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農業用水資源現狀及可持續發展研究
蘇光云1,張 文2,祁亨年1*
(1.浙江農林大學信息工程學院,浙江臨安 311300;2.臨安市環境監測站,浙江臨安 311300)
摘要淺析了2009~2013年浙江省農業水資源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并為實現浙江省農業水資源可持續利用提出相關建議,如加強農業水資源的利用率,綜合治理農業面源污染,加強水資源管理監督等,以期為浙江省農業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浙江省;農業水資源;現狀;可持續發展
中圖分類號S181.3
作者簡介蘇光云(1979-),男,浙江臨安人,工程師,在讀碩士,從事農業信息化研究。*
收稿日期2015-07-29

水是自然生態系統中重要一環,伴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水資源與民眾生活和工農業生產的關系越來越密切。然而,水資源的有序利用,在發展經濟的同時保護好水資源,特別是農業水資源,是一個具有積極意義的課題。因此,結合浙江省現在水資源實際情況,特別是農業用水的現狀,深入研究分析農業水資源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并有針對性地提出相關對策,對促進浙江省農業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意義深遠。
1 浙江省農業用水資源狀況
所謂農業水資源,是指現在或將來一切可用于農業生產和生活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資源。通過比較2009~2013年浙江省水資源公報,主要從水資源量和水資源開發利用狀況兩方面分析現有農業水資源狀況。
1.1浙江水資源現狀參閱《浙江省水資源公報》[1],通過統計比較2009~2013年浙江省水資源的數據,可以發現5年間浙江省水資源變化不盡相同,具體數據詳見表1。其中,水資源總量變化沒有明顯的規律,2009~2013年水資源量相近,水資源總量較多的年份是2010和2012年,2012年水資源量達到了1 444.79億m3;浙江省總用水量5年內基本維持在220億m3左右,整體呈現出逐年上升的規律;總耗水量方面,5年內變化也不是特別明顯,2010年數值達到最大值,比2009年增多3.88%,而2013年僅比2012年上升0.34%;平均耗水率方面,整體上變化不大,2010年平均耗水率最低,2012和2013年基本在55.50%左右;在人均水資源量方面,與水資源總量規律類似,2010和2012年數值最大,2011年最小,2013年的人均水資源量為1 693.10 m3;在平均水資源利用率方面,2011年利用率最高,達到29.90%,2013年水資源利用率為24.10%,比2012年上升56.49%。

表1 浙江省水資源狀況統計(2009~2013年)
1.2浙江農業水資源開發利用狀況農業水資源在數量上直接表現為農業用水量,2009~2013年浙江省農業水資源用水情況統計數據見表2。其中,農田灌溉用水量整體呈現出下降的規律,2013年農田灌溉用水量為75.79億m3,與2012年的75.78億m3接近;林牧漁畜用水量表現的規律不明晰,2013年為16.16億m3,比2012年上升4.19%;在農田灌溉畝均年用水量方面,整體表現出下降規律,但是2013年的數值為346 m3,相對于2012年的335 m3上升了3.28%;水田灌溉畝均年用水量整體趨勢與農田灌溉畝均年用水量類似,2013年為407 m3,比2012年用水量增多,上升了4.90%。

表2 浙江省農業水資源用水量統計(2009~2013年)
用水量是指用水戶所使用的水量,通常是由供水單位提供,也可以是由用水戶直接從江河、湖泊、水庫(塘)或地下取水獲得,耗水量是指用水過程中所消耗的、不可回收利用的凈用水量。由表3可知,2009~2013年浙江省農業水資源耗用情況整體規律不是很明顯。比較2012和2013年的數據來看,耗水量略有上升,2013年農田灌溉耗水量為54.63億m3,比2012的53.77億m3上升了1.60%,2013年的林牧漁畜耗水量為12.81億m3,比2012年的12.31億m3上升了4.06%。
2 浙江省農用水利用中存在的問題
2.1 農用水資源利用率偏低從總體的水資源利用率來看,目前,全國單位立方米水GDP產出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3,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是發達國家的4~6倍;就農業用

表3 浙江省農業水資源耗水量統計(2009~2013年)
水來看,我國平均農業用水效率僅為0.49,意即在其他生產投入保持不變的情況下,達到目前的產量可減少一半的用水量[2]。蔣劍勇等調查研究表明,浙江農用水資源存在巨大的節水空間,缺乏的只是有效的節水機制,如何提高農用水資源配置效率不僅是一個實踐問題,在理論界也是一個頗具爭議的熱點問題[3]。
2.2農業用水面源污染嚴重 據估算,浙江省農業的污染物排放量占總排放量的1/4左右,而畜禽養殖業占了其中絕大部分,加上浙江省的農藥、化肥的污染成分流失到水中,使水環境不堪重負[4]。農業面源污染對地表水的影響主要表現為富營養化問題,而對地下水的影響主要是硝酸鹽污染問題。在廣大農村地區,由于農戶的文化水平參差不齊和居住分散的特性,使得政府對農村資源環境利用和保護的監測和管理成本大大增加,且污染源多、面廣、治理難度大。特別是畜禽養殖污染物排放量大,處理技術水平低下。就浙江省畜禽養殖來說,養殖場遍布于各鎮、村,且規模化程度不高,雖有利于污染物的綜合利用,但給直接排放的污染物的集中治理帶來了難度[5]。
2.3管理制度缺乏總體來看,目前農業水資源管理缺乏強有力的法律保障和全面的統一管理。水資源區域性的條塊分割,人為分開的水資源管理是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下適應外界環境的產生額制度,這樣的做法難以實現水資源的合理配置和保護。同時因為沒有充分匹配現有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水資源和水環境治理的部門不重視管理,使用水資源的成本較低,定額標準混亂,導致水質惡化嚴重,并產生大量的水資源浪費。與此同時,到目前為止,還沒有關于全面節約用水的法規,節水工作缺乏法律依據,缺乏強有力的有效監督和管理,不能從水資源供應的高度解決節水問題及需求的平衡。
3 解決浙江省農業用水持續利用的對策
3.1 提高水資源利用率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是增加水資源價值的一個重要措施。首先,在全面節水的基礎上,努力提高水的有效利用率,積極節水、儲水,尋找一切可以利用的水資源,同時改進理念和技術,增加水資源的二次利用率,在保護水資源環境的基礎上進行經濟建設,加速經濟結構向節水型方向轉變,以節約水資源,提高水資源利用率。其次,建設統一開放的現代水務市場,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水務市場體系,完善宏觀調控體系,更大程度地發揮水務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這是節約水資源、提高效益的根本所在。需水管理的核心是提高用水效率,節約用水和科學用水,這應成為水資源管理的首要任務[6]。最后,對浙江省農村現有農業用水設施設備進行全面升級改造,通過現代的設施設備,如滴管、微噴灌、循環蓄水、簡易污水處理設備等,力爭全面建設節水高效農業,大大提高農業的用水效率。
3.2農業面源污染的綜合治理農村面源污染種類繁多,分布區域較廣、較分散,治理難度大。農業面源污染無法采取集中治理的方法加以解決,但可以根據其污染特點采取針對性的措施減輕其危害。對待農村的面源污染,應盡可能利用生態處理系統結合生態農業建設,實施綜合治理措施,在污水處理與固體廢物處置的同時,實現污水與固體廢物的無害化和資源化,實現水的良性循環和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比如針對畜禽養殖污染治理,積極引導鼓勵畜牧養殖向標準化、生態化轉變,開展標準化養殖、養殖場節水節料、糞污收集處理、無害化處理等設施化改造和清潔生產技術應用等等。
3.3加強水資源管理制度建設依據浙江省現行的《浙江省水資源管理條例》,加強浙江省內水資源的監察和管理,通過實際工作,發現水資源管理上面的漏洞,進一步完善管理條例,最終促使條例升級轉變成法律,以法的形式增加水資源的價值。同時,在現行的制度下,可以實施責任到人,不同片區水資源管理與相關領導政績掛鉤,將水資源監督管理的義務層層劃分,做到全員參與。最后,相關的水政部門要繼續完善統計工作并加強相關統計工作數據宣傳,《浙江省水資源公報》、《浙江省水資源管理年報》、《浙江省水務管理年報》、《浙江省節約用水通報》等要加大推廣力度,讓普通百姓也關心水資源現狀,有危機意識,人人參與,全民監督。
4 展望
筆者淺析了2009~2013年浙江省農業水資源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并為實現浙江省農業水資源可持續利用提出相關建議。為了實現浙江省“五水共治”的目標,必須要全力推進農業水環境治理,全面加強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加快推進農業轉型升級,加強監督,最終實現青山綠水的目標。
參考文獻
[1] 浙江省水利廳.浙江省水資源公報 2009-2013年[A].杭州:浙江省水利廳,2014.
[2] 王學淵.基于前沿面理論的農業水資源生產配置效率研究[D].杭州:浙江大學,2008.
[3] 蔣劍勇,薛毅.浙江農用水權期權交易的設想[J].地方經濟,2008(23):100-101.
[4] 熊建平.落實“河長制”改善水環境:浙江省副省長熊建平訪談[J].當代社科視野,2014(5):3-5.
[5] 歐陽曉光,何革華.高度重視農業和農村發展中的環境問題[J].中國科技論壇,2007(5):109-113.
[6] 閆彥,徐炳炎.浙江省水資源管理與經濟可持續發展[J].地方經濟,2005(11):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