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慧芳,許清泉,秦 清
(常州工學院,江蘇 常州 213002)
項目針對JDP2000物流模擬系統進行監控設計。設計要求界面形象,立體感強;準確監控物流系統的動作過程;物流系統硬件核心為PLC控制,由三菱FX2N作為控制器,系統軟硬件設計能夠按要求完成物件的裝配和緩沖功能。根據物流模擬系統運行監控設計對界面的設計要求,運用組態軟件制作界面,而界面中的畫面則采用三維軟件單獨制作的方法。對物流模擬系統聯機運行,實時監控,實現控制自動化。
工控組態軟件集成了圖形技術、人機界面技術、數據庫技術、控制技術、網絡與通信技術,使控制系統開發人員只需通過可視化的組態方式,完成監控程序設計。常用的組態軟件:組態王、MCGS、WinCC、力控等。基于項目設計中對界面的要求比較高,并考慮運用三維設計軟件制作現代物流模擬系統的三維模型,所以采用組態王。組態王能靈活運用其他軟件所繪制的三維圖像,作為動畫,使畫面更加形象,立體感更強。三維軟件選用3DSMAX。
動畫制作方案:用3DSMAX繪出現代物流模擬系統某單元中整個單元的三維畫面,處理好每個相關的元件,將其連接或合并。經過上色,貼圖,材質,渲染,將整個系統的動作制作成一幅動畫,再將動畫以一個完整畫面的形式載入組態軟件中去,這樣制作多個畫面。當軟件得到PLC的信號時,切到相應的畫面上去。這種方案靈活性較差,但是整個畫面界面形象,立體感強,動作流暢。
創造3DS MAX三維造型,從標準幾何體到復雜三維模型,最常用的就是使用Modify命令面板對模型進行修改。使用修改器對物體進行修改,可實現對物體整體和局部的修改,并能隨時對每一種修改器進行修改、刪除以及改變修改器之間的順序,從而獲得滿意的造型。另外,在Create命令面板的Geometry子面板的下拉列表框中選擇Compound Objects選項,則可以在Object Type中選擇不同的工具,這些工具可以通過多個物體來創建一個新的“復合”幾何體模型。
利用以上的方法,根據每個單元的真實式樣和尺寸比例繪制畫面,就可以繪制出所需畫面,以裝配單元轉盤的繪制方法為例:
(1)在命令面板Create中選擇Geometry,點擊Cylinder,并拖動鼠標2次,畫一圓柱體Cylinder1,在命令面板 Modify的Parameters中修改Cylinder1的半徑及高度,設置其半徑(Radius)為50,高度(Height)為4,圓面分段數(Side)64,繪制圓柱體如圖1所示。

圖1 圓柱體效果圖
(2)轉盤中有4個長方形的洞,要將其挖去,采用布爾運算:繪制一個長、寬、高分別為:25、16、10的長方形,將其移至圓柱體上長方形空洞所在的位置。使用(Align)按鈕使其與圓柱體對齊。長方體放置到位后,進行布爾運算:點擊選擇布爾運算的第一物體——圓柱體,在命令面板Create的Geometry中選擇Compound Objects,點擊Boolean按鈕,再點擊ick Operand按鈕,選擇布爾運算的第二物體——長方體,即可做成轉盤上的缺口形狀,其他三個長方形的洞也是如此做法。制作完成的轉盤如圖2所示。

圖2 轉盤
其他部件繪制方法類似,繪制時注意各部分的大小、比例,以及它們之間的相對位置,并靈活運用3DS MAX中,對物體變形等的操作,使繪制出的圖像更加立體、逼真、形象。繪制完成后的裝配站界面如圖3所示。

圖3 裝配站
3DS MAX中,通過物體表面指定不同的材質和貼圖效果來模擬真實的物體,這種方法稱為渲染。任何效果只有經過渲染處理,才能顯示出最佳的視覺效果。
1)賦予材質。所謂材質,即一些指定給物體表面的顯示參數,使物體在渲染時顯示出不同的外部特征。使用材質可以影響物體的顏色、表面光澤和透明度等特性。
以裝配單元的傳送帶賦予材質為例:
(1)點擊選擇傳送帶,在英文狀態下鍵入 M,出現Material Editor編輯對話框。
(2)選擇一個材質球,對該材質球進行編輯,在Shader Basic Parameters下拉菜單中選擇材質(Metal),在基本參數中,Specular Level:500,Glossiness:5,其他屬性不變。
2)背景貼圖。打開裝配單元,在菜單欄—渲染(Rendering)—環境(Environment),彈出 Environment and Effects對話框,選擇 Use Map,點擊NULL,彈出 Material/Map Browser編輯對話框,雙擊(位圖),打開導入的圖片文件,設計中選用圖片 WALL011,單擊打開按鈕后選定,背景的圖像就貼好了。
3)渲染。在視圖區選擇Perspective視圖,使其邊框變成黃色,鍵入F10,在Common標簽下面,改變 Output Size的大小,選擇,點擊(渲染)按鈕,3DS MAX會渲染好所需的圖片。
打開組態王,出現組態王工程管理器,點擊新建,鍵入工程名:(1)裝配單元,(2)緩沖單元;工程描述:現代物流模擬系統監控系統,完成工程建立,并將其設置為當前工程。
1)I/O設備的定義。組態王中的I/O變量與具體I/O設備的數據交換是通過邏輯設備名來實現的,當工程人員在組態王中定義I/O變量屬性時,就要指定與該I/O變量進行數據交換的邏輯設備名。本系統控制設備PLC(三菱FX2N-64MR),與計算機相連的I/O設備。定義串口I/O設備的配置,由設備配置管理器完成。
雙擊工程管理器界面左側目錄樹中的COM1,進行設置:數據位選擇7;停止位1;通信方式RS422。新建邏輯設備,隨導向進行設定。生產廠家:三菱;設備名稱:FX2;通信描述:編程口;為設備鍵入邏輯名稱:PLC,設備連接口為:COM1,完成設置。
2)I/O變量的定義。數據庫是“組態王”的核心部分。在數據庫中存放的是變量的當前值,變量包括系統變量和用戶定義的變量。變量的基本類型有兩類:內存變量、I/O變量。I/O變量是指可與外部進行數據交換的變量,數據交換是雙向的、動態的。在“組態王”系統運行過程中,每當I/O變量的值改變時,該值就會自動寫入下位機或其他應用程序;每當下位機或應用程序中的值改變時,“組態王”系統中的變量值也會自動更新。
在工程瀏覽器中左邊的目錄樹中選擇“數據詞典”項,右側的內容顯示區會顯示當前工程中所定義的變量。雙擊“新建”圖標,彈出“定義變量”屬性對話框。并對其進行編輯設置,以第一單元回轉按鈕為例,將其變量名定義為“回轉START”;變量類型:I/O離散;連接設備:plc;寄存器:X034;數據類型:Bit;讀寫屬性:只寫。其他變量也類似。
單擊工程瀏覽器工具條“MAKE”按鈕或右鍵單擊工程瀏覽器空白處從顯示的快捷菜單中選擇“切換到Make”命令,進入組態王“開發系統”。以裝配系統的制作為例。
(1)標題欄的制作。選擇目錄樹上的畫面,新建,在工具箱中選擇點位圖,并使點位圖覆蓋整個畫面,為該畫面鋪設背景;再以文本在畫面上寫“現代物流模擬系統監控系統——裝配單元”。
(2)控制畫面的制作。畫面名稱:控制;鍵入F2,打開圖庫管理器,在按鈕圖庫中找出一個符合的按鈕,加入畫面中。還是以回轉按鈕為例:右擊該按鈕圖標,選擇動畫連接,出現動畫連接對話框,點擊“按下時”命令語言連接,然后在命令語言框中鍵入:\本站點\回轉START=1;\本站點\回轉START=0;其他各按鈕也依次加入,并輸入命令語言。控制畫面制作完畢。
(3)主畫面的制作。主畫面是整個監控系統的核心,也是整個監控系統的顯示部分。創建一個新的畫面,畫面名稱:動畫。在工具欄中選擇點位圖,并在畫面中拖動鼠標,使點位圖覆蓋整個畫面,右鍵點擊點位圖,在菜單中選擇從文件中加載,將之前做好的動畫畫面加載至點位圖中;點擊右鍵,選擇動畫連接,彈出動畫連接對話框,在特殊欄中,點擊隱含按鈕,出現隱含對話框,并對其編輯。將條件表達式中鍵入對應變量,并判斷其是否等于1,當其為1時,使該畫面顯示。依次載入所有畫面,并使畫面與相應變量連接。
(4)報警畫面的制作。畫面名稱:報警;從圖庫管理器中提取四個指示燈,在指示燈的下方用文本標明:圓料故障、方料故障、提升故障、轉臺故障。右擊指示燈,選擇動畫連接,將其與相應變量相連接。還可以將報警燈設置成為閃爍。
(1)動作流程。裝配站首先由井式供料機提供方料,然后方料滑入轉盤輸送帶的凹槽處。轉盤輸送帶旋轉180°,圓方料裝配。在吸盤手工作完成裝配后,轉盤輸送帶再次旋轉180°,原料從凹槽處落下,進入傳送機構(帶式),最后由機械臂工作將其移動到緩沖站。
(2)程序流程。確定運行方式,自動/手動。如果是手動操作:則按照手動工作流程進行操作。如果是自動運行狀態,先確定是否具有報警信號,有則進行報警,無則啟動系統。傳送帶啟動,然后井式供料機工作,將方料放置在工位,推出方料后,轉臺回轉,檢測傳感器狀態,無誤后進行加圓料(裝配)過程。完成裝配后,轉臺回轉,方料落入傳送帶,確定方料已經到位,轉臺停轉。傳送帶將原料傳送至指定位置,機械臂工作運送至緩沖站。
(1)動作流程。裝配站進行貨物的供給,由帶式傳送機將貨物輸送到A/B處庫進料處,再由氣動裝料裝置將貨物移進斗式緩沖庫。當堆垛單元需要貨物時,移貨裝置將貨物移至出料傳送帶,并通過出料傳送帶將貨物送到堆垛站。斗式緩沖庫的A庫和B庫可以通過面板上的按鈕進行預選。
(2)程序流程。先確定是否有報警信號,如果有則報警,如果無則進入下一步。回參考點,確定倉庫已經進入初始狀態。然后確定運行方式,自動/手動狀態。手動模式,則進行單步的運行。確定是A庫進貨還是B庫進貨,按鈕面板上選擇,如果選擇的倉庫已經貨滿而沒有出貨則啟動警報,可以先出貨再進貨或者選擇另一個倉庫進行操作。選擇后,傳送帶會將貨物運送至相應的倉庫進行入庫操作。
在出貨時也要選擇個倉庫進行出貨處理,如果選擇的倉庫并沒有貨物儲存則報警。可以先將貨物入庫后再出庫也可以選擇另一個有貨物的倉庫出貨。出貨后,貨物由傳送帶運至堆垛站處理。
在硬件調試的過程中,遇到不少問題:傳感器的位置不佳,在原料經過傳感器或者無物體經過時,傳感器發出錯誤的信號;復位后,裝置的位置不正確,導致啟動后有運行錯誤;PLC的PG模塊,不運行,失電不正常;電磁閥氣管漏氣導致氣缸動作不正常。逐一解決。
將PLC與計算機通訊測試。打開現代物流模擬系統,上電并恢復初始狀態。在組態王中點擊目錄樹設備里面的COM1,窗口中出現之前建立的設備名稱:plc。右擊,并選擇“測試plc”,打開設備測試標簽,任意輸入一個線圈名稱,點擊添加按鈕,將其添加至采集列表,可以添加1~3個作為測試用,添加好之后,點擊讀取按鈕。若通訊成功,在變量值一欄中可讀取線圈是打開或者是閉合;若顯示通訊失敗,檢查連接線及通訊設置。
在起初的聯機中,組態王與PLC的通訊失敗,正確的通訊設置應該為:數據位選擇7;停止位為1;通信方式為:RS422。“切換到VIEW”,進入組態王畫面運行系統。打開畫面,選擇打開“標題”、“控制”、“報警”、“動畫”四個畫面,監控系統就能對現代物流模擬系統進行監控:點擊控制畫面中的按鈕,物流模擬系統就會做出相應的動作;當物流模擬系統做出動作的時候,動畫畫面就會顯示相應的動作;當物流系統的部分發生故障時,報警畫面中相應的故障報警燈就會閃爍。
以裝配站為例說明,下面是調試過程中的控制運行界面截圖。
首先進入開機裝配站啟動界面(如圖4所示),點擊進入自動方式,系統自動完成裝配過程:方料進入工位(如圖5所示),方料指示燈亮;然后,旋轉臺旋轉180度,到位停止,圓料裝入方料中,進行裝配;裝配完成,工件放入傳送帶,由機械手臂搬運至緩沖站。完成裝配站的監控操作。

圖4 裝配站啟動界面
本項目是江蘇省大學生實踐創新項目,結題時提供了完整的系統設計說明書、PLC控制程序及基于組態王設計的系統用戶程序及聯機調試效果圖。從整個系統的硬件設計、PLC控制程序設計,到運用組態王監控設計,涵蓋了電氣控制、監控設計等主要工業控制技術,學生通過完成該項目,專業知識及綜合應用能力得到學習和訓練,并具有一定的工程運用能力。

圖5 裝配站方料進貨界面
[1] 穆亞輝.組態王軟件實用技術[M].鄭州:黃河水利出版社,2012.
[2] 王紅衛.3ds max 6三維建模與動畫基礎培訓教程[M].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2004.
[3] 李紅萍.工控組態技術及應用—組態王[M].西安:西安電子科學技術出版社,2011.
[4] 史國生.電氣控制與可編程控制器技術[M].3版 北京:化工工業出版社,2010.
[5] 童娜,楊帆.3ds max7完全征服手冊[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5.
[6] 潘煥,陳斌.3DS MAX 6三維設計全新教程[M].上海:上海科學普及出版社,2005.
[7] 蘇云,潘豐,肖應旺.基于組態王與PLC的遠程控制系統[J].電氣自動化,2004,26(6):39-40.
[8] 董增文,徐健寧,劉國平.基于組態王模擬機電對象的PLC實驗系統設計與開發[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2,31(9):4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