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利 李廣鍳 袁楠 王瑛 趙東娜
(河北省唐山市開灤總醫院肝膽外科三病區 唐山063000)
頑固性肝硬化腹水屬于一種慢性進行性肝病,也是臨床上較為難治的一類病癥[1]。其發病原因主要有:酒精中毒、病毒性肝炎、膽汁淤積、循環障礙、工業毒物、營養障礙、藥物中毒、血吸蟲病等[2]。頑固性肝硬化腹水對患者的危害極大,嚴重者甚至會危及生命。因此,積極提高頑固性肝硬化腹水的臨床治療效果尤為必要。本研究采用兩組對比的方法來探討益氣補腎利水方治療頑固性肝硬化腹水的臨床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0年3月~2013年3月在我院內科接受輸液治療的頑固性肝硬化腹水患者66例,年齡 31~74歲,平均年齡(50.6±6.2)歲;女性29例,男性 37例;病程 3~16年,平均病程(9.1±2.3)年。將66例患者按照抽簽法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3例。經臨床診斷,兩組患者均為乙肝后形成的肝硬化,且在基礎資料(年齡、性別、病程、病癥類型、癥狀表現)方面不存在較大的差異性,均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1.2 治療方法
1.2.1 對照組 采用常規西醫方法。口服速尿片(國藥準字 H21022890),1 次 /d,20~40 mg/次;口服安體舒通片(國藥準字H33020070),3次/d,20~30 mg/d。1個月為1個療程,連續治療3個月。
1.2.2 觀察組 采用益氣補腎利水方進行治療。組方:黃芪60 g,牡蠣40 g,白茅根30 g,生薏米30 g,冬瓜皮 30 g,女貞子 20 g,澤蘭 20 g,旱蓮草 20 g,大腹皮20 g,車前草20 g,菟絲子15 g,茯苓15 g,豬苓 15 g,通草 15 g,澤瀉 15 g,鱉甲 10 g,滑石 10 g,陳皮10 g,水蛭8 g,地龍8 g;將中藥材混合后用冷水煎煮,分早晚2次服用。1個月為1個療程,連續治療3個月。
1.3 統計學分析 數據處理采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經過臨床對比顯示,觀察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臨床診療效果比較[例(%)]
中醫理論認為,肝硬化腹水屬于“臌脹”的范疇,其發病原因多是由于患者長期存在慢性肝病,導致肝、腎、脾功能受損,出現血脈瘀阻、肝氣郁結、水濕內停等情況所造成的。因此,其臨床治療主要以疏肝理氣、扶正祛邪、化濕利水、活血化瘀、健脾益氣為主[3]。益氣補腎利水方中的黃芪、牡蠣、白茅根、生薏米、澤蘭、大腹皮、車前草、茯苓、鱉甲、陳皮等藥材,經過混合煎煮,能夠起到良好的升陽補氣、固表利濕、活血通滯、養肝健脾等作用,能有效改善和恢復患者的肝、脾功能,調節和提高患者的自身免疫功能,改善肝臟的血液循環情況,從而達到消除腹水、提高白蛋白、恢復肝功能的治療效果[4]。
臨床研究顯示,本次隨機抽選的66例頑固性肝硬化腹水患者中,采用益氣補腎利水方治療的觀察組的臨床總有效率(93.94%)明顯高于采用常規西醫治療的對照組(75.76%),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在頑固性肝硬化腹水的治療中,采用中醫益氣補腎利水方治療,能夠有效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改善患者肝功能,提高臨床治療效果,從而促進和幫助患者早日康復。
[1]李佑橋,鄭其進.益氣溫陽法治療肝硬化腹水的臨床研究[J].中醫學報,2011,26(8):976-977
[2]劉敏.益氣實脾、溫陽利水法治療肝硬化腹水68例臨床觀察[J].中醫藥通報,2011,10(5):49-51
[3]繆惠娟.中西醫結合治療肝硬化腹水48例臨床觀察[J].江蘇中醫藥,2011,43(11):30
[4]鄒清,彭桂元,宋原敏,等.益氣活血利水湯治療肝炎后肝硬化腹水50 例總結[J].湖南中醫雜志,2011,27(3):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