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阿根
關鍵詞:長三角;持輕物投準;分析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2410(2015)12-0009-02
一、本課的設計指導
2015年11月13日,第三屆長三角中小學體育教學展示及研討活動在閔行區莘城學校舉行。閔行區實驗小學瞿偉華老師執教了一節小學二年級課,內容為“持輕物投準”的體育課。該教師是我主持的名師基地的學員。為了激勵他把課上好,體現出個人特點,我們一起對本節課的主要設計思路進行了探討:
1.分析學情,選擇好練習手段
根據小學低年級學生身心特征,我們一起仔細地分析了他所執教的對象,歸納出喜好戶外活動,對新的知識想知道、對新的動作想模仿,但有時控制不住自己,注意力不集中等特點。針對這些特點,我們將學習身體基本活動——投的動作方法和發展身體基本活動能力設計成體育游戲,并貫穿于課的始終,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調動他們的練習興趣。
2.鉆研教材,安排好練習步驟
投擲教材是一個技術較復雜的內容,對低年級小學生來說要掌握它難度較大。如何突破這個難點,是上好課的關鍵。我們從關鍵技術——快速揮臂入手,遵循由易到難、由簡單到復雜的原則,將投擲羽毛球練習設計成由原地到上步、先投遠再投準、投擲靶由靜止到移動的練習順序。讓學生在有情節、有層次的投擲活動中體驗動作方法及發展能力。
二、本課的亮點分析
瞿偉華老師在《持輕物投準》一節課中運用了植物大戰僵尸游戲,對活躍練習氛圍,提高教學效率起到了積極作用。
1.創設學練情境,激發學生熱情
情境的設置對小學低年級學生學習體育來說是最好的刺激源,也是他們進行身體活動和完成學習任務的基本形式。本節課各練習部分設置的情境,給學生營造出一種好學、喜學、樂學的氛圍,調動了學生主動參與和鍛煉的熱情。課的準備部分,瞿老師運用音樂背景,讓學生自告奮勇地出列帶操,既要跳又要符合節奏,還要活動各關節,教師與學生一起模仿做,使準備活動顯得有新意,讓學生的身體很快地從安靜進入活動狀態。課的基本部分,教師先示范講解投擲羽毛球的動作要領,然后讓學生扮演“植物”,用“僵尸”作投擲靶,引導學生演出一場植物大戰僵尸劇,使得較難的技術學習變成生動活潑的練習,滿足了學生自我表現的欲望,學會了投擲的本領。最后,教師還運用僵尸靶設計成拼圖接力比賽場景,不但鍛煉了學生的交往能力,而且增強了他們合作的意識,使學生在體育活動中得到快樂。
2.創新活動器材,突破教學難點
針對小學低年級學生難以掌握投擲動作,對投擲練習單調乏味而不感興趣的現狀,瞿老師很有智慧地開發了“僵尸”這個投擲的器材靶子(用不銹鋼制成一個高約1.6米、寬約0.6米的框架,用厚質的材料粘貼在框架上并畫好僵尸,其身體的胸部用不同形狀板塊拼接,腹部可以用紙糊成,底部安裝輪子可移動)。學生4人一組先用羽毛球(底部有粘帶)練習投擲“僵尸”頭部,再練習投擲“僵尸”胸部,距離由近及遠,其次投擲“僵尸”腹部并要求擊穿,最后練習投擲移動的“僵尸”靶,整個基本部分的練習高潮不斷迭起,既保證了練習密度和一定的運動量,又使知識技能的學習落到實處,有效地解決了本課的教學難點。
三、對青年體育教師專業成長的思考
體育教師作為教師隊伍中的一個特殊群體,肩負著傳授體育知識、增強學生體質、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健全學生人格的重要責任,他所承擔的這份責任注定了其教學行為均會列入學生的求知視野,并且深刻地影響著他們的發展,關系到學生的將來,而這些影響作用集中地體現了體育教師精湛的教學技能和高超的教學藝術。當下,我認為青年體育教師們應該從以下五個方面去思考自己的專業成長之路。
1.教學示范是一種必備本領
在我看來,教學示范是集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動作的準確性和師生互動與交流于一身的一件大事。在教學示范中,體育老師“做”動作是重要的,甚至可以說是唱主角的,但也不能忘記“說”。做做說說,才是示范的完整過程,學生也只能在這樣的過程中獲取完整的教育。
2.把體育課上得又精到又動人
對體育教師來說,學會上好體育課是一個大課題。所謂“精到”,是指精心研究教材和學生,精心設計教學過程,精心上好每一節體育課;所謂“動人”,就是從體育課堂教學的形式到內容與方法手段,都要能喚起學生的運動興趣和學習熱忱,做到“知人”“感人”和“出新”。
3.幫助學生成為體育課堂的主人
這里我提出三個值得研究的課題:學生的主動學習、學生的獨立學習和學生的問題式學習。
要讓學生學得主動,需要體育教師設計與創造針對性強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激發與保持學生的練習興趣,同時有意識、有目的地教育和培育他們“我喜歡運動,我要學習體育”的意識。
要讓學生能獨立學習,需要體育教師善于觀察和判斷學生的練習動機與行為,并能適時引導、創設各種機會讓學生獨立學習,幫助他們實現“我能學好體育”的愿望。
要讓學生有問題地去學習,需要體育教師設計各種問題來組織教學,引導學生觀察身體練習中的各種現象,從具體現象中產生問題,提倡學生在練習動作技能過程中多問幾個為什么,保護他們的求異思維,幫助他們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
4.體育教師要學會“偷藝”
為了適應課程教學改革新形勢,體育教師需要不斷地學習。正規的進修和學習是必需的,埋頭一個人苦學也是應當提倡的,但是我認為,更為可圈可點的是那種鍥而不舍的“偷”藝精神,即通過看課、聽課與評課把別人的教學長處、別人的教學絕技,無聲無息地、悄然地“拿”過來,占為己有、為我所用,此可名之為“偷”也……“偷”藝是一種敬業,“偷”藝是一種好學。
5.站在體育科研層面上思考
搞體育教學科研,應該是為解決體育教育教學實際問題而科研,為提高體育教學質量而科研,為使學生得到更大的教益和實惠而科研。我從自身經歷感到體育教師搞科研:①切入口要小。選那些實際教學中碰到的、一時解決不了的、又找不到現成答案的、以小見大的問題研究;②切入點要準。抓住體育教育教學上的關鍵點和熱點問題去研究,不去炒別人的冷飯,不去抄襲別人的研究成果;③實用性要強。要選一些對教學、訓練、學生發展、體育教師專業成長有借鑒、推廣作用的課題進行研究。
青年朋友們,中華民族是一個具有優秀體育傳統文化的民族,許多老一輩體育教師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財富,讓我們一起傳承崇高的職業精神,挑戰前進路上的障礙,不斷超越自我、超越前輩,實現學校體育的夢想!