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寶志
【摘要】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的建立和逐步完善,根據我國市場經濟建立的客觀要求,市場經濟條件下要逐步構建公共財政,政府資金的使用要從對一般競爭性領域和經營性領域的直接投資逐步轉移到滿足政府職能和社會公共需要上來。這個時期的政府會計核算要能夠要求客觀地反映政府的債權債務發生情況。收付實現制無疑是在這一階段最適合事業單位會計執行的準則,權責發生制則可以應對一些正在進行的或確實客觀上存在的一些應收應付款項。
【關鍵詞】收付實現制 權責發生制 事業單位 會計信息
會計信息是一種能夠計量的經濟信息,它可以很好的反映企業的價值運動。這樣定義的原因是企業可以為會計信息需求者提供詳細的信息,同時也可以幫助使用者了解相關企業的經營狀況及活動,所以這些屬于經濟方面的會計信息;企業的生產屬于價值運動的經營過程,會計信息所包括的信息內容有價值運動特征、狀況及其變化的相關信息;與此同時,會計信息是可以可計量的,其中貨幣是其主要的計量單位,但并不是會計信息的唯一計量單位,使用非貨幣單位的原因是需要計量的會計對象不宜采取貨幣方式進行計量,非貨幣單位可以作為貨幣計量的一個很好的補充。但由于不同信息的確定性不一樣,對歷史信息的計量較為容易,而對于未來信息的計量就相對困難些。
一、事業單位收付實現制下的會計信息存在的問題
1.事業單位因其無法真實準確地反映其成本耗費,因此無法滿足其成本核算要求,收付實現制主要體現在會計期間的記賬標準為款項的實際收付,如果同一會計期間無成本費用發生與支付等交易的發生,則用于收付實現制的會計記錄費用不能由那時候發生業務活動所支付的代價準確地反映出來。例如,高校屬于事業單位,它的核算基礎是收付實現制,高校貸款必須在還款時才按實際還款額列為支出,即支出決算不將未還款項計算在內,這就一方面加大了還款時的本金及相應的利息,另一方面還會造成費用的不合理劃分,無法實現成本的準確核算,進而無法有效地促進績效考核及資金使用的效率。總的來說,如果事業單位以收付實現制為基礎進行會計核算,則其運營相應的成本及其運營結果一般無法得到真實準確的反映。
2.對于事業單位而言,其通過收付實現制所記錄的收益并非其收支活動的真實結果,因此,收付實現制下呈現出來的會計信息會缺乏真實性。具體來說,該制度下的收入只能反映出現金的實際收到,而不能同時呈現出那些應收卻未收到的收入,這就無法避免許多領導在年度預算中有意調節收入等非法情況的發生。譬如說,對于事業單位中年底預算遠高于支出的情況,則意味著其中一些非現金交易但需要確認的收入在本會計季度無法處理,需要等到下一季度;同理,對于年底支出數超出收入數很多的情況,預算中的赤字數則會顯著得低于比實際情況,這只需將一些收入提前確認便可保證預算方案的順利通過。總而言之,雖然“現金收到與否”這個收付實現制的收入標準與事業單位的會計制度不存在任何沖突,但由于其反應的會計信息不完整,往往為會計信息的人為更改提供了理論基礎。
3.事業單位采用收付實現制,還會導致收入與支出不匹配情況的發生,進而影響事業結余信息的真實性。以高校收取的學生的不定義費用為例,高校常會以一年為一個收費單位,并對其所收到的資金使用收付實現制為基礎的記賬方式進行記錄,但是這個相對應的支出項目卻不匹配,因為各種緣由這一年沒辦法支付或者不能全部支付,或者在下半年會發生相關支出,一年內,常會出現顯著的收支失衡,因此核算出的事業結余缺乏一定的真實性,進而影響到預算信息的真實性,由于事業單位會根據其預算信息來安排相應的預算項目,故預算信息的不真實會直接錯誤地知道其對預算項目的安排。總的來說,事業單位如果以收付實現制為基礎來進行會計核算,則對導致其財務情況得不到準確的反映,進而影響其后續相關財務政策的有效實施。
二、探討完善事業單位的會計信息的方法
1.事業單位應享用或者承擔的債務,還沒有到賬或者對方未支付的收入,以及沒有支付的款項與費用。即便這些項目沒有完整的信息,也沒有配比關系,這些權責制都可以很好地反映,以另一種方式完善了財務報表,且具有一定的真實性與可靠性。權責制的優勢不僅僅如此,他還可以反映長期資產和隱性負債的情況,從長遠方面來看,這些信息均提供了單位的管理狀況和水平,評價事業單位的運行狀況。例如固定資產折舊費是資產成本與凈值的結合。由以上可知,權責制能全面的反映單位的運行狀態,尤其是財務情況,這樣就方便財務報表與會計核算,且兩者更加的真實。
2.事業單位不同于企業,它不能嚴格地核算成本,但是在效益與效率兩個方面,事業單位與企業的追求相同。在實現制下,事業單位的所擁有或者占據的資產并沒有考慮它的折舊費用,而且還缺少將財政上的撥款入賬以及資產的使用情況,這樣就會發生不同時間的資金使用效益沒有任何的比較性,就無法進行預算財政科學編制與年終考核。但是使用權責制就可以避免這種情況。權責制會使事業單位的會計核算功能科學化與合理化,規范國有資產的管理,進而提升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
3.現在,國內的一些事業單位開始借鑒企業的管理模塊,將事業單位企業化,但是還是與企業有著明顯的不一樣。進行企業化管理的事業單位可以根據不同的人、事、物和經營狀態的不同,保留一部分事業單位的管理體制與制度,如事業職能、勞動人事、工資配分情況,也可以選擇繼續實行原有的體制與制度。一旦采用了企業的管理體制與制度,則財務方面應執行權責制。將這兩種方法結合在一起,事業單位在會計處理上將是雙重核算管理標準,這樣提高了管理財務的效率與質量,更適應市場的要求。
三、結論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經濟迅速發展,市場經濟體制不斷成熟和完善和財政預算管理制度應該與時俱進逐步深化改革,遇到新情況新問題,公共單位財務審計時所采用收付實現制的缺陷愈來愈明顯,現行以收付實現制為會計核算原則得到的會計結果不能滿足收支管理的需要,也不能真實、完整、充分地展現事業單位會計信息、體現事業單位的運營狀況。總的看來,公共事業單位的會計管理制度將會繼續革新,完成從收付實現制到權責發生制的轉變,以迎合實際需要。
參考文獻
[1]梁吉鵬.《權責發生制與收付實現制的比較》.科教文匯,2010.02期.
[2]胡慧《事業單位會計引入權責發生制的改革研究》.蘇州大學,2014.
[3]朱愛麗,黃麗娟.《淺談收付實現制對事業單位會計信息的影響》.事業財會,2010.
[4]王穎.《提高行政事業單位會計信息質量的思考》.科技展望,2014.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