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憲章 代玉勝 劉 飛 朱元超
(青島雙桃精細化工(集團)有限公司)
雙螺旋混合機的技術改造
馬憲章*代玉勝 劉 飛 朱元超
(青島雙桃精細化工(集團)有限公司)
針對雙螺旋混合機存在的攪龍經(jīng)常扭斷和無法噴液的問題,對混合機結構進行改進,并在現(xiàn)有轉臂上加裝噴液裝置,延長了設備的使用壽命。
雙螺旋混合機 攪龍 凸面滑動頭 凹面滑動碗
雙螺旋混合機是一種高效的物料混合設備,廣泛應用于化工、醫(yī)藥、農(nóng)藥及染料等行業(yè)的固-固、固-液混合工藝操作中。某公司現(xiàn)有在役的二十多臺雙螺旋混合機都是十幾年的老機型,多年來一直存在底部支撐機構(主要是螺旋桿底部軸承)損壞頻繁的問題。隨著市場對環(huán)保型染料的需求,產(chǎn)品都必須加防塵劑或助劑。這就要求在混合攪拌的同時均勻噴灑液體防塵劑。現(xiàn)有機型要想繼續(xù)使用,就必須對其進行升級改造。為此,筆者趁著一臺10m3雙螺旋混合機維修之際,對其進行了針對性的維修改造。
該雙螺旋混合機是混配、調色的主要設備,結構如圖1所示,設備有兩個同心輸出軸,一個帶動中心主軸公轉,一個帶動轉臂上的螺旋攪龍自轉,并分別由兩臺不同轉速的減速機帶動旋轉,起到公轉攪拌物料和自轉提升物料上下翻滾的雙重作用,以達到充分混合物料之目的。
2.1攪龍底部支撐結構的改進
經(jīng)調查分析得知,雙螺旋混合機大部分自轉攪龍損壞形式為底部軸承損壞。原因有以下幾點:充裝系數(shù)太大,物料充裝太滿超過了機器的允許載荷;產(chǎn)品物料粒度太細,由于工藝原因停車取樣分析時間過長,造成下部沉積密度過大,啟動時扭力過大容易造成損壞;因攪龍底部支撐軸承一直處在粉狀物料中,現(xiàn)有密封無法保證軸承的密閉,超細物料進入了腔體內與潤滑脂混合最終導致軸承擠破損壞不能轉動。

圖1 雙螺旋混合機結構簡圖
為此,筆者將現(xiàn)有的依靠攪龍底部兩個滾動軸承支撐結構(圖2),改為了簡單的滑動軸承球面支撐結構(圖3)。也就是設置了一個由凸面滑動頭和一個凹面滑動碗組成的滑動組合機構,改進后結構簡單,易于維修。

圖2 原支撐結構

圖3 改造后的支撐結構
2.2設計加裝噴液裝置
在維持現(xiàn)有結構不變的前提下,在平蓋與傳動橫臂間的主軸上外加一軸套,用鍵連接與之固定,設計了一套定子與轉子機構(圖4)。
定子與平蓋用螺栓連接,其與軸套相對轉動之間由骨架密封圈密封。轉子與軸套用螺釘固定,隨軸套和軸與定子相對轉動。由于軸套與轉子相對靜止,因此,用O形圈密封。轉子與定子的接觸邊緣設計加工了一個端面密封面,稱之為動環(huán)與靜環(huán),它們之間用V形密封圈密封。3個密封在轉子與動子之間形成了一個密封儲液腔體,將平蓋上安裝的進液管輸進的防塵液先流進儲液腔體,再由轉子的導液孔將其導入固定在轉臂上的噴嘴。噴嘴固定在轉臂上與主軸一起轉動。因此,隨轉臂圓周運動時,可將防塵液均勻噴灑在物料上,然后隨攪龍混合到物料中去。

圖4 噴液改造示意圖
改造后的螺桿攪龍支撐結構合理,再沒出現(xiàn)過損壞攪龍的現(xiàn)象。由于采用無潤滑結構,也就不存在潤滑油脂泄漏污染產(chǎn)品的問題,提高了產(chǎn)品質量。在不做大改動的情況下,解決了老舊設備噴液的問題,為企業(yè)節(jié)省了資金。
*馬憲章,男,1956年8月生,高級工程師。山東省青島市,260031。
TQ051.7
B
0254-6094(2015)02-0274-02
2014-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