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思遠
摘要:伴隨著時代的發展和貧困生特點的變化,職業院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資助體系的完善和資助模式的創新成為新形勢下高職院校的一項重點工作,針對現行的貧困生資助體系存在的問題,應構建“經濟資助、學業發展、心理幫扶、勵志教育、素質提升”模塊化資助體系建設,探索創新管理模式。
關鍵詞:職業院校 經濟困難學生 資助體系
伴隨著高等教育的改革深入,我們國家對高等職業教育重視程度越來越高,高等職業教育的貧困生資助體系逐步完善,貧困生資助工作得到了有效開展,但部分高職院校的貧困生規模、特點和貧困生成長成才需求不斷變化以及高職院校貧困生資助工作不斷深入,較大比例的職業院校的資助體系工作不能滿足實際工作需要,這也就造成需要我們與時俱進地研究貧困生資助工作,逐步完善貧困生資助體系,豐富和創新貧困生資助模式
一、現行高職院校貧困生資助體系存在的問題
高等職業院校貧困生資助工作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高職院校越來越重視該項工作,部分院校也將貧困生資助工作作為人才培養工作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積極創造各種條件,全面落實好各項資助政策,但是也不同存在的各樣的問題。
1、看重經濟資助,忽視精神幫扶和能力培養
現如今,各高等職業院校都在完成或者達到國家下達的“不讓一個學生因為家庭貧困而失學”的目標,都在那該項目硬性要求當做目標,基本都達到了國家規定的以“獎、助、補、貸、勤、減、免”的經濟資助體系,往往把經濟資助看做重要問題,忽視了精神幫扶,心理問題、人格健全等,沒有最大化的發揮資助育人功能。
2、重無償資助、忽視了有償資助,缺乏資助手段的創新
在現行的貧困生資助體系中,無償資助占了很大比重,高等職業院校將較大的力量和時間,投入到無償資助方面,這樣的方式會讓學生造成一種“等、靠、要”的心態,更不利于貧困生自強精神和能力的培養。
二、努力構建一種全方面的高職院校貧困生資助體系
如何解決高職院校貧困生資助體系存在的問題,高職院校貧困生資助工作應以服務貧困生的成長成才為工作方向,以保障貧困生完成學業為工作目標,以物質資助育精神幫扶為一體的多元化助學思路,在現有的貧困生經濟資助體系基礎上,采取各種方式來豐富和完善資金來源,努力擴大資助覆蓋面,使更多的貧困生獲得必要的經濟資助,同時,建立更為科學的貧困生認定機制,完善貧困生資助工作的審核機制,確保職業院校學生的全方面指導由于受到家庭經濟、成長壞境、社會地位等引發的眼里等因素制約,多數高等職業院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普遍存在憂慮等心理問題,也缺乏勵志教育,全面提升綜合素質有利于把貧困生培養成為符合時代發展需要的高素質人才。
高等職業教育要求“知識、素質、能力、協調發展,能力優先”因此,在幫助貧困生解決經濟困難后,幫助他們解決因經濟貧困而造成的能力缺失,顯得尤為迫切和重要,能力的培養也是高職院貧困生素質提高的核心,因此高職院校在校園文化活動中,就應該通過技能競賽、校園活動、感恩教育、勵志主題教育等多方面核心能力的培養。
為了豐富高等職業院校的資助種類,避免單獨依靠財政,提高資助來源,高等職業院校應提高資助覆蓋面,滿足更多貧困生的資助需求,利用校企合作的辦學條件爭取企業幫扶,設立企業愛心助學金,高職院校也可以通過大型學生活動企業冠名的方式積累貧苦生資助金,三是有能力的校友回校設立校友助學金。
三、創新高職院校貧困生資助模式
為了幫助貧困生走出“等、靠、要”的消極心理,積極發揮助學工作的育人功能,各高等職業院校應大力開展有償資助,一是拓寬勤工助學渠道,二是與企業開展合作,開設訂單培養班,貧困生在校期間學費由企業支付,畢業后到企業工作幾年,傳統的勤工助學崗位存在層次偏低,數量有限,報酬較少等弱點,因此高職院校應積極利用校內各種資源和需求,探索智力型勤工助學,努力提升勤工助學崗位的技術含量和層次,拓展勤工助學崗位規模,爭取更大的回報,高職院校可通過提供創業場地,創業指導等,幫助貧困生開展智力創業,一方面培養貧困生創新創業意識,另一方面提升勤工助學層次,提高貧困生勤工助學報酬,解決貧困生經濟困難,再者,創業所取得的一部分報酬還可以用作其他資助學生。
高等職業院校的貧困生資助體系構建和資助模式一直是探索發展的過程,他充滿著轉變,會伴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而進步,而突破,不可能一步到位,一步解決困難,他只有與時俱進的研究,探索和完善,才能促進高職院校貧困生資助工作持續發展,要加大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精神激勵,實現對高校經濟困難學生的精神資助,扶貧先扶志,要讓學生認識到貧困并不可怕,戰勝貧困才是最重要的,物質貧困并不可怕,各高校對貧困生的精神扶貧要認識并重視到位,取得資助育人工作的最大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