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青
【摘 要】信息技術的發展使得視覺資料的大量存儲應用變得越來越簡單。小學美術電子檔案的發展正是在這樣的大前提下得以發展。小學美術電子檔案不僅是學生的檔案,也不僅是為了教學評價。它是綜合的、全面的、有針對性的小學美術教育研究的基礎性材料。通過對小學美術電子檔案的應用研究,有利于學生的美術學習發展、有利于美術教師的教學發展、有利于學校的美術教育發展。利用電子檔案資料的大數據,有利于分析出客觀存在的問題并且可以有效檢驗改革措施的有效性。大數據時代下小學美術電子檔案的應用研究有效促進了小學師生的發展,是教學研究與師生評價的重要依據。
【關鍵詞】小學 ?美術 ?電子檔案
電子檔案的建議與應用,已經不是一個新鮮的產物。學生成長記錄檔案的建立也已經非常成熟。就是相對于發展薄弱的小學美術學科,美術成長記錄冊的建立也已經非常的普遍。而且在“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中明確了鼓勵運用美術學習檔案等形式來評價學生。那么,還需要研究小學美術電子檔案嗎?
一、時代發展推進小學美術電子檔案的應用研究
隨科技條件的發展變化,社會教育研究也會隨之變化。美術學科由于其自身的特色決定了美術資料視覺化的必然。而視覺資料的存儲空間是文字資料的幾倍、幾十倍、幾百倍甚至更多。在信息技術發展的昨天,我們的網絡存儲,硬件設施、網絡速度以及普及程度等等原因都不允許進行大容量的視覺信息的存儲交互使用。但隨著時代步伐的發展我們已經步入了大數據時代。大數據的存儲交互使用,都變得非常的容易。因此,也推進了小學美術電子檔案的數字化應用。通過大數據的對比研究我們可以解決很多問題。將學生美術檔案、教師美術檔案、學校美術檔案等美術視覺信息檔案進行綜合的歸類整理應用將大大促進美術教育研究。
以往小學美術檔案,保留大量的紙質作品。每一個人都會有很厚的一本。如果,教師保留每個學生的所有作品,這些資料就會占用很大空間。而且由于美術作品的不可復制性,教師保留了學生作品那么學生就沒有辦法把自己收獲進行保留,“不能帶回家,不能裝飾起來供人們欣賞”。而如果不保留,我們教師就會缺乏一些必要的依據來改進我們的教學,美術電子檔案的形式就非常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
小學美術電子檔案不僅可以解決學生視覺資料的保存,而且還可以配合教師同時保留教師上課的一手資料比如:教師的教案、課堂錄像、教學反思、教學課件、教學示范等等與課堂有關的信息資料。就可以整合保留,這樣既體現了檔案得完整性又使的研究更加的多元,更加的有針對性。
二、小學美術電子檔案與傳統學生美術檔案不同
(一)與學生檔案研究內容的不同
大數據下小學美術電子檔案的建立應用,它不僅僅是針對學生,還針對教師。電子檔案不僅是學生資料的收集,更包括教師各方面的資料。小學美術電子檔案是綜合了學生檔案與教師檔案的綜合性檔案材料。
檔案材料不是單一的圖片收集,而是圍繞學生發展,教師發展,學科發展而收集的全方位的美術資料收集。包括有學生課堂作品、美術競賽活動作品、學生特長的表現等等。教師材料包括教學設計、課堂實錄、教學課件、教學視頻、教學反思等等,這些內容不同于以往單純檔案而是把檔案資料變成了研究的基礎。
(二)研究性質不同
小學美術學生檔案袋的建立主要是趨于學生評價的需要。是以學生發展為基礎為主要目的研究。而大數據下小學美術電子檔案的研究不僅單純評價學生而且還評價教師。更重要的是服務于教學,通過小學美術電子檔案的研究發現教學問題解決教學問題。從而促進教師與學生的雙成長。這使得小學美術電子檔案變得更為廣泛,更加的基礎。通過交互手段,也使得研究更加便捷有效。
三、大數據時代下小學美術電子檔案的數字應用研究
(一)美術檔案的數據對比研究
通過美術檔案材料的對比,可以發現教學中的諸多問題。比如:通過學生的作業完成量,來檢測教師的教學任務完成情況;通過同一課程在不同學校,不同班級或者是不同老師教學中的效果來對比研究教學方法;通過同一名教師不同學期、不同班級進行同一次課的研究探究教學方法的有效改進。
我們通過大數據的小學美術電子檔案可以進行多方位的對比研究。學校與學校之間的差異、教師與教師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自己的成長過程。對比便于發現問題,通過大數據對比讓數據說話讓事實來呈現;通過數據對比,就可以讓教師認識到問題,就可以讓學生看到自信,就可以充分的提高教學質量。
(二)小學美術電子檔案定向研究
所謂定向研究就是針對發現的問題,將問題變為研究的課題。讓電子檔案為發現的問題提供依據,也同樣為解決的方法進行檢驗。比如:兒童簡筆畫傾向的問題。就可以通過學生美術電子檔案來發現,一個班有多少學生有兒童簡筆畫傾向;是什么樣的傾向。然后針對這些問題,教師采取了哪些措施,這些措施收的了怎樣的效果要進行怎樣的改進。
因為有小學美術電子檔案作為小學美術問題的研究依據和檢驗標準。那么我們就可以有針對性地解決個性問題。我們可以“一校一策”“一班一策”“一人一策”。這樣既有利于解決問題又不至于在解決問題的同時又使美術教育變得沒有個性。定向研究針對性強、自主性強、方式方法靈活。可以有效體現美術教育的學科性質。
(三)小學美術電子檔案綜合性研究
當大量的視覺資料作為電子檔案來保留的時候,其作用就不僅僅是研究一兩個問題,或是針對某一項任務。它成為廣泛研究的一個基礎證據。通過小學美術電子檔案的應用研究,我們可以看到學生循序漸進的進步;通過教師不斷地反思總結,美術教師的課堂也會有的放矢,教師會在研究過程中得到成長。小學美術課程是藝術的課程,藝術是感性的但藝術的教育卻是科學的,理性的。通過小學美術電子檔案的應用研究,我們可以幫助學生找到自信,看到學生的成長。通過小學美術電子檔案的應用研究,我們可以幫助教師找到改進教學的方法。通過小學美術電子檔案的應用研究,我們可以針對個別學生、個別教師、個別學校改進我們的美術教育觀。通過小學美術電子檔案的應用研究可以有效促進美術教育的發展。
四、小學美術電子檔案的應用研究要在信息交互中發展
數字技術的發展推動了視覺信息資料的存儲于應用,在智能信息發展的今天、在大數據的時代下。小學美術電子檔案應該成為美術教育發展的有力支柱。當前國家大力開展網絡教育,通過網絡平臺的建設使得優勢資源得到共享,讓我們的教育更趨于公平。
小學美術電子檔案應該成為一個互動式的平臺。這樣就可以通過學生與學生之間,教師與教師之間,師生之間,學生、家長、教師、學校之間達成互動。
交互式互動從評價學生、評價教師、評價學校入手。通過相互之間的互動交流達到共同的進步。傳統的交互形式很多,比如:通過QQ群、博客群、云盤、微信等公共軟件系統都可以達到。但這些又都有局限性,建立針對小學美術教育發展為基礎的信息資源與信息交流中心,將有效推動小學美術教育的發展。尤其以區域為單位,既可以體現美術教育的地域性特點,又可以針對區域問題開展教育教學研究工作。
大數據時代不僅帶來了社會經濟的發展,同樣也帶來了社會教育的發展。雖然我國信息技術發展還不均衡,雖然一些學校還缺少必要的信息技術支持,然而發展是大趨勢,小學美術電子檔案的應用研究一定有益于小學美術教育的發展。“藝術讓人成為人”美術教育的發展勢必推動全民素質的發展。而大數據時代下的小學美術電子檔案一定會為美術教育研究的堅實后盾。。
【參考文獻】
[1]尹少淳.美術教育學新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李力加.喚起知覺經驗的美術學習. 山東美術出版社,2013.
[3]教育部基礎教育.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2011年版).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4]唐翠華.對運用檔案袋進行評價的反思.師道,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