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維東
貴州省遵義縣廣播電視臺,貴州遵義 563000
新聞傳媒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責任擔當
田維東
貴州省遵義縣廣播電視臺,貴州遵義 563000
構建和諧社會是當前黨和政府的首要任務,其對于促進國家發展,實現民族復興有著積極的意義。在構建和諧社會的過程中各行各業都要積極的發揮出自身的作用,為社會的和諧貢獻出自己應盡的力量。以新聞傳媒行業為例,其對于輿論有著重要的導向作用,具有良好的宣傳職能,因此其應在構建和諧社會的過程中主動的對自身職能進行發揮,為和諧社會的構建營造出良好的輿論環境。
新聞傳媒;構建;和諧社會;責任擔當
現階段社會大眾已經對和諧社會有了基礎性的了解,這與新聞傳媒的努力有著密切不可分的關系,但是就宣傳效果來看與預期的目標還存在著較大的距離,需要新聞傳媒機構繼續在該方面進行積極的努力,制定出新的宣傳策略,并對黨和政府的發展方向進行有效的掌握,肩負起溝通黨和人民的工作,使得和諧社會構建的更加順利,減少國家發展過程中的困難和阻礙,為中國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做出卓越的貢獻。
社會主義國家的突出特點是將人民的利益擺在首要位置,重視人民的意見,關注人民的需要。人民在社會主義國家之中享有民主的權利,能夠對國家的發展產生影響。而政府主要的作用則是為人民服務,為人民謀取福利。但是如果政府與人民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無法將政府的方針政策、決策思想傳遞給社會大眾,并且社會大眾的意見和看法也缺乏有效的途徑反饋給黨和政府,就會對和諧社會的構建造成受阻。所以就需要新聞媒體在中間充當聯系的橋梁,進而拉近政府和民眾的距離,增加社會大眾對政府的了解,提升政府對社會大眾意見的重視。首先,新聞媒體要及時的將政府工作動態播報給社會大眾,并且向社會大眾普及和諧社會的相關知識和思想,讓社會大眾明確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意義,并在思想上對和諧社會進行接受,在行為上推進和諧社會的構建。例如,山東省菖縣廣播電視局在進行工作的過程中,就充分發揮出了縣級電視臺的作用,立足于本縣的實際情況,將農村發展與和諧社會構建結合到一起,積極的在當地縣鄉之中進行正向的引導,在促進縣鄉和諧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其次,新聞媒體要對社會大眾意見和看法進行搜集,并且要對新媒體進行利用,在網絡上和社會大眾進行互動,給社會大眾提供發表個人看法的機會,并通過報道的形式將這些信息反應給黨和政府,進而引起黨和政府的關注和重視;最后,新聞傳媒應該對優秀事例、先進個人進行廣泛的宣傳,讓社會大眾有一個可以學習的模板,找到自己在實際生活中應盡的義務,并從先進個人身上學習寶貴的經驗,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發揮出更大的作用。
和諧社會的內涵相對比較豐富,其關注點較多,涉及了社會的多個方面,但是對其進行追根溯源其根源與社會關系密切相關,需要通過社會關系的調整來對和諧社會進行實現。而通過對社會關系進行分析我們能夠看到社會關系實際上就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與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利益的分配、工作的協調等都有著直接的聯系。在實際的生活中和諧的概念較為抽象,其沒有一個具象的表現,可以理解為一種精神上或者心理上的感受,因此社會大眾在對和諧社會進行理解的過程中會帶有著一定的模糊性,難以真正把握和諧社會的精髓和內在含義。所以,新聞傳媒在這一過程中除了要向社會大眾進行和諧社會的宣傳外,還要將和諧社會的具象表現傳遞給社會大眾,并對社會關系進行有效的維護,借助社會關系的改善,推進構建和諧社會的進程。首先,新聞媒體要對國家政府中的腐敗問題、不和諧問題給予正視,向社會大眾進行如實的報道,并將黨和政府處理問題的辦法以及解決貪腐問題的決心傳遞給社會大眾,使得社會大眾能冷靜的看待政府中存在的問題,并繼續對政府工作進行支持,增加社會大眾對政府的信心,只有這樣才能為和諧社會的構建奠定良好的基礎,使得國家和人民能夠始終站在同一陣營之中;其次,新聞媒體要對社會中的不良現象進行有效的報道,并且要在報道過程中注重對社會大眾思想的引導,要讓社會大眾對不良行為、不良思想進行抵制,但是也要提醒社會大眾不要過分偏激,要理性看待問題,合理解決問題。例如,老人倒地扶不扶的問題,是近年來社會大眾比較關注的新聞,很多社會大眾對這種行為深惡痛絕,并且開始對助人為樂的行為進行排斥,這顯然不利于和諧社會的構建,與和諧社會的宗旨相違背,因此新聞媒體應在對這類事件進行報道的過程中,有側重的對大眾的偏激思想進行引導,一方面對事件中老人顛倒是非的行為進行抨擊;另一方面,要讓社會大眾堅守道德的底線,重視傳統美德的發揚,不要因為幾個極端事例,而改變自己的道德觀念;最后,新聞媒體要堅持正能量的傳遞,在進行新聞播報的過程中,盡量降低負面信息的傳播,對正向的社會風氣進行倡導,同時對社會中的不良風氣給予明確的打擊。新聞媒體要時刻謹記自身的責任,不能為了吸引大眾眼球、獲取收視率而對低俗文化、不良風氣進行縱容,要樹立媒體人的自律意識,對新聞傳媒行業進行凈化、實現新聞傳播的規范性和準確性。
隨著我國政府工作不斷的完善,國家對民主權利愈發重視,對于和諧社會的構建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指明了新的路徑。因此新聞傳媒也應針對國家政策上的調整,對實際工作進行適當的革新,使得新聞傳媒可以更好的促進和諧社會的構建。首先,新聞行業內部要進行重新的梳理和構建,尤其側重內部工作人員職業操守的培養,要對職業操守存在問題的工作人員進行嚴格的處理,并且建立切實可行的新聞審查制度,減少虛假新聞的出現,增加社會大眾對新聞傳媒的認可,這對于進一步發揮新聞傳媒作用有著積極的意義,只有社會大眾對新聞傳媒給予持續的信任,新聞傳媒才能在社會大眾中進行長效的宣傳,營造和諧的氛圍;其次,要在行業內部樹立公平正義的思想,使得新聞工作者能夠在進行新聞采集、編輯、播報的過程中尊重事情的真相,幫助社會大眾維護公平正義,開創中國社會和諧的新紀元;最后,在進行新聞播報的過程要兼顧法律與道德,一方面要搞好普法工作,要讓社會大眾對國家的各項法律進行全面的了解,進而增強社會大眾的自我約束力,減少違法違規現象的出現,例如,遠安縣廣播電影電視局在進行工作的過程中,就將普法工作,精神文明建設等與電視臺的節目結合到了一起,通過各種針對性節目的展開,讓縣鄉居民更直觀具體的對法律法規進行了理解和學習;另一方面要加強社會大眾思想道德的建設,對社會大眾思想上的錯誤認知進行修正,通過各類新聞的播報,在社會中形成一股正向的思想力量,與社會上的不正之風、不良文化進行對抗,進而為和諧社會構建開拓出更加廣闊的空間。其中近年來備受關注的感動中國節目就是最典型的代表之一,社會大眾通過對感動中國人物的了解,在思想道德方面有所感悟,進而將感動中國人物的精神融入到實際的生活之中。
綜上所述,新聞傳媒在實際的生活中具有多樣性的職能,其不僅能夠為社會大眾傳遞最新的社會咨詢,強化信息的傳播與交流,同時在構建和諧社會過程中也肩負著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相關部門強化對新聞傳媒行業內部的監管,增強新聞傳媒工作人員的自律性和規范性,使得新聞傳媒機構能夠進一步對新聞傳播工作進行發展,在現代社會中實現自身的責任擔當。
[1]馬艷.論新聞傳媒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責任擔當[J].新聞知識,2011,17(9).
[2]楊健.論新聞傳媒在和諧社會的構建和發展中的重要意義與責任[J].才智,2012,9(7).
[3]吳澤,張默.和諧社會背景下新聞傳媒的職責分析[J].才智,2013,5(36).
G2
A
1674-6708(2015)149-017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