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紅梅
【摘 要】傳統節日文化是我們對小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寶貴資源。每一個傳統節日都有它的歷史淵源、美妙傳說、經典詩文、獨特情趣。我們可以通過設計一系列德育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體會傳統,受到德育熏陶。
【關鍵詞】傳統節日 德育 ?活動
《公民道德建設綱要》中指出:“各種重要節日、紀念日,蘊藏著寶貴的道德教育資源。”的確,我國傳統節日宛如一幅歷史文化長卷,每個節日背后都有著很深的文化淵源,蘊含著深厚的人文底蘊還有豐富的德育資源。如:喜氣洋洋的春節、張燈結彩的元宵節、懷鄉祭祖的清明節、團團圓圓的中秋節、紀念屈原的端午節、重陽節等。傳統節日所承載的文化對于一個民族的精神記憶有著一份獨特的價值。中國的傳統節日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是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和傳承中華傳統美德的重要載體。
但是從小到大,許多孩子只有知道春節吃團圓飯,元宵節吃湯圓,端午節吃粽子,中秋節吃月餅等,卻不知道節日本身的意義。我覺得利用傳統節日,開展一系列活動,把原本枯燥德育說教寓于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定能對小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起到潤物無聲的效果。
首先我覺得我們對傳統節日有一些誤解,很多學生不喜歡過傳統節日是因為不知道傳統節日的內涵,因此充分挖掘傳統節日的內涵非常重要,如何開發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需要教師探索研究,對傳統節日進行界定,如端午節,除了引導學生了解端午習俗,參與包粽子、縫香袋的實踐活動之外,重點還應開展“走進屈原”活動。通過屈原故事知多少、屈原詩詞朗誦等活動,重現屈原的故事:兩千多年前,偉大詩人屈原為他的祖國流盡了最后一滴淚,縱身跳進波濤滾滾的汨羅江。屈原報國無門而以身殉國,堅守了他不同流合污的高貴品質,從他上下求索、寧愿去死也不愿離開故國半步中體味他那痛苦執著的偉大情感,體驗他那崇高忠貞的偉大人格。在重塑中華民族的理想人格的今天,過端午節,學習和傳承屈原的高尚人格,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清明節在大多學生的眼中是“一個心情比較沉重的日子”、“懷念與悲傷的日子”,認為清明節就是“祭掃先祖墓地的日子”、“許多烈士為國家犧牲,要紀念他們”。除此之外所蘊含的豐富寓意,卻一無所知。為了讓學生了解清明,過一個有意義的清明節,我覺得挖掘清明節的德育內涵。如果把清明僅看成掃墓的節日,是一種偏見。清明節的活動還有郊游踏青、蕩秋千、踢毽子、拔河、放風箏等等親近自然、張揚生命力的活動。為此,我覺得學校可以開展以下一系列德育實踐活動:
郊外踏青,開展拔河、踢毽子、蕩秋千、打羽毛球等親近自然、張揚生命力的活動。2.追尋清明文化,搜集資料,了解清明節的由來;各地的清明節習俗;有關清明節的傳說、故事;背誦一首以上有關清明的詩。3.跟隨家人祭祖、掃墓,了解家族中各人的姓名、經歷等,先人有什么值得優秀的品質值得我們繼承。中國古代比較注重家族傳承,現在就缺失了;關注祭祖、掃墓活動中的現象、習俗;談談自己對清明節各種習俗的感想。4.閱讀先進人物或事跡,撰寫的讀后感。
正因為我們清楚地認識到清明節的內涵不僅是緬懷故人,還有親近自然、珍愛生命的意味;不僅要傳承尊老愛幼的孝文化,還要弘揚珍愛生命、呵護自然、維護環保成果的精神,光大我國民俗文化的魅力。在老師、家長的引導下,孩子們過了一個文化內涵深厚的清明節,與傳統節日文化親密接觸,既增長了知識,陶冶了情操,鍛煉了能力,心靈也受到了一次洗禮。
中秋節也不僅僅是吃月餅,可引導學生舉辦一次和中秋有關的賽詩會,背誦一些名篇,如蘇軾的水調歌頭,李白的靜夜思,杜甫的月夜憶舍弟等等,這些都體現了濃濃的思鄉之情,或者兄弟間的手足之情。學生在朗誦這些詩詞的時候不知不覺之中,受到了熏陶,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同學們也可以,在佳節來臨之際,卻不忘那些不能團員的人們。比如可以邀請留守兒童一起過中秋節。還可以去關心那些需要關心的人們,比如我們可以組織學生帶著月餅、水果等食品來到福利院,去看望智障兒童。讓他們和智障兒童手拉手小伙伴一起表演節目,一起做游戲,一起品嘗月餅。讓學生在活動中體會到我們也可以為他人帶來快樂,從小培養一顆愛心,對于提升他們的道德水平肯定是大有好處的。
農歷的九月初九是重陽節,也是中國的老人節,是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日子。尊敬老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但我們大家每年的老人節是怎么度過的呢?基本上大家都沒什么印象。我覺得重陽節正是開展對學生道德教育的好時機呀!比如我們可以通過少先隊號召隊員們首先從身邊的人和事做起。為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倒一杯茶、洗一次腳、洗一次頭、剪一次指甲,為老人盛飯,整理床鋪……沒有與老人同住的打一個問候電話。不要把平常家里老人對自己無微不至的關懷當成理所當然的事,要學會感恩。還要把尊老助老的風尚帶到社會,為鄰居的老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坐公交車主動為老人讓座,攙扶老人安全地過馬路,到敬老院慰問老人……讓隊員在學習、領會和實踐中使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其身上繼承和發揚。
總之,我們要弘揚民族精神,加強道德、習慣、人本教育,傳統節日德育活動不失為一個好的載體。我們有決心與大家一道不斷探索和實踐,努力撐起德育工作的藍天,讓激情與快樂永遠回蕩在校園的深處;讓校園凝聚育人的理想,散發百花的芬芳,放飛學子的希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