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建祝
摘要:老齡化背景下的社會體育指導員是一個集眾多素質于一身的,較為全面的體育健身指導的專門人才。他們不僅要全面掌握所指導項目的技術動作和鍛煉方法,還要系統學習與老年人相關的專業理論知識,并且要有較強的社會體育組織管理與協調溝通能力,還要有高超的教學指導能力。
關鍵詞:人口老齡化;社會體育指導員
社會體育指導員是體育工作者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志愿為社會公眾提供健身指導服務的特色群體,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是發展我國體育事業、增進公民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質量、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重要力量,在全民健身設施維護、健身組織建設、科學健身指導、體育活動開展、健身信息咨詢等公共體育服務領域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社會體育指導員可以使老年人的體育健身活動更具科學性和有效性,減少盲目進行體育鍛煉對老年人造成的傷害。所以,如何培養一支能夠適應當今社會發展趨勢,滿足老年人體育健身需要的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就成為了社會體育工作者亟待解決的一項課題。
1.調查分析
1.1鍛煉的時間段、鍛煉時間及頻率
老年人體育健身活動的時間長短因個人的情況不同也有所差別,30分鐘以內的占15.4%.30-60分鐘的占30.8%,60-90分鐘的占48.1%,90分鐘以上的占5.8%。表明活動時間在30-90分鐘的老年人占絕大部分。在活動的頻率上,偶爾進行體育健身活動的占1.9%,每周1-2次的占7.7%,每周3-4次的占30.8%,每周5次以上的占59.6%,證明老年人參與體育健身活動的頻率較高。老年人進行體育健身活動的時間段選擇、鍛煉的時間以及鍛煉的頻率結果顯示出,體育健身活動已經成為老年人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1.2項目選擇
從統計結果看出,老年人進行體育健身活動時的項目選擇內容豐富多彩,并且呈多樣化趨勢。運動負荷較低,且具有保健功能的項目最能受到老年人的青睞,數據顯示,選擇散步的有65.4%,選擇健身操的有63.5%,選擇跳舞的有57.7%,選擇太極拳的有48.1%。運動負荷適中,且略顯競爭性的項目,也是老年人主要的體育健身項目,其中秧歌占38.5%,門球占39.6%,踢毽子占36.5%,乒乓球占39.2%。有些老年人也選擇了一些運動負荷較大,且帶有明顯興趣愛好特征的運動項目,如選擇羽毛球的有7.7%,選擇籃球的有9.6%,游泳的有11.5%,網球的有5.8%等。
1.3活動的形式選擇
調查顯示,78.8%老年人是和有共同愛好的人在一起進行體育健身活動的,有46.2%的老年人選擇和鄰居朋友一起鍛煉。這充分說明了,老齡化背景下倍受“空巢”現象影響的老年人,渴望與志同道合的人交流的愿望。此外,和家人一起、獨自鍛煉、社區活動也是老年人參與體育健身的主要形式,分別占21.2%、19.2%和23.1%。老年人參與體育健身活動的組織形式中選擇較少的是單位組織13.5%,表明單位在組織離退休人員體育健身方面比較缺乏。還有參加俱樂部活動7.7%,說明老年人花錢健身的比例較低。
2.社會體育指導員的總體數量與級別分布
根據山東省體育局群體處的工作材料,截止到2010年全省社會體育指導員的總數為21025人,其中國家級128人,占總人數的0.06%;一級800人,占總人數的3.81%;二級8779人,占總人數的41.76%;三級11318人,占總人數的53.83%。可以看出,目前山東省的社會體育指導員人數比2000年時(2000年山東省社會體育指導員總數2599人,其中國家級29人,一級117人,二級676人,三級1777人)增長了近10倍,各級別的人數也有大幅度的增長.說明山東省10年來對社會體育指導員的培養工作取得明顯的階段性成果。但山東省各市社會體育指導員分布不均勻,且差距較大。除去上報數據有缺失的菏澤、棗莊、東營、萊蕪、日照、德州六市不做總體比較分析外,人數最多的是濟南市共有社會體育指導員6990人,所占比例為33.25%;最少的臨沂市僅有社會體育指導員132人,占0.63%。另外還有聊城、泰安兩市的社會體育指導員不足千人,分別是聊城市385人,占1.83%;泰安518人,占2.46%。
3.老齡化背景下社會體育指導員的培養
3.1體育院系培養
體育院系體育人才密集,學科齊全,擔負著為國家培養高水平、高素質體育人才的任務,同時為全民健身計劃服務是體育院系服務社會的重要內容。體育院、系、普通高校體育部應納入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的組織體系、工作體系之中。這是解決目前社會體育指導員學歷結構不合理的主要途徑。可以充分利用自身雄厚的師資力量、完備的場館設施、先進的實驗條件開展各種培訓工作,使培訓工作進入規范化、科學化、制度化的軌道,有利于可持續發展;對體育院系來講,也是教師研究社會體育,結合社會實踐的過程;同時也給在校學生提供了培養實踐能力的極好機會和場所。所以,體育院系應責無旁貸的為社會體育指導員的培養做出應有的貢獻。
3.2培訓班培養
培訓班是我國社會體育指導員培養的主要途徑,大批社會體育指導員都是通過這種方式培養出來的。今后在發展其他培養途徑的同時,還要繼續堅持這種培訓班的培養方式。培訓班既可以迅速壯大社會體育指導員的數量,還可以集中優秀的師資力量進行集體培訓,不僅可以突出崗前培訓的基礎性,使社會體育指導員掌握某個等級所要求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還有利于社會體育指導員整體素質的提高。
4.結論
4.1山東省絕大多數老年人一次體育健身鍛煉持續的時間為3090分鐘,而且鍛煉的頻率比較高,表明體育健身活動已經成為老年人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老年人參與體育健身的項目多種多樣,最受老年人歡迎的是具有保健功能、負荷低強度小的項目。山東省老年人體育健身活動最主要的形式是和有著共同愛好的人一起進行健身活動。影響老年人體育健身活動最主要的因素,有主觀方面的無人陪伴,和客觀方面的天氣、場地設施情況。老年人對有專業知識和技能的社會體育指導員能夠給予他們科學健身指導的需求非常強烈。
4.2山東省社會體育指導員總數較2000年有大幅度增長,各級別人數也有較大程度提高,但是人均占有社會體育指導員的比例還很低,且各級別間比例失調,高級別的社會體育指導員人數較少,絕大多數社會體育指導員在二級和三級中間。另外,山東省各地市間社會體育指導員的分布存在較大的地區性差異,且人數、各級別的比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失調現象。
4.3老齡化背景下的社會體育指導員是一個集眾多素質于一身的,較為全面的體育健身指導的專門人才。他們不僅要全面掌握所指導項目的技術動作和鍛煉方法,還要系統學習與老年人相關的專業理論知識,并且要有較強的社會體育組織管理與協調溝通能力,還要有高超的教學指導能力。
在具體的培養過程中,體育院系要注意課內課外、校內校外相結合;培訓班應該在教學模式和培訓形式上大膽創新,適應需求;再培訓的形式可以多種多樣,重點是解決實際問題和強化技術技能;老年社會體育指導員的培養主要是加強其基礎理論知識的學習,提高其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指導能力。
[參考文獻]
[1]趙志香,徐中華,徐敏.門球運動對男性老年人體質水平的影響[J].體育與科學,2009,3:71-73.
[2]高力翔,王雪峰.南京市城區老年人體育生活影響因素的因子分析[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05,(1):26-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