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李瑚 通訊員 龍雅麗
今年初,在長沙市科技局組織召開的科技成果鑒定會上,由瀏陽市荷花精工機械制造有限公司、瀏陽市吉祥環保煙花材料開發有限公司等企業和機構研發的煙火藥(不規則顆粒)自動造粒設備、新型炭微煙無硫發射藥兩項成果通過鑒定。瀏陽花炮安全、環保家族再添新丁。

1月28日,中南大學中國文化品牌研究中心主任歐陽友權在一份項目合同書上簽上了自己的名字。這意味著中南大學文學院將與瀏陽市文化產業園管委會合作,為園區提供進入文化部國家級特色文化產業園區基地提供智力支持,共同推進園區品牌建設。這是瀏陽市人民政府與中南大學聯合開展市校合作的又一成功例子。
……
隨著一顆顆創新創意“種子”被激活,瀏陽聽到了生長拔節的聲音。過去說起瀏陽,大家只知是“花炮之鄉”,如今,瀏陽生物醫藥產業已占據了長沙藥企半壁江山,藍思科技成為全省電子信息產業唯一的百億元企業,機械制造捧回了中部地區唯一的“國家再制造產業基地”招牌,花炮產業繼續領跑全球。創新的力量,正在向世人展示一個“智造”瀏陽。
“我們想開發既受市場歡迎,又具高科技含量的食用油產品,但不知道從哪里著手?”“建議從功能角度深度挖掘原料成分,比如研發側重于心血管保健的產品。”
這是在去年10月25日舉行的中南大學和瀏陽市市校合作座談會上,企業管理者與專家的一段對話。當天,28位來自中南大學理、工、文、醫等多學科的專家教授,與瀏陽市政府領導、園區負責人及近百名企業家展開一場“頭腦風暴”。既有“提高茶籽出油率”、“煙花展示融入3D元素”等純技術層面的探討,又有“打造‘瀏陽河’文化品牌”、“瀏陽生物醫藥產業扶持優勢藥品做大做強”等發展思路方面的交流。
為迎接這場“風暴”,瀏陽市早已謀劃數月。根據《瀏陽市人民政府與中南大學市校合作總體工作方案》,在全市范圍內征求意見,整理出百余個與工業技術、花炮產業、社會發展、農業技術、醫療衛生等有關的技術難題與技術需求。作為此次市校合作的承辦者,瀏陽市科技局將企業問題零刪減地如實呈現,以求實打實地為企業尋求幫助。
座談會上,因勞動力不足而影響企業發展升級的湖南瀏陽金生煙花當場得到了答案。“要實現安全高效生產,減少危險工序的作業人數,就必須大力推進花炮生產的機械化、自動化和智能化。”中南大學機電工程學院教授劉義倫的解決方案讓人眼前一亮。在會后進一步對接和實地考察后,雙方達成初步合作意向。“我們計劃圍繞禮花彈智能生產組裝系統進行技術開發合作。”金生煙花董事長葉金生不禁感慨,多年的難題通過校企合作有望破解。
“對瀏陽衛生系統的醫務人員,我們敞開大門,隨時歡迎你們來進修學習。”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副院長胡建中在此次瀏陽行中提出了合作意向,并計劃在市校座談交流、定點辦班、進修學習、定期坐診、專題授課、智力咨詢六個方面與瀏陽市各醫院進行合作;制造產業基地17家企業也與中南大學相關技術領域專家實現“一對一”對接,“多級離心泵關鍵部位材料表面強化”、“藍寶石超聲波磨削技術研究”等19個技術項目初步達成合作意向;文化產業園的“國際煙花夢工廠”、“菊花石‘全球一’文化品牌項目”等9個文化項目已實現對接。

▲中南大學專家團隊在企業實地考察
“計劃在今年5月與中南大學簽訂全方位戰略合作協議。”瀏陽市副市長鄭杰表示,下階段將建立智庫,組建專家顧問團,與中南大學乃至周邊知名大學進一步開展市校合作。
為鼓勵科技創新發展、知識產權保護,進一步激發企業發明創造積極性,2014年,瀏陽市出臺了《瀏陽市知識產權補助辦法》。“這是面對全市的鼓勵,任何人只要申請了專利就可以獲得補助。”瀏陽市知識產權局副局長陳興洪介紹,發明專利每件最多可獲得3000元補助,大戶最多可得5萬元,PCT申請與授權補助最高可達每件1萬元。今年初,瀏陽市已發放知識產權補助資金27.1萬元,共有170件知識產權受益。
2013年,瀏陽市科技局還印發《瀏陽市專利質押貸款管理辦法(試行)》,進一步拓寬了科技型中小微企業融資渠道,為專利知識產業化增加了動力。“一些缺乏資金的企業或個人,只要有國家授予的專利證書,就可將專利抵押而得到信貸資金。”陳興洪說。
太陽龍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圍繞醫用吊塔吊床已申請專利數十件,產品供應全球近2000家醫院。“專利在質不在量,每件專利都應是實實在在的新東西,不能和別人大同小異。”對于申請專利,總經理陳志良有自己的想法:“在研發某個產品之前,我們會搜集與此有關的國內外產品的全部專利,整合成冊,隨時了解最新動態,幾個月后再認真做產品設計方案,避免與人重復。這樣申請專利時才有底氣,也不怕打官司。”對于辛辛苦苦研發出的產品,陳志良也強調:“一定要保護好。”在公司的宣傳手冊上,產品展示圖的下方會出現一條友情提示:專利產權,仿制依法追究。
科技局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亦頗下功夫。與工商、質檢、藥監等多個部門聯合執法的“雙打”行動在瀏陽市全面開展。科技局組建了專利案件審理室和談話室,促進了專利工作的開展。近年來,共出動執法人員1890人次,立案310起,涉及金額400余萬元。同時,在中心廣場和城區“的士”電子屏上進行了“打假”行動宣傳,在人口稠密的商業街區設立宣傳板,宣傳相關法律知識,傳授識假辨假訣竅,讓民眾也成為“打假”員。
在濃厚的科技氛圍下,全市發明創造的熱情和積極性有了很大提高。市民張江杰發明的“一種腦電波控制假肢系統”等三項發明專利在第113屆巴黎國際發明博覽會上分獲金獎和銀獎。截至2014年11月,瀏陽市專利年申請量達1012件,首次突破1000件,同比增長28.1%;專利授予量達590件,同比增長13.46%。

▲太陽龍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的專利產品供應全球近2000家醫院
種好梧桐樹,引來金鳳凰。近幾年,藍思科技、介面光電、基伍通訊等電子信息類龍頭企業紛紛落戶瀏陽,引領行業創新,打造“湖南硅谷”。與此同時,一批本土民營企業也開始創新求變,成為瀏陽創新風景“新面孔”,他們推動產業,攀向研發、品牌等附加值更高的“微笑曲線”兩端,變“瀏陽制造”為“瀏陽智造”。
更低的表面電阻、更窄的邊框、更薄的結構、更好的彈性,屏幕可任意折疊、彎曲,折起來是一部手機可塞進口袋,拉伸展開就是一部平板電腦。為了生產出科幻電影里曾出現的“神器”,介面光電瀏陽基地正進行廠房改造和設備發包,預計在今年第四季度,瀏陽第一條新型細線路觸控面板生產線將實現量產。介面光電負責人表示,代表了最尖端科技趨勢的柔性屏幕,使用的是自主研發的熒光劑,屏幕不怕摔、不怕水。
內筒裝藥是花炮生產工藝中最危險的工序之一,絕大多數傷亡事故都與此有關。從2010年起,荷花精工機械制造有限公司著手研發全自動組合煙花內筒裝藥生產線,并于2012年底研發成功。新式生產線的裝藥量控制較為準確,和藥量是傳統手工裝藥量的10倍。相比人工操作,不僅效率提高,人數需求也大大減少,1人可頂10人。“生產線可遙控操作,實現了人藥分離,工人不與亮珠、響藥直接接觸,降低了粉塵吸入,有利于工人的健康和安全。在設備運行時,若有人進入裝藥間,便會自動切斷電源,停機報警。雙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抗爆工房則是最后的屏障,即便引爆35公斤亮珠,抗爆工房也能完好無損,不會傷及工人。”說起這條全自動組合煙花內筒裝藥生產線,董事長毛成兵很自豪。此外,煙花結鞭機、卷筒機、組盆機、造粒機等機械也都實現了全自動化,瀏陽本地的煙花制造企業用上了自動化機械,連國外的客戶也慕名前來。
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瀏陽市華冠出口花炮有限公司投資500萬元與清華大學博士團隊成功研制國產CD磁控振,掌握了核心技術,目前已申請發明專利并開始投入生產;瀏陽順泰紙業有限公司與長沙理工大學共同研發再生紙零排放造紙技術,該項目已順利通過科技成果鑒定……
隨著“建設智慧城市”發展戰略的確定,“瀏陽智造”又將全新升級:瀏陽河文化產業園果斷將“數字創意”作為招商引資和引智的重點方向之一,吸引了大批“北上廣”回鄉創業的青年才俊和優秀團隊,誕生了“紐卡”、“族譜錄”、“煙花匯”、“小鹿快跑智能公交調度系統”等一批移動互聯網的創意項目,開放的互聯網思維定將為“瀏陽智造”插上騰飛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