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衛國
(無錫職業技術學院 汽車與交通學院,江蘇 無錫 214000)
隨著社會經濟和國家政策的發展,大學生村官(Student Village)將面臨著潛在的問題與挑戰,大學生村官工作滿意度較低[1]、人才流失現象嚴重、功利性價值觀較為盛行[2]。大學生村官發展狀況直接影響大學生村官服務于新農村建設與發展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大學生村官現狀要求加強大學生村官理想教育。
利用心理傳記與深度訪談等方法對大學生村官理想個案資料進行分析研究,目的是了解影響大學生村官理想的潛在因素,探討潛在因素在大學生村官理想個案方面的差異,體現大學生村官理想的個體性與典型性。
本研究采用目的性抽樣(purposeful Sampling)中的標準抽樣(eriterion sampling)方法,選取了5名被試對象,其中3名選自蕪湖市、2名來自亳州市,采用以心理傳記為主、訪談法為輔的方法,深入了解影響大學生村官理想的因素。

表1 個案基本資料
2.2.1 知情同意書 考慮到研究倫理道德問題的存在,征得受訪者的正式同意,雙方各簽1份知情同意書交由雙方各自保留。
2.2.2 效度檢驗工具 心理傳記效度檢驗采用兩種方式:一是采用自編大學生村官理想問卷,測試5名大學生村官在理想問卷得分存在的差異;二是采用校標資料判斷心理傳記的可信度和可靠度。本研究采用的是實際工作表現和三角驗證法,三角驗證法即采訪被試領導、同事、村民等方式對此進行評定[3]。
針對心理傳記(如日記與自傳)等形式資料采用三角驗證模式。三角驗證是確保質性研究效度的方法之一,即邀請心理學專家、教師、心理學研究生等對同一資料加以分析概括出具有抽象化觀點的一致性程度。
本研究在問卷調查的基礎上,對5位大學生村官進行了訪談,經過對他們訪談資料的分析,影響其理想的因素,主要有:組織承諾、成就目標、心理資本、社會支持。組織承諾是指大學生村官對大學生村官事業本身和新農村建設與發展的堅定信念與永恒追求,以及大學生村官對當地村民的深厚感情與愿意,以改善當地村民生活為目標的服務信念,反映的是大學生村官對職業、組織、社會制度、領導機制等方面的態度與看法;成就目標是大學生村官對自己從事的工作在成長過程中所累積形成的成就自信感與對未來工作目標的抱負水平;心理資本是大學生村官在心理品質、心理素養、道德品質、積極情緒等方面的差異,集中體現在大學生村官希望、自信、樂觀、自我效能感、適應能力等方面;社會支持是指家庭、社會、人際、政策等方面對大學生村官自身成長與服務新農村建設與發展的心理支持程度。具體闡述如下:
高組織承諾的大學生村官表示:“抱著一顆服務基層的心,能夠在農村有所作為,本著為人民服務的態度積極投身到工作中去”、“我帶著滿滿的抱負來到了熱愛的故鄉,心里裝的是滿滿的信念和希望”、“為了家人、故鄉的親人,我需要承擔這份責任——為改善新農村而奮斗終生的強烈愿望,立志無私奉獻與新農村建設,真正地實現‘三農夢’和‘中國夢’”等等,為此他們的理想程度很高。而低組織承諾的大學生村官表示:“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我和我的同學一樣參加了許多的考試,其中含大學生村官選拔;甚至有放棄和離職的心理準備與念頭”、“還助學貸款需要;想通過大學生村官服務三年能考取國家公務員”等,由于入大學生村官動機性不強,為此他們的理想程度較低。
具有積極心理資本的大學生村官表示“沒有因為困難而放棄,并重新認識自我、以積極樂觀的情緒進行了自我定位;工作中需要我熱情積極對待每一項任務”、“只要心態擺得正,用一種超然樂觀的心態來看待眼前的一切”、“對待任何事情,最為重要的是堅持、是態度、是信念”等,為此他們的理想程度高。而具有消極心理資本的大學生村官表示“沒有太多的理想和抱負,失敗之后,悲觀失望、自暴自棄”、“每天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消極怠工。”等,為此,消極的認知與情緒決定了他們的理想程度較低。
高成就目標的大學生村官表示:“工作的激情也給我帶來了較強的成就感。準備聯系湯溝鎮婦聯進行心理學講座輔導”、“在看到中國的貧窮后發奮要把中國新農村快速建設好”、“想利用當地的土質資源開發蔬菜項目,帶動廣大村民,積極參與這項創業計劃,從根本上改變分散、效率低下的小農經濟,實現村民共同富裕”等,為此他們的理想程度高。而低成就目標的大學生村官表示:“沒有太多的理想和抱負,對大學生村官職業理想并沒有做出積極的行動。”、“低成就感讓我對這個行業逐漸失去理想和追求”、“個人的職業理想仍不夠明確,結果我的決心和規劃以及行動也就不夠清晰、有力;缺乏成就感”等,為此他們的理想程度較低。
高社會支持度的大學生村官表示:“在和村民互動中,村民對我的工作非常的熱情和支持”、“由衷地感謝我的愛人、家人和關心我的人對我工作的支持與厚愛,是您們陪伴著我走過人生的每一個困境和低谷”、“我的創業夢終于實現了,并得到了相關領導與廣大村民的支持與信服;副書記劉某親自來我村表示祝賀與支持”等,良好的人際關系與人際支持為大學生村官理想提供了發展的外界環境,為此他們的理想程度高。而低社會支持度大學生村官表示:“得不到村民們的支持,最終不堪的結果被領導數落了一頓;父母對我的大學生村官職業表示不支持”、“官場應酬過多,和領導們打交道有種不舒服感;村民不配合;對我發展的想法給予排斥;村民對村干部的意見極不同意”等,人際關系的不良影響了大學生村官理想的形成與堅守。為此他們的理想水平較低。
影響大學生村官理想是多方面的,多因素的。既存在個體家庭因素,又存在社會文化因素。理想程度高和理想程度低的大學生村官之間的心理特征是有很大差異的,也就是說,大學生村官的各種心理特征影響著他們的理想程度。
首先,組織承諾是影響大學生村官理想的首要因素。組織承諾反映的是大學生村官對自身職業、大學生村官計劃乃至更為宏觀制度等方面認同度。對職業和組織的承諾水平決定了大學生村官對新農村建設與發展的觀念態度與認知結構,組織的遠大理想的產生來源于對組織的忠誠和思考。高組織承諾的大學生村官愿意為大學生村官事業、新農村建設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以及“鄉村夢”與“中國夢”的實現而無私奉獻。正因為有這樣的堅定信念在自己的本職崗位上用心“尋夢”、“筑夢”、“追夢”。而低組織承諾的大學生村官由于薪酬和權利的欲望、浮躁的心理等因素直接影響了大學生村官理想程度,正因為如此缺乏對組織的忠誠影響了自我的定位和發展。
其次,心理資本是影響大學生村官理想的重要因素。心理資本關注的是積極情緒、積極品質等心理積極健康的一面,具有高心理資本的人,其工作滿意度和心理幸福感指數較高。具有積極心理資本的大學生村官,適應能力較強,其理想的質量較為主動、樂觀、健康;而具有消極心理資本的大學生村官,其理想的質量較為被動、灰暗、消極。積極心理資本核心元素包含希望、自信、樂觀、自我效能感和適應性等,這些積極元素能促使個體心理能量更好的覺察與關注自我與環境的需要,更好地在環境與需要上構建自我的理想,并滿懷激情、自信等心理成分去迎接新的挑戰,進而創造美好未來。相反,消極心理資本對未來的規劃并沒有什么高遠的抱負水平,對生活的負性事件,經常抱怨,不愿意為生活承擔起應有的責任,久之會形成抑郁等不良情緒反應。
另外,成就目標是生成大學生村官理想的核心元素。研究表明,高成就目標的大學生村官在實踐工作中能主動規劃、自覺執行、克服困難、取得成就。對工作目標的準確定位,對成功因素利弊客觀分析,可以有效激發人的內在需要與情緒動機。相反,低成就目標的大學生村官由于缺少對成長目標的思考與規劃,進而減弱了對大學生村官理想事業的發展。
最后,社會支持是生成大學生村官理想的外在環境。社會支持包括大學生村官人際關系的質量,國家政策對大學生村官的精神與物質支持度。研究表明,高社會支持度的大學生村官能在和諧的人際關系網中形成積極自我概念和高自尊,這種積極自我概念與高自尊又促使個體的心理構建更美好的事物。良好的人際環境進一步為大學生村官營造了具有政治人格的創新氛圍。相反,低社會支持度的大學生村官在面對挫折與困難時更容易形成逃避與離職的心理傾向。
質性研究表明:在大學生村官中,組織承諾高的比組織承諾低的理想程度高;心理資本積極的比心理資本消極的理想程度高;有高成就目標的比沒有或低成就目標的理想程度高;社會支持度高的比社會支持度低的理想程度高。
[1] 童輝杰,成錦.大學生村官心理衛生現狀分析[J].中國公共衛生,2014(3):278-281.
[2] 余秀華,楊贛太.大學生村官社會責任缺乏的原因及對策研究[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4(1):136-137.
[3] 黃希庭,張志杰.心理學研究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78-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