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聯合腹腔鏡治療盆腔炎性不孕可行性研究
易澤全
(宜賓市翠屏區玉泰外科婦產科專科醫院四川宜賓644000)
摘要目的:研究中藥聯合腹腔鏡治療盆腔炎性不孕的可行性。方法:將我院2011年4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70例盆腔炎性不孕患者進行隨機分組,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兩組患者各35例,其中實驗組患者采用中藥聯合腹腔鏡進行治療;對照組患者單純采用腹腔鏡進行治療。并且對兩組盆腔炎患者術后2、4個月的妊娠情況進行對比。結果:實驗組患者的2、4個月的妊娠率為91.4%,其術后4個月的異位妊娠的發生率為5.7%;對照組患者2、4個月的妊娠率為48.6%,其中術后4個月的異位妊娠的發生率為14.2%。兩組盆腔炎患者的術后結果存在明顯差異,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中藥聯合腹腔鏡治療盆腔炎性不孕可行性較常規治療效果要好。
關鍵詞中藥聯合腹腔鏡;腹腔鏡手術;盆腔炎
【中圖分類號】R711.33
盆腔炎性疾病在婦科疾病屬于常見的一種疾病[1],其主要癥狀為白帶多、輸卵管堵塞、繼發不孕以及下腹墜脹疼痛等等,盆腔炎性疾病的發病機制略微復雜,如患有盆腔炎性疾病患者為能有效的進行治療,其病情會反復發作,進而影響患者的身體健康[2]。本片文章主要闡述了兩種治療方式對盆腔炎性患者進行治療,并比較其治療結果。
1.1 一般資料
我院2011年4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70例盆腔炎性不孕患者,其年齡為24至31歲,平均年齡為(28.12±2.56)歲;病史為2至6年,平均病史為(3.89±1.3)年,并且此70例患者均已婚。此70例患者臨床癥狀以及體征均為:白帶異常、下腹部脹痛、腰骶脹痛、陰道及子宮充血、月經不調以及胸脅乳房脹痛。將兩組盆腔炎性患者進行隨機分組,分組實驗組與對照組,兩組患者各35例。兩組盆腔炎性患者的年齡、病史以及癥狀均無明顯差異,P>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腹腔鏡手術進行治療。待患者月經完全干凈后再對患者實施手術。對患者進行手術時,運用全身靜脈麻醉方式,采用三孔操作的方法,利用腹腔鏡對盆腔情況進行查探,并對患者子宮輸卵管實施美藍液通液術,充分了解清楚輸卵管的暢通狀況。最后運用銳性分離對盆腔黏連進行分離,同時對輸卵管進行整形,修復盆腔內的解剖結構。手術結束后在患者腹腔內留置300mL的低分子右旋糖酐。
實驗組患者的治療方式則在對照組患者的治療方式上增加中藥治療。在患者手術后即可進行治療,直至其患者排卵前。治療期間給予患者盆炎康合劑進行口服,每次服用25mL,3次/1d;待患者開始排卵后則服用3號丸,每次11g,3次/1d。如患者出現妊娠則停止用藥,如未出現妊娠,則在患者下個月經期前繼續服用藥物,并且連續2個周期。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盆腔炎性患者的2、4個月的妊娠以及4個月后異位妊娠的發生率進行觀察。
1.4 統計學意義
兩組盆腔炎性患者進行治療情況的研究數據,在本次研究后結束,均準確無誤的錄入到SPSS19.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使用例數(%)表示為計數資料,對比方法使用X2檢驗,使用均數±標準差表示為計量數據,對比方法為t檢驗,當p<0.05,表示兩組盆腔炎性患者之間,對比效果的數據存在差異,統計學具有意義。
兩組盆腔炎性患者經過治療后,其中實驗組患者的2、4個月的妊娠率為91.4%,其術后4個月的異位妊娠的發生率為5.7%;對照組患者2、4個月的妊娠率為48.6%,其中術后4個月的異位妊娠的發生率為14.3%(見表1)。兩組盆腔炎患者的術后結果存在明顯差異,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表1 兩組盆腔炎性患者2、4個月妊娠以及4個月異位妊娠對比。
有資料表明[3],盆腔炎性不孕患者在中醫辨證中屬于虛實夾雜之癥,其病因主要是由于濕、熱、虛、於而導致的。實驗組患者所使用的盆炎康合劑具有清熱祛濕活血化瘀的功能,能夠有效的緩解患者的病情。以上通過兩種治療方式對盆腔炎性不孕患者進行治療,其中對照組采用一般的腹腔鏡進行治療,而實驗組則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增加中藥治療,兩種不同的治療方式產生的結果也不相同,其中,實驗組患者的2、4個月妊娠均高于對照組,4個月異位妊娠也低于對照組,充分證明了中藥聯合腹腔鏡手術能夠有效的治療盆腔炎性不孕患者,并且術后能夠減少盆腔粘連以及異位妊娠的發生,從而提高患者的生存治療[4]。對于治療盆腔炎性不孕,中藥聯合腹腔鏡手術是一種有效的治療方式,其治療效果顯著,并且安全性高,在臨床治療中值得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陶莉莉,傅艷紅,朱玲,等.中藥聯合腹腔鏡治療盆腔炎性不孕的療效研究[J].湖南中醫藥大學學報,2013,33(3):56-59.
[2]徐雪梅.中藥聯合腹腔鏡治療盆腔炎性不孕的療效[J].實用臨床醫學,2014,(9):67-68,93.
[3]陳小平,陳靚芬,陶莉莉,等.中藥聯合腹腔鏡對盆腔炎性不孕患者腫瘤壞死因子的影響[J].云南中醫中藥雜志,2013,34(6):16-19.
[4]王中潔,譚慧珍.腹腔鏡手術聯合中藥灌腸及盆腔理療治療不孕癥76例分析[J].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07,15(4):242-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