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艷
摘要:在小學中年級階段的數學教學當中,應用題教學是重難點部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應進行教學方面的靈活變通與轉化,通過提升教學的科學性及有效性,提升應用題方面的教學效果。本文結合筆者的實踐教學經驗,針對現階段小學中年級數學應用題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困難,提出了有助于提升應用題部分教學效率及效果的幾點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中年級 數學 應用題教學
引言
對于小學數學教學而言,應用題是對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能力及應用能力的綜合性考察,能夠幫助學生對某一部分知識內容的學習掌握情況進行把握,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難點之所在,下面就針對本時段中存在的應用題教學問題進行具體的分析與解讀。
1、現階段小學中年級數學應用題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小學數學教材及教學內容的不斷更新
當前我國不同地區所使用的小學數學教材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且教學改革以來的教材的更新速度更快,教材的側重點及知識內容均發生了諸多的變化。對于熟悉舊版本教材的資深教師而言,新教材的內容編排方式以及對知識的闡釋及羅列方式都大有不同,一部分教師還無法適應教材及教學內容的變化。而且,新版本的教材提供的視野較寬,對于學生的提示性及吸引性較強,教材內容的難度相對較低,但是對于學生而言復雜而困難的應用題幾乎沒有太多變化,如何降低應用題的難度,使其能夠與教學內容的趣味性、困難性、復雜性相當是教學當中叩待解決的問題。
1.2教學模式單一,教學有效性差
目前數學教學當中所使用的應用題主要來自于教師自主編寫、練習冊及數字電子資源。由于中年級的小學生的個人數學學習水平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性,所以,不少教師仍舊采用課上講解例題、課下布置作業、批改作業的方式進行應用題的講解,對于學生而言缺乏吸引力,而且增加了學生的學習壓力及心理負擔。當然還有一部分教師對常見的應用題進行了歸納與總結,練習小學生識別某類問題并采用固定的解題模式得到答案的解題習慣,與應用題理解性解題、創造性解題的初衷背道而馳。
1.3應用題缺乏實用性
小學中年級階段的應用題教學,應當以知識的實踐性應用為主,結合小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問題的設計及應用題的講解。然而在當前的小學中年級的應用題教學當中,部分問題本身同學生之間的關系較遠,學生對于應用題的題面不甚了解,在進行應用題的解答時很難將其同生活及實踐應用之間聯系起來,使得應用題失去其深層次價值。
2、小學中年級數學應用題教學策略
2.1設計情境問題,調動學習興趣
中年級的小學生具有基本的自我意識,在學習及生活當中逐步探索自身的興趣方向,并針對自己感興趣的內容進行自主性探究。數學教師應抓住這一特點,在應用題教學當中,以興趣為主,結合中年級小學生的數學學習功底及其心理成長情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由于中年級小學生仍舊處在形象思維能力較強的階段,所以,在教學當中可以通過創設情境的方式,將陌生的、不熟悉且難以勾起興趣的題面轉化為實踐活動,使應用題能夠動起來、活起來、有趣起來。教師在進行應用題的選擇或題目的設計時,應當以簡單的問題為先鋒,由易到難,逐步引導并強化學生的邏輯思維、抽象思維、創新思維以及靈活應變的識題、拆題、解題能力。比如,小學中年級常見的乘除法應用題的教學當中,教師可以通過非常簡單的“一共有45顆糖果,想要平均分給5位同學,每個同學能夠分到幾個糖果?”整除問題入手,利用糖果、瓜子、干果等小零食,讓學生探索平均分配與除法之間的關系。而后逐步增加問題的難度,讓學生發揮出自己的奇思妙想,以自主探究及小組合作相結合的方式,尋找適合自己理解的解題思路,在應用題的學習中獲得更多的快樂。
2.2讀題、拆題,把握應用題重點
在小學中年級的學生當中,不少學生在應用題訓練當中缺乏耐心,粗讀、略讀題目之后就迅速開始解題,在不理解題面意思以及問題方向的時候,其解題效果往往不盡人意。教師應借助應用題學習的契機,對學生的耐心以及細心進行培養,鍛煉學生在不同類型的題目當中迅速識別已知信息以及問題、分析已知條件與所求問題之間關系的意識及能力。教師在教學當中可以采用一些具有一定分歧性的多解、多問等類型的應用題,對學生的耐心值、創新值以及細心值進行記錄,為學生繪制讀題方面的周期成長記錄表,為科學評價做好鋪墊。比如,小花買了四支鉛筆花了一塊錢,現在想要再買幾只鉛筆使鉛筆的總數達到26支還需要多少錢?根據學生的解答可以看出,這種類型的問題對于一部分學生而言,在尚未認真讀題的基礎上,匆忙的將其算成再買26支的錢數,在經過針對性訓練后,學生普遍能夠具有識別本類陷阱問題的意識及能力。
2.3自學、合作學習與教師幫助的有效結合
在小學中年級的數學教學當中,教師應當學會適當放手,為學生預留一定的自由探究空間,滿足學生的個性化成長需求,與此同時,也應注意到中年級小學生的自控能力有限,注意力仍舊容易分散,在應用題的解答當中,存在知難而退及迎難而上兩種情況,教師應結合不同類型及學習水平的具體情況,為學生提供有針對性的點撥、引導及幫助。在應用題的教學當中,應首先讓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在學生能夠正確讀題、拆題、理解題意的基礎上,積極思考自己所理解和認識的解題思路。在學生具有基本的解題思路,或進行積極主動的思考的基礎上,組織小組合作學習,利用學生之間的優勢互補關系,形成簡單問題內部解決、相互解決的互動關系,強化學生之間積極溝通、互通有無的盟友關系,幫助學生了解多種類型的解題思路及視野。
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中年級的數學應用題教學是承上啟下、復雜度及困難度逐步遞增的階段,同時也是學生能否掌握應用題部分的學習及理解思路的關鍵時段。教師應緊跟當前教學內容的變化,結合教材及教學內容進行應用題的編寫或查找,靈活的進行教學模式及教學方法的選擇,提升小學生的參與度及學習興趣,強化應用題的實用性,提升應用題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廖雪民.小學中年級數學應用題教學策略探討[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4,(52):130-130.
[2]黃明碧.小學中年級學生數學應用題解題策略分析[J].新課程·小學,2012,(3):430.
[3]朱海峰.小學三年級數學應用題教學策略探討[J].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 3,0(131:111.
[4]代勇.小學中年級數學應用題教學策略[J].中外交流,2010,(11):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