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永能 張燕強 張健恩
“七巧板”既是玩具又是學具,在課外開展“七巧板”的數學實踐活動,能讓學生在“玩”中學習,“玩”中開動腦筋,“玩”中動手操作,啟發學生的創造思維,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思維能力,從而達到開發智力、提高能力的目的。七巧板不但有千變萬化的圖形,還蘊含著無窮的數學奧秘。
一、七巧板活動培養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新的教材重視直觀教學,著重培養促進學生學習的操作能力,增加了相關的內容,操作活動成為現代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因此,培養小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有效吸收,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應成為教師重要的課題。那么怎樣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平常的教學中我們也經常要求學生畫一畫圖形,動手制作一些圖形,如長方形,圓柱等幾何圖形,但他們總是缺乏興趣,應付了事,這樣的活動對于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效果不佳。因此,要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我認為關鍵是激發學生的動手欲望。而七巧板被稱為“東方魔方”,雖然只是簡單的七塊,但是能拼出千變萬化的圖案,學生在欣賞到由七巧板拼成的各種各樣的圖案時,感受到七巧板的“神奇”,激發了學生動手的欲望,迫不及待地動手想拼一拼,在課后拼,在家里拼,七巧板活動為學生動手操作提供了一個平臺。通過七巧板活動,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二、七巧板活動培養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能力
想象是人在頭腦里對已儲存的表象進行加工改選形成新形象的心理過程。它是一種特殊的思維形式。科學巨人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而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然而,長期以來,在數學教學中我們忽視了對小學生的數學想象力的培養,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他們在解題過程中想象力貧乏,創造力低下的現象。當下的新課程改革正體現了創新思想。要想把今天的學生培養成未來社會需要的人才,即創新人才,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改革中重視教學觀念,重視人的個性和才能的發展,重視學生思想觀念中想象能力的培養,才能培養出創新人才。七巧板活動對學生的想象力和創新能力的發展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
例如七巧板活動中的“專題設計”可以極大地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啟迪他們的創新意識。學生通過按圖分解已經開始學會運用“逆向思維”解決各種難題,而生活中的許多事物,經過抽象化后,就可以用“七巧板”表現出來。這時我有意識地讓學生觀察身邊的事物,大膽地發揮想象,設計生活中人物形象,并把設計的拼圖畫下來,在同一時間內設計得多的優秀勝出,推薦參加年級組比賽。然后安排課余時間讓學生設計動物、植物、日常用品、體育運動,這樣的活動大大地培養了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創新意識。
三、七巧板活動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所謂思維就是平常人所說的思考,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一般特性和規律的一種間接的、概括的反映過程。《數學新課標》指出:“進行思維訓練,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是小學數學教學的主要任務之一,是實施素質教育開發學生智能,提高學生素質的重要措施。”開展七巧板活動,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七巧板”拼裝起來雖然變化多端,但許多圖形稍作變動,即可創造出新的圖案。例如在教學拼裝學過的平面圖形時,我先要求學生拼出一個長方形,然后讓學生揣摩、移動板塊看能不能拼出其它的圖形,結果學生就拼出了平行四邊形、梯形、三角形。這種“舉一反三”活動極大地培養了學生的發散性思維。
四、七巧板活動培養了學生的小組合作能力
有效的數學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法。因此,小組合作學習是時代賦予數學活動的要求。開展七巧板活動,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小組合作能力。
七巧板比賽都是以小組的形式進行的,要求各組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給出的目標,得分高的小組為勝。為了取得勝利,就促使學生學會與他人合作,學會分工,發揚團隊合作的精神。七巧板活動給學生創造了合作交流的機會,是一種體現自我協調同伴間優勢互補的有效學習形式。在活動過程中,學生與學生之間既相互交流又相互競爭,同時又體現了小組團隊合作的精神。
責任編輯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