖書館紀律的學生,管理員應盡量和顏悅色的勸說,通過細心的引導,使其心悅誠服的遵守圖書館制度,服從管理員管理,構建和諧人際關系,切實實現綠色圖書館的綠色管理和綠色服務。
高校圖書館是培養人才、宣傳高校文化內涵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重要場所。高校應加強綠色圖書館的建設,實現以人為本思想的踐行與和諧環境的構建,促使高校走上可持續發展道路。
[1]韓潁.高校綠色圖書館建設策略研究[J].大學圖書情報學刊,2014,5(3):25-28.
[2]李晨霞.綠色圖書館在高校建設中的發展及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4(4):108-109.
G2
A
1674-6708(2015)149-0170-02
侯麗萍,圖書館館員,研究方向:圖書館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