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尤蓉,吳明芳
(無錫職業技術學院 后勤管理處,江蘇 無錫 214121)
長期以來,我國實行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依靠耗費大量資源來加快經濟發展。近些年來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我國的資源緊缺矛盾也越來越突出。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是黨中央、國務院在新形勢下做出的具有全局性、戰略性的重大決策[1]。
為貫徹落實“十二五”規劃《綱要》,推動重點用能單位加強節能工作,強化節能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教育部、國家能源局等部門制定了《萬家企業節能低碳行動實施方案》[2-3]。高校擁有不少大型公共建筑,消耗資源量比較大,具有比較大的節能空間。同時,高校擁有較強科研能力的師資隊伍,也是高層次人才的培養基地,承擔著巨大的社會責任,應該為創建節約型社會起到示范帶頭作用。
無錫職業技術學院被列入“十二五”萬家企業節能低碳行動名單,屬于重點能源監管單位,本文將結合無錫職業技術學院的能源管理現狀,提出一套適合無錫職業技術學院能源監管平臺的解決方案,并且實踐打造能源管理“e”感知校園,取得了很好的能源管理效果,完成了學校的“十二五”節能目標,加快了節約型校園建設的步伐。
無錫職業技術學院坐落在美麗富饒的太湖之濱,是一所以工科為主、多科協調發展的全日制高等學校。現有太湖、中橋兩個校區,占地850畝,建筑面積30多萬平方米(各類建筑情況如表1所示),資產總額11億元,教職工800余人,在校生1 400余名。目前,全校能源消耗主要是師生生活用水,用電以及食堂天然氣消耗。
通過對學校的能源管理現狀分析,學校在能源使用方面存在諸多突出的問題,造成能源的浪費。主要問題如下:
學院初步建立了一些能源管理制度,但尚未形成完整的制度體系。無法對全部的二級部門的耗能進行獨立經濟考核,導致節能工作無法全面實施,給學院整體切實開展節能工作帶來了一定的障礙。

表1 無錫職業技術學院各類建筑面積一覽表
能源計量是實現科學管理的基礎性工作。沒有完善準確的計量器具配置,就不能為辦學和生活的各個環節提供可靠的數據。它也是評價能源管理水平的一項重要標志。由于學院在對能源的定額考核方面未做詳細的規定,因此其在計量儀表管理方面,也只是完善了對部分二級部門的計量儀表的配置,對更深層次的三級計量儀表配置率有待提高,客觀上也使得大部分二級部門無法制訂細化的能耗考核定額指標。
能源統計是能源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既是編制學院能源計劃的主要依據,又是進行能源利用分析、監督和控制能源消費的基礎。只有對各部門能源消費進行統計,建立能源消費平衡表,掌握能源的來龍去脈,才能發現問題,找出能源消耗升降的原因,從而提出技術上和管理上的改進措施,不斷提高能源管理水平。
由于學院無法智能地檢測跑、冒、滴、漏和設備空轉等現象,只能靠人為的發現,造成了很大的能源浪費。并且師生節約能源意識薄弱,無法以校園主人翁的心態節約能源,造成能源的浪費。
能源監管平臺將校園的各種能源信息(水、電、氣等)和空調、電梯等各種高耗設備通過智能數據網關,經由現場工業總線技術,與互聯網絡結合起來而形成的一個巨大的物聯感知網絡。
3.1.1 無錫職業技術學院能源監管平臺整體需求
根據以上對無錫職業技術學院能源管理現狀分析得出,學校的能源監管平臺的最終目標應該是實現“四化”,即“能耗數據化、數據可視化、管理動態化、節能指標化”,其中,“能耗數據化”和“數據可視化”體現了能源監測的功能,通過實時采集各類終端計量表具的數據,讓全校師生通過監測平臺網站實時的了解學校能源的使用情況。“節能指標化”和“管理動態化”即為通過分析各類能耗數據,制定合理的能耗考核指標,實現定額化管理、預測性管理等能源管理新手段。
3.1.2 無錫職業技術學院能源監管平臺軟件結構
該平臺是建設節約型校園的核心軟件,主要包括用戶權限管理、能耗數據顯示、基本信息管理三個功能模塊。具體軟件結構如圖1所示。用戶權限管理包括用戶管理、角色管理、權限管理;能耗數據展示分為實時監測、歷史數據查詢、能耗統計、能耗對比、報表管理、和能耗報警等;信息管理包括建筑基本信息管理、部門基本信息管理、計量器具狀態和服務器狀態等。

圖1 無錫職業技術學院能源監管平臺軟件結構圖
3.1.3 無錫職業技術學院能源監管平臺實現 無錫職業技術學院的能源管理平臺對學校的水、電、煤進行分項計量及分戶計量。平臺分為三個子系統,電能計量管理系統,給水管網監管系統和燃氣計量監管系統。
電能計量管理系統對全校建筑用電進行分戶分項實時計量,實時掌握學校用電能耗的變化趨勢,追蹤重點用電建筑或部門的用能情況。通過該系統可以查詢各建筑或部門的歷史監測數據,并生成各種報表,為實現部門或建筑用電指標化管理奠定基礎。
給水管網監管系統實時監視全校用水管網設施,采集水管網各部位的相關數據,智能化分析數據,自動對管網用水異常情況進行識別,幫助管理人員及時發現跑冒滴漏現象,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實現給水管理的信息化。
燃氣計量監管系統選用具有數據遠傳功能的內置專用通信協議智能電子燃氣表,實時監測學校燃氣管網的相關參數,實現了后勤管理的高效化。
3.2.1 能耗數據明顯下降,完成學校“十二五”節能目標 2014年起學校的能源監管平臺正式投入使用,取得了明顯的節能成效,學校人均能耗和單位建筑面積能耗明顯下降。相比2013年,2014年全校用電量同期下降14.09%,用水量總量下降9.15%,同期下降34.41%,達到學校“十二五”節能指標。
3.2.2 能源目標考核,提升管理水平 通過能源監管平臺的數據分析,制定校內各類別建筑、設備的用能定額,對各部門和院系進行目標考核。學校以后勤管理處為職能考核牽頭部門,后勤服務總公司為具體實施部門,分院(系)、各處室承擔目標管理任務,廣大師生人人參與,不斷完善形成了從學校層面到分院(系)再到各個科室、宿舍直至個人的節水節能三級管理網絡,真正實現節水節能管理工作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環環相扣、層層銜接,分層管理,逐級負責,責任到人,目標考核。
3.2.3 為科學開展節能改造奠定基礎 通過能源監管平臺的用能數據統計和挖掘,得到校園建筑用能規律,提供各部門主要用能建筑能耗評估診斷報告,為校內高能耗建筑設施的改造奠定基礎。
3.2.4 提供用能預警,避免了能源浪費 能源監管平臺可以實時的對學校用能進行模型匹配,在匹配過程中當學校用能量在警報范圍內則平臺發送預警詳細信息,這樣基本杜絕了長流水,用能設備空轉等現象,避免了浪費。
3.2.5 實現校園能源公示,提高全校師生節約能源的意識 全校師生可以通過不同的訪問權限訪問能源監管平臺,實現學校能耗總量和各部門建筑物的單位能耗等統計數據公示。營造人人節約的濃厚氛圍,提高全校師生節約能源的意識。
高校是國家重點關注與建設的社會組織機構,建設節約型校園是高校履行其應承擔社會職責。同時,建設節約型校園,不僅符合學校自身的長遠發展建設,更是培育高素質人才,提高師生綜合素質的需要。本文以無錫職業技術學院為例,分析其能源管理現狀,提出一套適合無錫職業技術學院能源監管平臺的解決方案,并且實踐打造能源管理“e”感知校園,取得了良好的能源管理效果。希望本文能為其他高校建設節約型校園提供一份實用的案例。
[1] 陳哲.節約型校園評價體系構建及應用方法研究[D].天津:天津大學,2010.
[2] 關于印發萬家企業節能低碳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Z].發改環資〔2011〕2873號,2011.
[3] 國務院關于加強節能工作的決定[Z].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